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质量追踪表在预防重型肝炎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的296例重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的342例重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重型肝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质量追踪表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跌倒发生率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院内跌倒1例(0.29%)少于对照组的7例(2.3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9.7%,高于对照组的95.3%(χ2=13.608,P〈0.001).结论集束化护理质量追踪表的应用能够发现传统检查中不易发现的问题,寻找到跌倒防范措施未落实的环节和根本原因,有效预防重型肝炎患者发生跌倒,降低护理风险,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意外跌倒 集束化护理质量 追踪表 重型肝炎 户理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原因。[方法]采用疲劳与压力检测系统和大学生压力量表对江苏某大学825名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压力均处于轻度水平,男生压力均略高于女生,贫困生压力均高于非贫困生;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主客观压力分布不同(P〈0.05)。[结论]大学生心理压力处于轻度水平,不同类别大学生压力存在差异,学校应采取相关措施预防大学生心身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压力 影响因素 自律神经机能 疲劳与压力检测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幼儿上肢术中止血带安全、有效的压力值。方法检测56例幼儿指动脉搏动消失时上肢止血带压力、最低上肢止血带压力,在此基础上探索达到最低稳定止血效果的压力范围,观察年龄、性别等对上肢止血带有效压力的影响,并观察可能的止血带损伤。结果最低止血压力为20kPa但术中止血效果不稳定。男、女幼儿及各年龄段指动脉搏动消失时止血带压力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最低稳定止血效果的压力值为21kPa,〉3-4周岁、〉2-3周岁与10月-2周岁幼儿组达到稳定止血时止血带压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幼儿安全、有效的上肢止血压力为22-25kPa。

  • 标签: 幼儿 上肢 止血带 压力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脊髓损伤患者压力应对方式的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广州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脊髓损伤住院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脊髓损伤压力应对量表、简式简明心境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拒绝与否认维度中,家庭经济主要来源、愤怒-敌意为显著影响因素,能解释其65.2%的变异量;面对维度中,婚姻状况、排便情况及年龄为显著影响因素,能解释其43.8%的变异量;幻想维度中,迷惑-混乱情绪、病程为显著影响因素,能解释其52.1%的变异量;依赖与妥协维度中,自理能力、年龄、损伤程度、损伤结果及生育情况为显著影响因素,能解释其79.6%的变异量;寻求支持维度中,居住地、性别、日常照护、支持利用度为显著影响因素,能解释其47.9%的变异量;合理化维度中,精力-活力情绪、家庭人均月收入及受教育程度为显著影响因素,能解释其50.9%的变异量。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压力应对方式的运用受个体不同因素的影响。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干预,以协助患者调整压力应对方式,提高压力应对水平,使其顺利回归社会。

  • 标签: 脊髓损伤 压力应对 心理状态 社会支持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足底压力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患者100例,按照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为两组,DM组:2型糖尿病无神经病变组50例;DN组: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50例。使用比利RS-SCAN鞋垫式足底压力平板式测试系统测试各组研究对象足跟内侧、足跟外侧、足弓、第1~5跖骨头、拇趾、第2~5趾共10个部位的动态压力变化。结果:DM组与NC组患者足底各部位峰值压力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N组患者足底M2,M3,M5,MF峰值压力与DM组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表现为左右足M2,M3,M5峰值压力增高,MF峰值压力降低。结论:相比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足底部分区域的压力异常,因此对此类患者应尽早检测足底压力变化,以便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为糖尿病患者实施早期、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病率。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足底压力 变化
  • 简介:目的研究正念减压疗法对择期手术患者压力知觉和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6月择期手术患者12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术前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正念减压疗法。比较两组术前压力知觉量表(CP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术前CPSS、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3d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择期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正念减压疗法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压力知觉水平,并改善其负面情绪。

  • 标签: 正念减压法 压力知觉 术前焦虑 抑郁
  • 简介:H7N9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或呼吸道从禽类向人类传播。起病初期表现为发热及咳嗽,病情进展迅速,从起病到死亡的中位时间为14d。

