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各种血液净化治疗中建立临时血管通路的主要方法,导管堵塞是中心静脉置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并且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重新留置导管既增加病人的治疗费用又增加置的痛苦,所以预防导管堵塞、保持导管通常是保证透析病人血液净化顺利进行的关键。透析间期的封管护理是该技术的重要环节,封液的剂量和方法直接影响到导管的使用时间,从而影响到透析质量。我科护士采用纯肝素封管法,并发症明显少于稀释法,具有使用时间长,感染发生率低,封次数少等优点。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肝素封管法 透析病人 封管液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 临时血管通路
  • 简介:【摘要】随着临床医疗技术与水平的发展,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PICC)逐渐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对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反复输入刺激药物或长期输注黏稠度较高或高渗透性的患者十分适用,例如化疗治疗者、危急重症需要长期用药或输血者;通过PICC可以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痛苦,对患者静脉血管起到保护作用。随着PICC在临床的不断应用,临床数据显示导管堵塞是PICC置后发生风险较高的并发症,其不仅会丧失自身功能,还会影响患者治疗,同时也会增加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本次研究对PICC堵、堵原因及其预防与护理情况进行详细阐述,以此为临床PICC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堵管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原因分析
  • 简介:留置胃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它可以补充营养、水分,进行药物治疗和负压引流。保持胃通畅是留置胃管护理的重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由于病人胃内食物残渣过多,误吞入胃内的痰液、口腔分泌物黏稠,导致胃严重堵塞。传统的方法是用50m1.注射器进行反复抽吸、冲洗,费时费力,且难以彻底清除胃管壁黏附物。为此,我科采用中心负压吸引方法解决35例严重胃粘堵,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留置胃管护理 中心负压吸引 粘堵 临床护理工作 口腔分泌物 护理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在 ICU 护理中使用中心静脉置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文纳入对象是 201 7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ICU 护理效果
  • 简介:中心静脉置在肿瘤科的治疗中运用广泛,由于治疗需要,导管需在体内长时间放置,据报道,中心静脉导管最长留置使用时间为1a。因此,预防导管的脱落、有效地固定导管成为护理的难点之一。本文重点对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寻找有效、简便、舒适的方法。我科2002年1月~2004年4月共护理中心静脉置病人689例,对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分组观察对比,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固定方法 护理技术 置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在ICU护理中使用中心静脉置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纳入对象是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2例ICU患者,分组法为随机数字表法,每组31例,一般护理干预用于常规组,中心静脉置针对护理用于实验组,对两组临床护理情况实施比对。结果实验组ICU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常规组数值,P<0.05,数据指标之间展现对比分析意义。结论将中心静脉置使用在ICU患者中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ICU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官腔器械时应用不同手工清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0年9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00件参与本次的研究,数字随机编号,平均分为参考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50件。参考组的器械采用传统的毛刷刷洗、多酶浸泡、超声清洗的手工清洗方法,研究组则使用蒸汽清洗、多酶浸泡、超声清洗的手工清洗方式,然后对比两组腔器械的清洗质量以及清洗前后RLU值。结果:研究组腔器械的清洗合格率高达98%,远远高于参考组的86%;经过清洗,两组腔器械的RLU值显著下降,但是可以看出研究组器械的RLU值(158.17±20.48)明显小于参考组的(248.72±34.9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官腔器械时,采用蒸汽清洗、多酶浸泡与超声清洗结合的综合手工清洗方式,能够有效提高腔器械的清洗效率,避免二次清洗的复工成本,且清洁质量较高,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管腔器械 手工清洗 方式选择 清洗质量
  • 简介:目的总结应用外周中心静脉置(PICC)化疗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28例采用PICC化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观察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128例患者中1次置成功120例,成功率94%,至化疗疗程结束发生静脉炎4例,发生率为3.1%。结论采用PICC化疗,结合针对性的护理,能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及预防药物外渗引起的局部损伤。

