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促进健康、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最大限度促进人们的健康。社区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护士应用护理及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解决社区、家庭及个人的健康问题,如何做好健康调查、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指导,沟通技巧非常重要。

  • 标签: 社区护理 护患沟通技巧 健康问题 家庭护理 预防疾病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小儿便秘属于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四季都可发生,在中医儿科门诊接诊患者中十分常见。便秘不仅让孩子受罪,家长也常常心急如焚,不知所措。那么该如何治疗小儿便秘呢?本文就小儿便秘的饮食护理进行探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标签: 小儿便秘 饮食护理
  • 简介:护士长是医院管理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护理行政管理、业务管理、护理教学等责任。这就决定了她们的多角色功能,本文从新任护士长的岗前培训,强化其学习理念,培养其应变、观察能力,强化团队意识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使其尽快进入角色。

  • 标签: 新任 护士长 角色 转化
  • 简介:摘要:研究新生儿护理存在的护理风险和防范对策。方法从我院新生儿科2021年6月~2022年 3月收治的新生儿中抽取出120例作为参与对象,2020年6月-2021年2月进行常规护理的新生儿60例为参照组,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新生儿60例为对比组,对新生儿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防范对策,分析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参照组新生儿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是20.0%,对比组新生儿的护理差错发生率是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护理满意度是78.3%,对比组的护理满意度是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中会存在很多危险的因素,比如新生儿自身的特点、操作素质、医护人员素质等,根据护理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针对性的防范,可以有效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发生。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风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摘要】骨盆骨折多因为瞬间遭受暴力的挤压所致,常见原因有交通事故、房屋倒塌、及高处坠落。因其毗邻重要脏器及大血管,骨折后常合并休克、直肠尿道损伤、及腹膜后血肿形成[1],已逐渐成为外科大夫面临的最棘手的一个难题之一[2]。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警惕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及时抢救,精心护理,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不但日间变化迅速复杂,而且夜间的发病率也较高,早期发现,早期抢救,早期治疗,通过抢救能转危为安。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加强夜间护理,是护理工作中最根本的一条。为了引起临床护理人员对冠心病夜间病情观察的重视,现结合临床上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变化,根据对心血管病病人的观察,谈谈护理体会。本文根据心血管内科疾病以及患者的特点,探讨心血管病人的夜间发病情况,更好地进行临床观察与护理,提高病人的生存率,生活质量,降低发病率、病死率。   【关键词】夜间护理观察;心血管疾病;患者   随着我国踏入老龄社会的步伐加快,人越来越多,而危害人健康和生命的心血管疾病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演变快,夜间由于其自身生理特点易发生各种心血管事件,尤其是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在安静的夜晚比白天更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对心血管患者注意夜间观察和护理特别重要,对心血管内科护士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谈谈老 年心血管疾病的夜间观察与护理体会。   1 临床资料   我科自 2019年 10 月~ 2020 年 10 月共收治心血管病患者 390 例,其中男 222 例,女 168 例,年龄最大者 96 岁,最小 60 岁。平均年龄 72 岁,夜间发生病情变化的心脏病病人 101 例,占 26%;死亡 24 例,占 6%;其中夜间死亡 14 例,占死亡人数 58%。可见夜间是心血管病人的高危时段。   2 了解人生理特点   期的生理机能逐渐发生退缩性变化。心脏功能由强变弱,心肌细胞变性或缩小,使心肌细胞利用的 ATP 和可动用的儿茶酚逐渐减少,使心肌不能充分而有效地利用氧,表现为收缩力减弱,储备力降低,心排血量减少,心率减慢。心血管系统退行性变化,外周血管弹性减弱或消失,血管壁内钙质沉积,及胶原纤维的增生,血管的扩张性减退,出现进行性动脉硬化,引起单纯收缩期血压增高 [1]。期交感神经张力减弱,迷走神经张力亢进,心肌顺应性降低,心射血时间缩短,心搏量减少。由于期这些生理特点,各种心血管事件易发生于夜间。 3 护理人员方面的因素 在普通病区夜间只有一名护士值班,工作较忙,易导致对心血管病人的观察不周。并且可能夜间急诊病人入院而疏忽对其它病人的重视,护士频繁夜巡视也会导致患者夜醒次数增加再次入睡困难。以上因素都可能增加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夜间发生率。 4 夜间病情观察与护理 心内科护士在夜间值班时责任重大,不仅要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还要加强对病人的巡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1 夜间护士应详细做好床头及书面交接工作,了解病人日间病情变化,主要治疗心理,睡眠及饮食情况,并将交班内容整理在交接本上 ,以便夜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工作,防止遗漏治疗和护理。护理文件记录应体现及时性、准确性、客观性、连续性、完整性、合法性,层次性和重点性等三基要求六大原则。 4.2 严格按护理等级要求定时巡视病房,要做到“四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说话轻,以免影响病人休息,不需要开大灯,尽量开壁灯,不需要开灯的,可以用小手电。由于现在科技发达,病区角落安装各种监控设备,查看监控是看护理人员是否按规定按时巡视,一旦出现不测造成事故纠纷,这也是有力的法律依据之一。 