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养方法及培养模式。[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2009年血液净化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培训资料,26名学员均采用半脱产的模式,以理论培训、临床实践和反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培养。[结果]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通过率100%,答辩考核通过率为92%。学员的直接临床实践能力、指导和教育的能力、提供咨询的能力、进行专科护理研究的能力、领导与创新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结论]在专科护士培训基地采用半脱产的模式,理论培训、临床实践和反馈训练相结合的方法,能使学员得到系统规范的培训,达到血液净化专科护士的要求。

  • 标签: 血液净化 专科护士 培养模式 培养方法
  • 简介:2004年10月,笔者随四川大学华西麻醉/ICU医疗管理小组到美国考察、学习住院医生的培训与病室管理,了解美国住院医生培训体制和监护室护士的培养教育模式。结合目前国内外的培养模式。就国内专科护士培养和体制的形成提出以下看法,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士培养 专科护士 ICU 模式探讨 临床 培训体制
  • 简介:几年来,高等护理教育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护理师资相对缺乏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尽快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现代护理教育需要的护理师资队伍,是护理教育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临床护理课程是护理教育的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将给学生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带来直接的影响,而教学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则取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加强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是今后护理人员,尤其是教学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方向之一。我院在2005年10—12月举办了第一期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班,采用三段式培训及参与式教学模式,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护理课程 师资培训班 医院护理人员 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 教育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护士培养模式。方法1996-2000年共5年新分配的护士进行培养实践,征求意见、有效管理、分析和研究。结果通过青年护士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初步构建了青年护理队伍建设方案、青年护士培养的认识理论及相关管理办法、青年护士培养模式,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

  • 标签: 青年护士 培养 方案 模式
  • 简介:目的探讨一套切合临床实际的ICU临床专科护士在职培养模式。方法对符合条件的49名观察组护士进行在职专科护理培训,60名对照组护士接受传统的规范化培训,比较培训前后两组护士的综合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差异,并调查同行对观察组护士的认同度。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综合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同行对观察组护士的认可度较高.结论ICU专科护士在职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理论实践能力及解决临床问题能力强、同行认可度高的ICU专科护士。

  • 标签: ICU 专科护士 培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实验将基于平战结合模式护士灾害救援能力的培养做出讨论分析。方法:针对本院护理人员的灾害救援能力进行培训,时间为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针对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灾害救援能力考核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从数据可见,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灾害救援能力提升,与培训前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平战结合模式对于护士灾害救援能力的培养效果显著,增强了护士对灾害下救援应急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平战结合模式 护士灾害救援能力 紧急救援意识 卫生防疫工作
  • 简介:摘要:在人们对健康和护理的态度逐渐改变。因此,护理人员的要求更高。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教学模式旨在实现高等职业学校护士培训和更有创造力的培训的目标。仅仅依靠传统的员工培训模式是不够的,因此高等专业学校必须及时改革和引进创新的护士培训模式。鉴于目前只有少数护士在医院工作,如何改善护士培训的问题现在将成为教育工作的中心。

  • 标签: 护理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
  • 简介:目的调查临床护理教师培训现状与需求,为进一步对临床护理教师开展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以某三甲医院95名临床护理教师为调查对象,就其接受师资培训等一般情况,已具备的知识能力及期望接受的培训内容、形式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教师接受师资培训的机会均不足。在带教方法与沟通技巧、带教水平与管理能力、具备的知识与更新意识、科研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四个领域自评已具备的知识能力与培训需求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接受过师资培训组比较,仅在"带教教师角色和素质认知"领域需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管理者应加强对临床护理教师的培养力度,构建与高等护理教育相适应的临床护理教师培养机制,拓宽培养内容,开发针对临床护理教师培养形式的新模式

  • 标签: 临床护理教育 师资培训
  • 简介:做好护理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时期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明确护理本科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找出差距,采取多种形式和以多种渠道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丰富临床经验,加强外语水平和人文综合素质,提高护理专业教师学历层次,使其尽早适应护理本科教育的要求.

