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术中低体温护理干预的措施和监测方法进行详细的阐述,术中低体温的主要常见的干预措施包括术前环境预热、自然保温、保温毯、心理干预、输注液和库血加温等,分析当前临床医学中体温监测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 标签: 术中 低体温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PICCO监测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管理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脓毒性休克患者 60例进行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 30例,针对常规组 3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干预,针对治疗组 3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 PICCO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价值。结果:治疗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及监测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复苏达标时间、 MAP、 CVP、 ScvO2、 PaO2/FiO2 明显优于常规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脓毒性休克患者;两组相比( P <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 PICCO监测指标管理能促进临床早期掌握患者容量参数,为判断病情提供参考,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

  • 标签: PICCO 休克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有创血压监测在ICU 中的应用与监测效果,为医院提供更好的监测血压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1日-7月10日危重患者96例。休克病人10人,颅脑损伤22人,肺部感染衰竭14人,心肺复苏2人,经桡动脉46人,足背2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有创血压检测,对照组进行无创血压检测,观察两组患者死亡、并发症、血压变化以及家属满意度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血压变化的监测更加明显准确。同时患者及家属对使用该方法监测血压也感到满意。P

  • 标签: 有创血压监测 中心ICU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 IABP 在高危 PCI 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检测以及护理工作。 方法:从 2018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在院内高危 PCI 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择 10 例作为实验研究的对象,对其展开回顾性的实验分析,最终观察将 IABP 应用于 PCI 手术过程中的检测以及护理。 结果:本次临床实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有 8 例患者手术后顺利康复出院,患者的疾病治疗痊愈率为 80% 。参与本次实验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 12 天左右,患者使用 IABP 的时间为 3.5 天左右。 结论:将 IABP 应用于高危 PCI 患者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可以帮助患者顺利恢复疾病的健康,可以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有助于患者顺利康复,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实验研究价值。

  • 标签: IABP 高危 PCI术中 应用监测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胰腺肿瘤术后加强护理监测对控制患者血糖的意义。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48 例胰腺肿瘤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24 ),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监测(研究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胰腺肿瘤术后加强护理监测可以改善患者血糖水平,促使患者切口尽快愈合,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理监测 胰腺肿瘤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4月期间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依据患者意愿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干预+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对比两组血糖指标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分别是(4.35±1.28)mmol/L、(6.73±0.47)mmol/L,比对照组数据低,P<0.05;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糖尿病 护理效果 血糖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 PICU 病房的患儿实施桡动脉置管,并进一步加强血压监测和护理观察。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1 月~ 2 020 年 4 月 收治的危重症患儿 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 对 8 例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比较治疗结局。 结果: 从 实际情况 上看, 所有患儿均接受有创血压监测,且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100% ,从导管留置的时间上看,平均为( 3.2±0.5 ) d 。此外,患儿未发生不良事件,家属对护理治疗表示满意。 结论: 采用 优质的护理策略能够改善小儿桡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的结果,并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 桡动脉 置管 有创血压监测 PICU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于 2019.2-2020.2收治的 88例进行机械通气并且实施肠内营养的危重患者,将所有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 44例,采用床旁超声来监测患者的胃残余量),对照组患者( 44例,采用回抽胃液法来监测胃残余量),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可以指导营养治疗方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 ICU住院时间,减轻护士的操作时间 ,值得大范围推广于临床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漂浮导管监测肺动脉压力的价值。 方法:于 201 8 年 1 月 --201 9 年 8 月 ,选取拟手术老年患者 120 例,根据不同年龄段分为 3 组,即 A 组( 65 ~ <75 岁, 40 例)、 B 组( 75 ~ <85 岁, 40 例)、 C 组(≥ 85 岁, 40 例) 。 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基础资料,并于麻醉手术前对肺动脉压力经置入漂浮导管监测。观察对比三个组别基础情况、肺动脉收缩压( PASP )和平均压。 结果:两个组别性别、 BMI 、体质量、身高等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两个组别肺动脉平均压、 PASP 等两两对比发现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拟手术老年患者中≥ 65 岁者随年龄增高, PASP 和肺动脉平均压呈不断升高的趋势。

  • 标签: 老年患者 不同年龄段 漂浮导管 肺动脉压力 监测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医护技一体化安全管理模式在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 年 1月~ 2019 年 1月在我科实行医护技一体化安全管理模式改革,比较改革前后行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结果:医护技一体化安全管理模式实施后,行长程视频脑电监测的患者对医护技三方面的满意度较前显著提高( P< 0.05)。

  • 标签: 医护技一体化 安全管理模式 长程视频脑电监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系统护理对行血糖监测的重症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以

  • 标签: 糖尿病 系统护理 血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