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整体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及其他各项改革制度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随着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所以会不断地加大对我国医疗事务的关注。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们的需求,医疗事业就必须要迅速发展,而且还必须要不断适应社会改革的各种要求。在改革的过程当中,医院的财务管理属于实现这一目标当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医院的财务管理要全面抓好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目标管理以及绩效评价和个人成本管理等等,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医疗事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 标签: 医药卫生改革 财务管理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为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专科临床医学人才,应创新培养理念,着力培养学生基本医疗和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基层预防保健技术》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导下,结合具体岗位需求自主开发的教材,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 可以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 标签: 全科理念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公共卫生课程
  • 简介:【摘要】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学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及他人沟通的能力。为各级医院培养出了职业岗位零对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标签:
  • 简介:是医学基础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课程,旨在教授学生现代医学诊断的基本方法[1],其中的放射诊断学内容是中医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10余年的放射诊断教学过程中,发现在诸多方面存在不足,需要进行改革.在此提出作者的浅见,并与广大读者探讨.

  • 标签: 教学模式 中医院校 放射诊断学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该文重点依据生物医学工程及影像技术学专业的专业特点以及目前国内外医疗行业的用人情况,对目前该院已有的针对以上两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培养方案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对今后的培养模式进行展望。使该院学生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技能及优秀的社交能力,顺应医学领域不断变化的形势,并且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全面发展,成为对社会、国家和人民作出贡献的杰出人才。

  • 标签: 生物医学工程 影像技术学 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针对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背景下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中遇到的若干问题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尝试改变教学方法、优化教师队伍,精简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标本操作,提高教学趣味性及改善实习课的学习环境等方法,提升人体解剖学的教学质量效果,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 标签: 临床医学专业认证 人体解剖学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医学影像的数字化、标准化、网络化作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伴随着一些全新的数字化影像技术陆续应用于临床,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网络化已逐步成为影像科室的必然发展趋势.医学影像存档通讯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s,PACS)实现了无胶片的电子化医学图像的管理,解决了迅速增加的医学影像的存储、传送、检索和使用问题;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为计算机辅助诊断敞开了大门;并可接入远程医疗系统实现远程会诊;分布式医学图像数据库便于实现医学数据共享,从而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诊断水平.PACS系统的建立对医学图像的管理和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方便工作、科研和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 影像诊断 资源共享 教学模式
  • 简介:目的比较胸膜胸膜外孤立性纤维瘤(SFT)的CT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对照,探讨胸膜SFT的CT诊断标准是否适用于胸膜外SFT。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胸膜SFT和13例胸膜外SFT的CT表现,包括病灶大小、边界及强化方式等,运用三维重建测量两组病变的全肿瘤强化程度并绘制强化直方图,比较两组病变以上指标的差异并对照病理结果。结果胸膜SFT病灶最大径2.6~13.7cm,胸膜外SFT为3.8~12.4cm,两组肿瘤大小、周围组织分界无显著差异。增强扫描胸膜SFT中8例(36.4%)轻度均匀强化、11例(50.0%)中度不均匀强化、3例(13.6%)明显不均匀强化;胸膜外SFT中,7例(53.8%)中度不均匀强化、6例(46.2%)明显不均匀强化。肿瘤强化程度大小无明确相关关系。胸膜SFT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胸膜外SFT,但强化直方图的平均偏度和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镜下,SFT由比例不同的梭形和卵圆形肿瘤细胞组成,间质胶原纤维丰富伴分支状血管。结论胸膜SFT胸膜外SFT的CT征象除强化程度外无明显区别,可认为胸膜SFT的诊断标准总体上适用于胸膜外SFT。

  • 标签: 孤立性纤维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病理学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影像学诊断分析痛经患者的不同声像特点,探讨超声痛经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痛经患者150例,辨证分型为。肾气亏损型、气血虚弱型、气滞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湿热蕴结型,均行超声检查,分析痛经的中医证型超声诊断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痛经在中医证型中以实证多,虚证少。不同中医证型在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影像学类型上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滞血瘀型中以子宫内膜异位和子宫肌瘤占多数。结论:超声诊断能够为中医痛经的辨证施治提供影像学依据,有助于中医临床进行辨证分型。