  • 标签: 护理教育 护理专业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
  • 简介:探讨综合性大学护理学本科涉外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定位、定位依据、基本理念。国际护理方向人才培养有望达到以下目标: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对护理专业的热爱程度,提升学校护理专业的整体教学水平,增进与国际、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

  • 标签: 教育 护理 模型 教育 跨文化护理
  • 简介:在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下,结合本校院系一体化管理的优势,制订培养护理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培养目标设置课程和临床实践方案;建立团队制导师和基于临床能力的考评方法;构建了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并顺利完成在校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阶段培养。该培养模式符合我国护理专科化的发展需求及护理学和专业学位的特点。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专业学位 专科护士
  • 简介:目的提高助理护士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的应考能力及通过率.方法以科室为单位,将助理护士参加执业考试通过情况纳入护理组目标管理及年度考评范畴,采取自学为主、科室督导与医院以考促学为辅的综合管理和教育支持模式,使助理护士应考能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结果20日~2003年医院助理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平均为8570%.结论建立并应用渐进培养和全方位的教育支持体系对提高助理护士的应考能力和执业考试通过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助理护士 执业考试 组织培养 教育管理
  • 简介:目的探索护理专业留学生培养方法,提高护理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教学质量。方法根据留学生的背景特点,制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研制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实行导师负责制与班主任责任制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模式。结果留学生培训效果良好,调查显示学生学有所获,对教学管理和课程教学的满意度达100%。结论结合留学生背景特点设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管理模式,既满足了留学生的求学需求,又突出了中国护理教育的特色。

  • 标签: 专业 护理 模型 教育 教育考核
  • 简介:摘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提升职业教育的重要保证。在我国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模式的运用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健康消费观念的转变,中医养生保健专业逐渐成为了热门专业,在对人们的养生、保健指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从当前我国高校培养的中医养生保健的专业人才来看,不管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是人才培养的数量方面,都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需要在中医养生保健人才的培养模式上做出积极的改革和创新,从而为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专业中医保健养生人才,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 标签: 中医 保健养生 专业人才 培养模式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老年护理人才培养时,选择“知-信-行”模式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中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知-信-行”模式管理运用于早期康复管理的50例资料,作为实验组,再选取本院中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知-信-行”模式管理运用于老年护理方向人才培养的50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医院的每项标准护理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实行对比解析。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中医院的各项指标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除此之外,在实验结果中对比发现实验组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医院 “知-信-行”模式管理 早期康复 作用分析
  • 简介:摘要:基于我国老年人养老难的现实情况,医养结合理念的提出为解决国内老龄人口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但是,相关专业对口人才的短缺是推进这一新型养老模式的难题。为了更好地优化我国医养结合模式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模式,现借鉴分析国内外老年护理人才的建设现状,从而得出相应结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 标签: 医养结合 老年护理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医院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基地,临床带教老师是临床实习教学的核心,关系到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师资队伍建设是完善医院教学职能、提高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强实习带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实习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升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我院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探讨如何加强实习医院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 标签: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培养现状,为逐步完善培养方案提供经验。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学院)MNS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进行调查,并对三类不同层次的人群(导师、临床带教老师、在读儿科MNS研究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核心能力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临床护理、教育/咨询、评判性思维/科研、专业发展、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伦理道德;访谈提炼出4大主题,分别为:临床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与学科衔接不足;临床教学不规范;临床管理、考核不完善。结论:儿科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应从明确临床培养目标、完善基地课程体系、规范临床教学、建立儿科临床质量管理考核体系等方面来进行规范。

  • 标签: 儿科护理硕士 专业学位 临床实践 培养模式
  • 简介:目的建立急诊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由30名专家对构建的培养模式进行2轮函询,对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初步构建急诊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结果通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形成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76个三级指标,专家对各项指标意见趋于一致。结论该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专科化的特点,可为急诊护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专业学位 急救医疗服务 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