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技能大赛逐渐引领了护理职业领域教育的风向标,有助于护理职业教育不断科学化、合理化。因此,在以赛促教的引领下,护理实践课程体系必须对照职业技能大赛要求进行改革。本文分析了以赛促教对护理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进而围绕以赛促教对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策略进行了探讨。

  • 标签: 护理实践课程 以赛促教 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 简介:摘要: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为社会培养护理人才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与思想素养同样重要。因此将课程思政纳入专业教学,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 标签: 基础护理学 课程思政 建设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本科护生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及实施效果。方法根据病情观察课程目标和课程特点,设计临床见习模式。选择教学医院中有代表4个内科科室,在临床和学院双带教老师指导下,分小组完成问诊、检体观察和讨论内容,同时采用护理临床见习调查问卷对护生进行临床见习效果评价,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护生对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的设计比较满意,护生对临床见习评价的总得分为(4.38±0.43)分,老师维度评分为(4.45±0.06)分,学生维度评分为(4.27±0.69)分,组织维度评分为(4.42±0.05)分,效果维度评分(4.54±0.56)分,均达到较好水平。临床见习效果与老师维度、组织维度、学生维度呈密切正相关(r=0.671、0.549、0.802,P〈0.01)。结论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模式设计和见习效果值得肯定,为开设病情观察相关课程提供借鉴。

  • 标签: 本科护生 病情观察 护理课程 临床见习
  • 简介:摘要:随着各个高校大思政格局的逐步确立,以往的学生道德修养只能通过思政课教学来提高的唯一形态已经改变。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它将成为助推当代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构建的重要途径。根据护理学导论的课程特点,结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深入分析该课程作为护理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基础和原则,并在课程中积极探索各环节教学改革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在教学中融入思政理念,全面提高护理学生的人文情怀与职业素养。本文从“课程思政”融入护理学导论课程教学的重要入手,对护理学导论中“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进行了分析。

  • 标签: 护理学导论 课程思政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微课程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分析。方法:选取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医院实习护生62例,按照实习前后时间顺序分组处理,实验组:2022年9月-2023年2月期间31例实习护生,开展传统教学模式,对照组2022年2月-2022年8月期间31例实习护生,应用微课程教学,对比教学实践效果。结果:考核理论成绩和操作技能成绩,教学前,没有显著差异,教学后,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习护生教学满意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实施微课程教学方案,有助于提高教学考核成绩。

  • 标签: 基础护理教学 微课程 实践策略
  • 简介:目的建设护理博士高级质研究课程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构建护理学博士核心课程高级质研究,以8所院校护理学博士研究生作为教学对象,以混合式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方式,从学生线上参与情况、课程成绩、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总结与反思4个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评价。结果3期学生课程访问次数分别为2274次、2679次、1776次;参与讨论发文402次、428次、524次。学生课程平均成绩为78分、74分、79分。大部分学生对本课程给予较高评价,认为高级质研究课程对学生质研究学习及实践训练有极强的帮助,提高了学生对质研究的评判能力以及实际应用能力。结论高级质研究课程在国内率先启动和实施了护理质研究课程教学及实践训练,弥补了国内各院校护理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自主较大、缺乏统一标准的不足。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加深对质研究的理解,提升教学质量。

  • 标签: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高级质性研究 课程建设 混合式教学
  • 简介:通过组织全院教学查房,鼓励病区进行创造实践,寻求更有效的教学查房方法,充分发挥了管理者对护理临床教学的引导和推动作用。通过教学查房,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临床护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同时,临床护理带教老师也得到了综合的锻炼和全面提高。护理部组织的全院教学查房活动,提高了临床带教质量。

  • 标签: 护理 医院 教学 教学查房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本科生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的感知。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参考。方法: 2022年5-8月,对河北省某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15名在读三年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MAXQDA2020对反馈的文本数据进行主题分析。结果: 学生对课程思政感知的主题有:润物无声、欣然接纳、心向往之。课程思政教学需改进的主题有:与时俱进、内容相近、主次分明。结论: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学生普遍接纳,且评价较好。但仍需在思政内容选择、教师素质能力方面进一步提高。

  • 标签: 课程思政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使本科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满足新时期对护理人才的需求。方法分析目前我国本科护理教育状况,比较美国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特点,对我校本科护理教育课程设置进行改革。结果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点的课程体系构架。结论通过对我校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实践,不仅加强对护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加强了护生全面素质的提高,适应了现代化对高能力护理人才的需求。

  • 标签: 护理教育 课程设置 改革 本科
  • 简介:目的探讨拓展性教学内容能否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基础护理学实践技能。方法将2007级护理本科生57名分为试验组26名和对照组31名,试验组采用传统实验室模拟教学和临床拓展性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室模拟教学,1学期后,比较两组综合考核成绩。结果试验组基础护理学实践成绩90分以上者有25名,而对照组只有16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94,P〈0.001)。结论拓展性教学能使学生早接触临床、多接触临床,了解临床护士工作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实践技能。

