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1858年,瑞典的一个富豪人家生下了一个女儿。然而不久.孩子患了一种无法解释的瘫痪症,丧失了走路的能力。

  • 标签: 成功 瘫痪症 意志 文学创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PBL与对比性护理查房方法在创伤骨科护理教学中的质量进行评估和观察。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之间在我院创伤骨科当中进行了学习的50名护生,其中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之间来院学习的25名护生为对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来院护生的25名护生为观察组使用PBL方法,对比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以及学习总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均低于观察组,对照组护生总满意度低于观察组护生,两组间数据对比后有意义(P<0.05)。结论 创伤骨科护理教学方法期间,对护生实施PBL教学方法可以对护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提升,强化护生的临床综合水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三期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CTA检查对比剂外渗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进行右颈部CTA检查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比剂注射方案,实验组采用三期对比剂注射方案,对比两种方式对比剂的外渗率,结果:实验组总外渗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女性、年龄大于60岁外渗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颈部CTA检查应用三期对比剂注射方案效果显著,可以明显降低对比剂外渗率,确保患者检查顺利完成。

  • 标签: 三期对比剂注射 头颈部CTA检查 血管造影术 对比剂外渗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增强CT、CTA检查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后,患者渗漏控制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进行的增强CT、CTA检查患者共19840例,研究组(n=9920)给予预防护理,参照组(n=9920)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渗漏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增强CT、CTA检查患者渗漏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增强CT、CTA、检查患者实施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渗漏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注射碘对比剂 渗漏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比较跟腱断裂术后病人分别采用休息位有限制动法与传统的踝关节重力垂足位石膏制动法治疗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效果,改进跟腱断裂术后康复体位,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肢早日康复。[方法]将56例跟腱断裂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踝关节采取休息位有限制动。对照组采取传统的踝关节重力垂足位石膏制动。一年后采用Amer—Lindhoin疗效评定标准对两组病人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占92.5%,而对照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占为74.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跟腱断裂术后康复体位采用改良休息位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传统体位康复效果。

  • 标签: 跟腱断裂 康复体位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清洗方法在管腔器械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使用后的150套人流管器械,将其分为对照组75套、测试组75套,比较两种清洗方法的效果。对照组选择手工+超声波清洗,测试组选择手工+减压煮沸清洗机清洗,测试方法采用ATP荧光检测,不脱絮白色通条,并结合光源放大镜和目测观察,对人流管腔器械进行对比清洗效果、清洁程度和干燥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测试组采用手工+减压煮沸清洗机清洗的人流管腔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6%以上,优于对照组清洗合格率。结论:手工+减压沸腾清洗机对管腔器械进行清洗的清洁度质量更高。

  • 标签: 管腔器械 消毒室供应中心 清洗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临床治疗技术的逐渐提升,人们在手术治疗技术的选择上也越来越完善。以ERCP(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治疗为例,在当前临床研究中发现,ERCP治疗的技术应用越来越完善,很多人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患者麻醉配合处置,也有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行镇静处置,而实施镇静与麻醉的界限则主要依照患者自身的状态,然后确定为其实施镇静还是麻醉。鉴于此,本文以综述视角为主,就ERCP操作中行镇静与麻醉的对比应用进展进行了探讨,力图在本文综述分析帮助下,能够为ERCP操作中镇静与麻醉处置提供参考,提高患者治疗指导能力。

  • 标签: ERCP操作 镇静 麻醉 对比应用 进展研究
  • 简介:误食药物中毒是临床常见的小儿急症之一,在救治中,及时、快速、彻底洗胃是减少体内毒物吸收至关重要的措施之一。由于目前尚无适用于小儿的电动洗胃机,临床上普遍采用注射器洗胃法(以下简称注洗法),而近2年我科采用一次性输液管和负压吸引器,对30例中毒患儿采用灌流式洗胃法(以下简称灌洗法)和注洗法比较,克服了传统洗胃的不足,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对比观察 洗胃法 急性中毒 临床 洗胃方法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患者护理中运用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同期观察组联合运用人文关怀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的SAS、SDS评分均较高P>0.05,护理后SAS、SDS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92.11%,P<0.05。结论:对于ICU患者运用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疏解其负性情绪,并可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ICU 护理 人文关怀 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围绕影像科对比剂外渗的原因进行探讨,并研究分析其护理对策。方法 取100例我院在2020年6月-2020年12月接受影像科检查的患者均分两组进行研究,同时对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参照组)以及优质护理干预(研究组),并观察接受不同护理措施后两组患者对比剂外渗发生率,再利用统计学数据包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对比剂外渗发生原因。结果 研究组外渗发生率为2(4.00%)对比参照组外渗发生率28(56.00%)显低,通过统计学数据处理发现P<0.05 。年龄、穿刺血管、全身性因素、护理人员操作不当等均与对比剂发生外渗有直接关系。结论 为控制影像科对比剂外渗情况的发生,结合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优质的干预措施推荐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影像科对比剂外渗 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产科两种不同备皮方式。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 3月~2021年9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备皮方法,试验组不剔除会阴部毛发,而是在术前做好准备、确定剃毛范围的基础上进行备皮。结果:对照组产妇术前备皮平均操作时间为(3.52±0.64)min,试验组产妇术前备皮平均操作时间为(1.48±0.51)min;试验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但是备皮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剔除会阴部分毛发与剔除手术切口线周围3cm范围内的毛发相比,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说明是否剔除会阴部毛发对剖宫产术后的感染率无显著影响,还能够提高产妇的舒适感,因此产前对产妇进行剖宫产备皮时,可积极应用新型的、改良后的备皮方式。

