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手法按摩联合拔罐治疗急性乳腺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收治的80例急性乳腺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2组均进行常规消炎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手法按摩,干预组采取手法按摩联合拔罐治疗的方法。2组治疗5d后观察疗效。结果干预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Z=-2.538,P〈0.05)。结论采用手法按摩联合拔罐治疗急性乳腺,疗效好,护理人员容易掌握,是临床治疗产后急性乳腺行之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拔罐疗法 按摩 急性乳腺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骨性关节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老年急性骨关节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按照全局护理模式护理,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后3个月、6个月HSS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全局式护理模式能缩短老年骨关节病人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 标签: 骨关节炎 老年人 全局式护理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弹力背心在乳腺肿物切除术后伤口包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就诊院时间次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实施乳腺肿物切除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传统的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实验组术后给予弹力背心加压包扎,术后24h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及呼吸受限、皮下积液、包扎移位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呼吸受限、皮下积液、包扎移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乳腺肿物切除术后患者伤口使用弹力背心加压包扎能减轻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肿物 伤口包扎 弹力背心 弹力绷带
  • 简介:乳腺癌是来自乳腺导管、小叶及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㈦,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作为目前临床应用最普遍且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但该手术方式创面大,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特征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高校-社区合作健康教育方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220例乳腺癌术后即将出院的患者进行分组。双日为对照组只接受出院后常规健康教育。单日为干预组接受出院后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接受高校-社区合作健康教育。两组在出院前1d,及出院后3个月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量表进行测试。同时由骨科医师采用量角器测定患者肩关节屈、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外展、肩内收的活动度。结果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肩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应用高校-社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对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 标签: 高校-社区合作 乳腺癌 健康教育 康复
  • 简介:对15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针对性康复护理,包括吞咽功能评定、鼻饲、心理护理、吞咽器官训练、直接摄水训练、直接摄食训练。经过治疗和康复护理,患者基本痊愈65.3%,明显好转23.3%,好转7.3%,无效4.0%。对脑卒中重症吞咽障碍患者尽早进行针对性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吞咽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病情,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洼田饮水试验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不同时段患侧上肢功能的康复情况.[方法]2012年2月-2012年11月对我院167例确诊为乳腺癌并行改良根治术的病人进行调查,在术后0.5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对病人患侧上肢进行测量.[结果]患肢前屈和后伸在术后不同时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康复效果越来越好.[结论]术后0.5个月-1个月是患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关键时期,此期医护人员应给予全面指导,以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患侧上肢 康复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以聚焦解决模式为依据的心理干预策略应用于75例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的心理护理中,入院当日及出院前1d,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出院前1d,患者焦虑自评得分及抑郁自评得分均低于入院当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能为青年乳腺癌患者术后提供有效心理护理。

  • 标签: 乳腺癌 焦虑 抑郁 聚焦解决模式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症状群,了解症状群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方法采用中文版安德森症状量表对65例患者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症状群。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发生率高的症状依次是疲乏、口干、食欲下降,强度显著的依次是呕吐、疲乏、苦恼。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4个症状群:心理症状群、上消化道症状群、口干麻木感症状群、疲乏相关症状群。症状群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呈现相应的正相关。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期间存在多个症状群,且影响日常生活。

  • 标签: 乳腺癌 症状群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放松疗法结合耳穴贴压对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焦虑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联合治疗组48例、耳穴贴压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按照乳腺癌化疗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耳穴贴压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取心、神门、交感和皮质下穴进行耳穴压豆,早晚各1次;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护理和耳穴贴压的基础上进行放松训练,早晚各1次。结果联合治疗组和耳穴贴压组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O.05),且联合干预组患者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的下降趋势优于耳穴贴压组(P〈0.05)。结论放松疗法联合耳穴贴压能减轻患者化疗期的焦虑程度,在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中具有可操作性。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焦虑 放松训练 耳穴贴压
  • 简介: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吞咽困难的患者进行有效的评估,制定合理、科学的康复计划,通过间接吞咽训练、直接吞咽训练、康复综合治疗训练、中医治疗、心理护理等综合干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乳腺癌患者术后治疗期间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原则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结果15例受访者术后的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包括不明确症状的严重度及其意义、不明确治疗相关的各方面信息、难以预测疾病预后、对各类支持的不确定;主要应对方式包括主动寻求知识与信息、渴望并寻求社会支持、压抑或发泄或回避、调整与顺应。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疾病不确定感体验并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方式,医护人员应针对性地提供医疗信息及情感等方面的支持。

  • 标签: 乳腺癌 疾病不确定感 应对方式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12月-2012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5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临床疗效较好,操作简便,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熏蒸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玻璃酸钠注射液
  • 简介:[目的]观察责任护士临床思维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3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观察组病人由责任心强、经过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护理,对照组病人由工作经验较少、未经过培训的护士对其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次数、卧床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13例病人发生心绞痛,2例和7例病人出现并发症,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护士临床思维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非常好,能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卧床天数,降低病人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护士临床思维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终末期癌症病人急性阿片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定期干预,比较两组阿片类中毒率、早诊率、阿片中毒死亡率以及中毒纠正后爆发痛发生率;[结果]试验组阿片中毒早诊率高(P=0.037)、解救后总体爆发痛率低(P=0.021),阿片中毒率和中毒相关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急性阿片类中毒早诊率和降低阿片解救后爆发痛发生率。

  • 标签: 癌痛 阿片中毒 护理干预
  • 简介: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重症胰腺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建立人工气道的重症胰腺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道管理法,观察组实施循证气道管理法;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的指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验组(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显著提高重症胰腺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循证护理 重症胰腺炎 人工气道
  • 简介:目的探讨音乐干预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AMI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6例。2组患者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接受AMI患者程序化模式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音乐干预护理。在治疗的第5天测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药物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和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23,P〉0.05)。结论音乐干预疗法可改善AMI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音乐疗法 急性心肌梗死 焦虑 抑郁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流程在手术室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5例急性失血性休克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急救方法,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病人实施抢救。[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及病人家属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率,但要求手术室护士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灵活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

  • 标签: 失血性休克 手术室 护理流程 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