  • 标签: PICC 化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脐静脉联合中心静脉置术(UVC-PICC)在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穿刺置中的应用及置疼痛的动态变化。[方法]将新生儿科NICU病房的60例重症患儿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UVC-PICC置术组)和对照组(浅静脉置术组),每组30例。采用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IPS)及早产儿疼痛量表(PIPP)评估疼痛程度,观察两组置前后各时间点的疼痛表现、置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NIPS、PIPP评分在开始置、置完成时、置后5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开始置、置完成时、置后5minNIPS、PIPP评分较置前5min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科应用UVC-PICC术可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可靠的静脉通道,可减轻患儿穿刺操作性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脐静脉联合中心静脉置管 静脉置管 疼痛
  • 简介:摘要:在神经外科领域,中心静脉置(PICC)在患者治疗和护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置位置偏移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血栓形成、感染和其他严重并发症。对于影响置位置偏移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是非常必要的。中心静脉置的位置偏移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可以有效地预防置位置偏移的发生,提高置成功率,降低并发症风险。本文将就神经外科中心静脉置患者的置位置偏移相关影响因素展开讨论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帮助护士和医护人员更好地管理和护理这类患者,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位置偏移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简称PICC,是指经外周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头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够安全地输注刺激性药物,保护血管,减轻痛苦,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性输液通路。但是,PICC同样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本文就PICC在临床应用中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进行归类综述,为临床提供依据。

  • 标签: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防护
  • 简介:中心静脉置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病人的治疗带来极大方便。我科从2003年10月-2005年6月起共置187例。其中有2例凝血功能差的病人成功置后,出现穿刺点渗血,采取补加压固定后,取得很好的效果,圆满完成输液任务。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凝血功能障碍 中心静脉置管 置管后 病人 护理 加压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癌症患者中心静脉置感染预防护理中采取综合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68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分为参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中心静脉置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心静脉置感染发生率为2.94%,参照组为20.59%,观察组感染发生概率明显要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癌症 中心静脉置管 感染原因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中心静脉导管置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心静脉导管置患儿共计80例,通过计算机运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患儿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插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插管时间及住院时间两项指标方面明显弱于观察组,组间数据经分析比对出现显著的差异性(P<0.05);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0.00%)显著低于观察组(97.50%),组间数据经过分析比对存有较大的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集束化护理后,能够显著缩短中心静脉导管置患儿的插管及住院时间,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 集束化护理 插管时间 住院时间 护理满意度
  • 简介:针对我国基层医院快速输液判断标准的欠缺,指出PICC给药联合输液泵在化疗病人治疗中,由于液体额外丢失减少,药液回心速度加快,心内化疗药物浓度升高,存在加重药物对心脏的毒性作用,有加大输液潜在危险,提出对于联合化疗长期使用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病人,在静脉注射时,最好采用心电监护仪或监护外周静脉压,指导快速输血、输液,以保证治疗安全。

  • 标签: PICC 输液泵 化疗 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儿童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留置时间的因素.方法分析2002年3月至2003年5月27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儿童的留置时间与静脉炎、感染、堵、脱等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静脉炎是导致PICC留置时间不足1月的最主要原因,而1个月以后影响PICC留置的主要因素为堵、感染.结论控制并发症可延长儿童PICC留置时间.

  • 标签: 留置时间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 并发症 儿童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接受 PICC置的肿瘤患者通过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抽取2018年 5月~ 2020年 5月本院 215例 PICC置肿瘤患者,在 PICC置中均利用心内心电图技术进行辅助定位,统计患者的一次性置成功率。 结果:215例 患者置期间心内心电图均发生P波变化,通过行 X线胸片检查提示导管头端位于上腔静脉,均为一次性穿刺置成功,术后均未出现心律失常等异常反应。 结论:对于PICC置的肿瘤患者通过运用心电图定位技术有利于提高穿刺置质量和一次性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优势。

  • 标签: PICC置管 肿瘤患者 心电图定位技术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