  • 标签: 产科 备皮方式 对比 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两种不同的ICU感染控制策略对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时间和住院时间。方法:于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期间,将我院36名ICU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标准感染控制策略和改进的个性化感染控制策略。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比较分析,记录了感染发生率、感染发生时间和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并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对照组的感染发生率为27.8%,而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为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21)。观察组的感染发生时间稍长,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p=0.073)。此外,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p=0.048)。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改进的个性化感染控制策略可以显著降低ICU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并且缩短住院时间,从而可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这一发现为改进ICU感染控制实践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有望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进一步研究和验证这些策略的长期效果和实际可行性仍然是未来工作的方向。

  • 标签: ICU 感染控制策略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造成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无论男性或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就可诊断高尿酸血症。本研究主要探讨有氧运动联合力量训练对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

  • 标签: 有氧运动 联合 力量训练 飞行人员 高尿酸血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心力量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及对照组,均n=50。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核心力量训练,比较两组运动功能(FMA)、平衡能力(BBS)和生活质量(QOL)。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FMA与BBS均较护理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核心力量训练 脑卒中 运动功能 平衡能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患者在接受CT增强检查的过程中出现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58例CT增强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是否出现对比剂外渗情况进行分析,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对对比剂外渗的原因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158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在CT增强检查的过程中,出现了对比剂外渗的情况。出现对比剂外渗情况后,患者出现了局部肿胀、疼痛、水泡现象,并于检查后2~4日肿胀、疼痛、水泡症状消失,未出现炎症、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临床人员应该对CT增强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对比剂外渗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并提出恰当的干预措施。

  • 标签: CT增强检查 对比剂外渗 原因 护理对策
  • 作者: 张红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21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7期
  • 机构: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放射科,重庆401420
  • 简介:对比剂的不良反应是以CT检查为基础的,而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在对比剂中最高的,而不良反应的种类则取决于碘对比剂所致的各种病理机理,并且与对比剂浓度、温度、注射速率等因素有关。在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的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治疗以及病人的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对比剂肾病的预防性护理于放射护理更为重要。

  • 标签: CT增强碘对比剂;不良反应;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产科的分娩过程中采取单纯优质护理或循证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差异,为产科分娩提供更好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 2018 年 7月— 2019年 7月某院产科收治的 80例分娩产妇,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单纯组 40例产妇均实施单纯优质护理,而循证组 40例产妇均实施循证护理,记录并对比不同护理方式下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疼痛程度及产时、产后出血量。结果单纯组产妇的自然分娩概率比循证组更低,其第一、第二、第三及总产程时间要低于单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此外,单纯组产妇分娩过程在的 VAS评分明显高于循证组,而产时、产后的出血量明显高于循证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循证护理对于分娩产妇来说能够明显缓解其疼痛感,减少产程时间和出血量。

  • 标签: 单纯优质护理 循证护理 产科分娩 产程 产后出血 疼痛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的口罩市场格局,在给我国的纺织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主要结合医用口罩在疫情期间的需求情况,探讨了医用口罩的类型,对比分析了国内几种医用口罩防护性能,提出了其各自适用条件和范围。然后结合当前对医用口罩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其在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其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探讨,内容如下。

  • 标签: 医用口罩 技术标准 防护效果 发展前景
  • 简介:目的对比探讨中美2种护理方式对唇腭裂患儿的护理效果。方法将218例唇腭裂患儿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112例,采用美国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照组106例,采用我院原有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再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日和等待手术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治疗、护理项目安排较对照组更具人性化。结论综合2种护理方式更有利于唇腭裂患儿手术的正常进行和术后的护理。

  • 标签: 唇腭裂手术 护理方法 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