  • 标签: 痛经 辨证分型 超声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解剖结构变化的病理学和超声诊断,以提高对卵巢变化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卵巢手术病例,分析其术前超声图像、超声诊断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超声判断卵巢变化可出现各种误诊和漏诊,尤其在卵巢生理性改变方面。卵巢生理性改变的超声符合率为23.1%。结论:超声对卵巢病变的发现有一定帮助,但需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 标签: 卵巢病变 超声诊断 病理
  • 简介:超声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人们对超声检查的信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超声医学的发展遇到了人员数量、结构及工作机制制约的瓶颈。如何借鉴国内外其他影像学科的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超声技师人才培养路径、方法及运行机制,成为医学影像教育和超声医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剖析发达国家超声医学工作模式、我国超声医学发展现状和上海健康医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人才培养30年的教学实践,探讨我国超声技师的培养路径及方法。

  • 标签: 超声医学 医学影像教育 超声技师培养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 :  矫形器主要用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康复 , 预防、矫正肢体畸形或代偿肢体丧失。矫形器是用于整体或部分下肢的矫形器 , 是使用最早、最广泛的矫形器。矫形器是用于矫正四肢、躯干的畸形或骨关节疾病、神经肌肉萎缩或疾病,装配在人体外部,用于改善人体神经、肌肉或骨骼结构,补偿其功能的一种外用器具。目的是通过外力作用,用以替代缺失的肌肉,预防、矫正畸形,弥补肌力不足,保护疼痛的部位,术前术后的固定等,以促进功能恢复。

  • 标签: 矫形器  下肢矫形器  脑卒中  脑性瘫痪
  • 简介:摘要:本文评述了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及研究状况 , 介绍了纳米生物材料所具有的特殊性能 , 以及纳米材料在国内外的应用实例和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情况 , 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纳米材料 生物医学 应用
  • 简介:骨盆髋关节骨折是急诊外伤中的常见疾病,目前,常规X线平片仍是骨科医师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但骨盆髋关节结构相对复杂,常规X线平片对骨折的确切程度、骨折和关节的关系,特别是对骨折立体空间的详细观察、指导手术入路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本文通过对25例骨盆髋关节骨折患者行64层螺旋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VR),探讨MPR和VR技术在骨盆髋关节骨折中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骨盆骨 髋关节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的MRI特征、病理基础、诊断依据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40例手术或关节镜证实的膝关节损伤的MRI资料回顾分析.结果:240例患者中,半月板损伤234例,表现为三角形的低信号影内出现不同形状的高信号;关节软骨损伤142例,表现为关节面线形低信号影内出现点条状高信号或连续性中断;韧带损伤者224例,表现为条带状低信号影增粗、边缘呈波浪状或连续性中断,内可出现高信号,中断处为长T1长T2异常信号组织充填;隐匿性骨折55例,表现为受累骨端内出现高低混杂信号影.结论:MRI在诊断半月板、关节软骨、韧带损伤及隐匿性骨折方面具有优越性,可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MRI 膝关节损伤 隐匿性骨折 韧带损伤 临床 诊断依据
  • 简介:摘要:卫生检验检疫技术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卫生理化检验检疫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卫生检验检疫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该专业实践性极强,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该文从行业调研、历届毕业生调研、核心课程实训项目、教学资源库的建立4个方面进行分析,对以岗位工作任务能力需求的卫生检验检疫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实训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

  • 标签: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专业 实训体系 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改革
  • 简介:影像组学指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分析大量高级定量影像特征,从而对疾病进行诊疗。这一概念诞生不足5年,但已成为全球临床医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热点,涉及多类肿瘤的筛查、诊断、治疗和评估,并取得了相当乐观的结果。今后影像组学会基于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获取标准、稳定的特征并完成验证,从循证医学角度应用于肿瘤的精准医疗。该研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影像组学的过去、现在未来。

  • 标签: 影像组学 肿瘤学 超声
  • 简介:目的:观察肠系膜脂膜炎的CT表现,明确其特征性征象,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肠系膜脂膜炎患者的CT资料,对病变的发生位置、范围及内部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所有病变均位于肠系膜根部周围,6例见明显的“假包膜征”,8例见“脂环征”,3例见明显的“木梳征”。结论:CT是肠系膜脂膜炎首选的检查方法,当有典型的CT表现时可提示诊断。

  • 标签: 脂膜炎 腹膜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医院儿科 2015年 4月~ 2016年 4月出现的 32例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结果:护理人员因素中服务态度差、责任意识低及操作水平低,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患儿及其家属因素中认知度不足及不配合护理,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环境差也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监控力度,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就医安全,推进儿童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