4.3 对病区患者的病情要做到心中有数 ,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神志及精神状态变化,及时了解患者主诉 ,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 ,并进一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及时通知医师并采取相应措施 ,如吸氧、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等。特别是对意志障碍,疲乏无力,白天出现过阵发性呼吸困难者,应高度警惕,并做好抢救工作。 4.4 检查患者用药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过程及不良反应。对睡眠不良的患者要及时反馈给值班医生 ,排除外周环境的干扰 ,或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对患者与中年患者在剂量上有很多不同,因此,应根据人的排泄能力差,肾功能减退的特点,严格掌握剂量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血压、尿量及胃肠道反应。 4.5 保证患者睡眠,失眠是住院患者的常见问题,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减少陪护,病室光线宜暗;告知患者入睡前减少饮水量及不进食。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循环、呼吸压力;及时关灯,使其尽早进入睡眠状态。护士在凌晨气温最低时,要对病室的室温进行调节 (18~ 22 ℃为宜 ),适当增减衣被,减少患者自身对温度调节的能量消耗。 4.6 对不能自理的危重患者要定时翻身、扣背,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皮肤护理。 5 认真做好夜间治疗护理对夜间治疗的心血管患者,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慎独精神,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证治疗及时准确无误地进行。 5.1 据医嘱及病情定时测量脉率、脉律、心率、心律、呼吸和血压,对于行心电监测,密切观察,详细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5.2 对静脉穿刺的患者,观察穿刺部位局部是否有肿胀;对使用微量泵静滴患者,查看输液泵是否正常运行,输入的液体量是否正确,输入速度是否符合医嘱要求。护士还应重视患者的不适、主诉及精神状态变化,注意及时疏导患者,减少各种不良刺激,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2]。 5.3 对于氧疗的患者,夜间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吸氧管容易脱落阻塞。应经常检查保持其畅通,同是做好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讲解说明高流量与低流量氧疗的意义,不可随意调节氧流量,以保证氧疗的正常进行。氧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绀及神志情况,据血气分析情况做好氧流量的调节。 5.4 做好危重病人的抢救准备工作 如准备好除颤仪、吸痰管、气管插管、简易呼吸器、呼吸机等 ,以便及时抢救病人。熟练掌握急救器材及药品的使用情况 ,并知道急救仪器的放置位置 ,以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和顺利采取急救措施。 6 体会 通过上述的临床护理总结,大大提高了心血管病患者的好转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程,使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由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大,心血管病人也越来越多,对他们护理工作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护士要重视心血管病人夜间护理观察,掌握患者夜间变化特点,实施早期护理,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对于夜间危重患者较多应增加护理人员值班,保证人员到位,以最大限度为患者赢得救治最佳时机,提高夜间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明玉 .心血管病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7,4(17):105. [2] 蔡娜 .心力衰竭患者夜间不安全因素及人文护理 [J].山东医药 ,2018,48(32):155 . [3] 刘家永 .心血管病人夜间病情观察和护理 [J].临床护理杂志 ,2018,3(3):17. [4] 杨杰孚 .住院病人的非药物睡眠方法 [J].世界医学杂志 ,2019,3(5):41-4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浅议体外高频热疗仪治疗2例慢性前列腺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时间为2020.7月-2021.9月,依据入院顺序均分两组,合并组1例,患者行护理干预,治疗组1例,患者行常规干预,比较合并组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合并组与治疗组生存质量差异大,合并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生活质量更理想,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体外高频热疗仪 慢性前列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心身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81名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作问卷调查;同时选取同年龄段相同人数其他职业人员作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生活方式危险因素调查表对两组作调查,将调查及体检结果进行两组比较。结果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症状自评量表测评显示各因子分与总分有明显相关性,生活方式危脸因素和疾病发病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结论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心身健康存在较多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 标签: 民营企业 管理人员 心身健康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间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予以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性护理。结果:在肺功能指标方面,实验组在FEV1、PEF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方面,实验组在喘憋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缩短各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质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综合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