  • 标签: 禽流感 H7N9 无创通气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呼吸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6例VA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肺功能指标及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患儿肺活量、最大自主通气量及1秒呼气容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区管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及文书书写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VAP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减少ICU治疗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费用,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新生儿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肺功能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护理交班表在无创呼吸使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1月我院采用无创呼吸治疗患者204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采用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护理交班表,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正确使用情况、脱机时间、交班表填写时间、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呼吸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正确使用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脱机时间与交班表填写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操作不当引起维修占比与呼吸治疗不佳转ICU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使用考核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目标管理为导向的护理交班表应用于无创呼吸护理管理中可提高呼吸正确使用率、呼吸管理效果及工作效率,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依从性与满意度。

  • 标签: 目标管理 护理交班表 无创呼吸机 呼吸衰竭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自制气管导管防折管在减少小儿机械通气中气管导管打折,保障有效通气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10月共84例在我科PICU机械通气的患儿按气管导管置管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用胶布固定棉枝于气管导管外,观察组套入自制气管导管防折管于气管导管外对比两组气管导管打折率。结果:观察组套入自制气管导管防折管无发生气管导管打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气管导管防折管能有效阻止气管导管打折,保证小儿有效的机械通气,且制作简易,取材易得,值得推广。

  • 标签: 气管导管防折管 小儿机械通气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应用于机械性压疮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以来无创机械通气导致的压疮分为头部Ⅱ度压疮和鼻子Ⅰ度压疮两组,两组均使用水胶体敷料进行治疗,并观察两组的疗效。结论采用水胶体敷料应用于机械性压疮。可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机会,节省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在使用过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水胶体教料 临床应用 婴幼儿压疮 伤口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和顺精准医疗方案对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86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遵循ICU常规流程进行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和顺精准医疗方案实施管理;比较两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脱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脱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联合和顺精准医疗方案,能显著缩短机械通气患者住院时间和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脱机成功率。

  • 标签: 机械通气 和顺精准医疗方案 重症监护室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3月ICU住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06例,按照入住ICU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与康复计划,比较两组病人活动能力、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呼吸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转出ICU时FIM总分为61.52分±4.38分,高于对照组的51.39分±4.26分(P〈0.01);观察组病人出院时FIM总分为88.81分±4.26分,高于对照组的75.95分±5.26分(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43%,低于对照组的28.3%(P〈0.05);观察组早期活动与康复期间无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观察组病人呼吸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病人实施早期活动与康复是安全可行的,能明显改善病人的活动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早期活动 康复计划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患者自我管理本”在抗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9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行机械瓣膜置换术的患者12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记录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患者自我管理本”;两组患者出院前1d填写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知识问卷,出院6个月复诊时,采用修订版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测量服药依从性;出院1周后至出院1年后复诊,统计期间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抗凝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口服华法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NR值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应用“患者自我管理本”,有利于掌握抗凝知识,提高口服华法林依从性,控制INR值在正常范围;有助于医护人员掌握患者抗凝治疗情况。

  • 标签: 机械瓣膜置换术 抗凝治疗 自我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痰液粘稠度对急性左心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经鼻气管插管行机械辅助通气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痰液粘稠度Ⅰ、Ⅱ、Ⅲ度设为A、B、C3组各30例,均进行常规吸痰,收集吸痰前、吸痰后5、10、15min患者呼吸及循环指标。结果3组患者吸痰后各时间点的心率、外周血氧饱和度与吸痰前一致,B组患者除气道峰压高于吸痰前,其余各指标与吸痰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而A组与C组吸痰后平均动脉压、自主呼吸频率、气道峰压、动态肺顺应性值与吸痰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气管插管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痰液黏稠度为Ⅱ度时,吸痰对患者循环及呼吸的影响最小。

  • 标签: 心力衰竭 通气 机械 痰液粘稠度 吸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