  • 标签: 学生护理 教学方法 基础护理学
  • 简介:在借鉴国内外领导力相关课程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参阅课程理论、学习理论与护士领导力相关文献,设计护理与领导力课程。该课程确定7个主题教学内容,即领导力概论、领导者的价值观、影响力与领导力、沟通能力与领导力、冲突解决与领导力、情商与领导力、护士与领导力;授课学时设为22学时,理论教学1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主要采用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经验分享等方法。于2016年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学生认可。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领导力 课程
  • 简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5个方面对《护理评估技术》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国家级精品课 护理评估 实践探讨
  • 简介:目的探讨“渗透-整合-思维”双语教学模式在《护理研究》课程中的教学效果。方法在我校2007—2009年的《护理研究》双语教学过程中采用“渗透-整合-思维”双语教学模式,主要从4个方面入手,包括营造学习环境、选择教学资源、培养师资及对课程的内容进行设计等。结果学生及授课老师对此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分别为92.56%和98%;实施该教学模式前后学生的学习成绩虽然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其英语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到课率维持在90%以上。结论以“渗透-整合-思维模式”的教学方法在我校《护理研究》的双语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授课教师及学生满意度均有较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 标签: 双语教学 “渗透-整合-思维”模式 护理研究
  • 简介:[目的]为培养高层次、高技能护理人才,以尽快适应临床并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进行了基于《康复护理学》课程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1级3年制护理学专业高职8班、10班护生为对象,随机将两个班分为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组(8班)61人和传统式教学组(10班)60人.对两组护生学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学习兴趣、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觉收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传统式教学组,早期接触临床组护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更有兴趣,认为对将来的应用有所启发及沟通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同时有利于提高自身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与技巧,并感觉收获很大(P〈0.05).[结论]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实现了理论教学、临床思维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于一体,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主动获取临床知识的技能,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早期接触临床 教学实践 康复护理学 护理学生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儿科护理专业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教育与课程思政,并分析其在提高护理人员伦理素养和专业水平中的作用。通过系统研究现有儿科护理伦理问题及相关教育模式,以期为推动儿科护理专业实践中的伦理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 标签: 儿科护理 伦理问题 教育 课程思政 专业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建立男童肥胖发育不良家庭病床的方法与意义。方法对体检筛查出来的肥胖发育不良男童通过建立家庭病床的形式进行了治疗和监控,并收集治疗前后惠儿生活方式、体重指数以及发育测量等方面资料进行对比总结。结果Z46例肥胖发育不良男童经过1~2个疗程的家庭病床治疗后,其肥胖以及发育状况明显改善。男童肥胖发育不良治疗有效率达98%以上,创造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男童肥胖发育不良的治疗是一项较长期的、需要医务人员、患病儿童以及家长共同努力的工作,建立家庭病床管理是一种行之有效而又便利病人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护理 儿童 肥胖性性发育不良 男性
  • 简介:摘要精品课程作为现代教育背景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教育改革中一项重大决定。高等卫校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设计需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重视师资队伍扩大、创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方面从封闭式逐渐转向开放式。

  • 标签: 高等卫校 护理学基础 精品课程 实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科护理学案例融入式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2019级全日制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共有500名,并采取抽签的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教学方式,观察组应用内科护理学案例融入式教学,分析两组患者的教学结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在接受教学后对于课程思政的认识有明显的提升,并且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科护理学案例融入式课程思政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们对这种教学方式的认同程度很高,在后期将进一步丰富内科护理学教学。

  • 标签: 内科护理学 案例融入式 课程思政设计 实践
  • 简介:摘要:精品课程作为现代教育背景下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教育改革中一项重大决定。高等卫校护理学基础精品课程设计需立足于多方面、全过程,重视师资队伍扩大、创新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方面从封闭式逐渐转向开放式。

  • 标签: 高等卫校 护理学基础 精品课程 实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护生护理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专业素养的护理人才。方法: 2020-2021年度,我院护理教研室2018级在读护理大专生,共2个班级,80人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消化系统护理教学法,干预组实施消化系统思政护理教学法。课前课后对对照组班级及实验组班级发放四个量表进行调查,分别为情绪智力量表、护士团队合作测评量表、临床沟通能力量表、人关怀评价量表,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结果: 使用课程思政教学后在情绪智力量表和团队合作量表中得分均高于使用前(p值分别为0.002和0.029,均p<0.05)。 结论 :在内科护理消化系统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师德师风的培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情绪智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 标签:   消化系统  护理教学 课程思政 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