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P53及nm23在不同分子亚型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27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分为激素受体阳性、HER2受体阳性及三阴性3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P53及nm2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P53在激素受体阳性组、HER2受体阳性组、三阴性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8.9%、73.5%及77.3%,3组间的P53表达有统计学意义差异(χ^2=30.662,P〈0.05),以三阴性组表达最高;nm23在激素受体阳性组、HER2受体阳性组、三阴性组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4.3%、67.6%及54.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15,P〈0.05),以三阴性组及HER2阳性组表达较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的P53表达阳性率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02,P〈0.05);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者的nm23表达阳性率高于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21.196,P〈0.05)。结论:在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中联合检测P53及nm23,可作为评价乳腺癌发生、发展的指标,更有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 标签: P53 NM23 分子亚型 乳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探讨实时超声弹性成像(real-timeultrasoundelastography,RTE)组织弥散定量技术在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名健康体检志愿者和42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Hashimoto′sthyroiditis,HT)患者分别进行RTE检测,并行组织弥散定量分析获得弥散指数(LFindex值)。结果:健康体检志愿者组LFindex值为1.2176±0.8000,HT组LFindex值为2.4669±0.7100,用组间t检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2组间LFindex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E能反映HT患者甲状腺组织的弹性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实时超声弹性成像 组织弥散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 简介:目的:研究MEK-ERK信号通路在全反式维A酸(all-transretinoicacid,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promyelocyticleukemia,APL)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APL细胞株NB4作为体外模型,以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11b、四唑氮蓝(NBT)还原实验和形态学观察评估细胞分化;应用蛋白印迹法研究细胞MEK和ERK的活化状态及PU.1、C/EBPβ、C/EBPε和PML-RARα的蛋白含量。结果:MEK-ERK信号通路在ATRA处理早期即活化,并维持48h。抑制MEK活性,可使ATRA诱导的CD11b阳性率从(87.50±4.16)%下降到(38.01±2.79)%,NBTA540值从0.507±0.009下降到0.250±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001);且大部分细胞形态回复到原始细胞;同时,ATRA诱导的PU.1、C/EBPβ和C/EBPε蛋白表达上调也受阻。结论:ATRA可通过MEKERK信号通路调控PU.1、C/EBPβ和C/EBPε蛋白表达,诱导APL细胞分化。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细胞分化 全反式维A酸 MEK-ERK
  • 简介:目的:分析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和免疫重建性综合征患者的头颅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AIDS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结核和中枢神经系统免疫重建性综合征患者的MRI图像及临床资料探讨其特征性表现。结果:14例患者中出现结核瘤7例,病灶为多发性,弥漫性脑膜强化6例,病灶周围水肿5例,脑积水4例,占位效应2例,脑脓肿1例。结论:结核瘤伴弥漫性脑膜强化是免疫重建性综合征患者最显著的神经系统MRI表现,可伴或不伴周围水肿,其他影像学表现还包括脑积水、占位效应及脑脓肿。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免疫重建炎性综合征 结核性脑膜炎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