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制备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receptor2,VEGFR2)超声造影剂,评价其物理性质及对肿瘤细胞的寻靶能力。方法:利用生物素-亲和素桥接法将微米级超声造影剂USphere与VEGFR2抗体结合,制备靶向VEGFR2超声造影剂,检测其粒径分布;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不同细胞株(高转移肝肿瘤细胞MHCC-97H及正常肝细胞LO2)中VEGFR2表达强度,以及靶向与非靶向VEGFR2超声造影剂对MHCC-97H和LO2细胞的结合能力。结果:靶向VEGFR2超声造影剂微泡分布均匀,平均粒径(1012.67±78.59)nm,免疫荧光法显示VEGFR2抗体可特异性连接于微泡表面。标记荧光的VEGFR2抗体在MHCC-97H细胞高表达,在LO2细胞低表达。免疫荧光定量显示靶向VEGFR2造影剂在MHCC-97H细胞中的荧光强度比值(微泡荧光强度/细胞荧光强度)为0.75±0.32,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靶向VEGFR2超声造影剂,其大小稳定均一,可与高表达VEGFR2的MHCC-97H细胞特异性结合。

  • 标签: 靶向超声造影剂 生物素-亲和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超声分子成像 肿瘤血管生成
  • 简介:目的以高分子聚合物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为成膜材料制备携抗HER-2抗体空心纳米靶向超声造影剂,并考察其体外寻靶及显像效果。方法以樟脑为致孔剂,通过改进的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纳米超声造影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激光粒度仪对其一般特性进行表征;并用碳二亚胺法将造影剂与抗HER-2抗体耦联制备携抗HER-2抗体的PLGA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剂,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其体外寻靶能力进行初步评估,考察其体外成像效果。结果PLGA纳米超声造影剂的平均粒径为(152.00±58.08)nm,粒子呈规则球形,大小均一,分散性好。体外寻靶实验显示,携抗HER-2抗体的PLGA靶向造影剂较多牢固地聚集到乳腺癌细胞表面。体外成像实验显示,PLGA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剂显像呈细腻均匀的点状高回声,后方回声未见明显衰减。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携抗HER-2抗体的PLGA靶向纳米超声造影剂,其能与HER-2受体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体外特异性靶向结合,且体外显像效果较好。

  • 标签: 聚乳酸羟基乙酸 纳米粒子 靶向超声造影剂 抗HER-2抗体
  • 简介:目的:探讨肾脏血流和剪切波速度(shearwavevelocity,Vs)变化在急性单侧上尿路梗阻早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单侧急性上尿路梗阻病例、122例正常人进行超声检查,测算双肾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及双侧肾实质Vs值。结果:在急性上尿路梗阻发生早期,梗阻侧肾脏的RI值略高于对侧肾及对照肾,但无显著性差异;梗阻侧肾脏的Vs值显著高于对侧肾及对照肾,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cousticradiationforceimpulse,ARFI)技术具有安全、方便、无创、可重复等优点,有助于急性上尿路梗阻的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 标签: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 剪切波速度 阻力指数 急性上尿路梗阻
  • 简介: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vectorimaging,VVI)技术评价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commoncarotidartery,CCA)弹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thickness,IMT)增加组(T2DM-1组)30例和IMT正常组(T2DM-2组)30例;另选取健康对照组30例。常规二维超声观测糖尿病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CCA内径、IMT及斑块情况;采用VVI技术对受检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并记录右侧CCA管壁短轴方向二维图像前壁、前内侧壁、后内侧壁、后壁、后外侧壁、前外侧壁6个节段的径向最大速度(Vs)、切向最大应变(Smax)及切向最大应变率(SRmax),对各组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2DM-1组IMT厚度显著高于T2DM-2组和对照组(P<0.05);T2DM-2组IMT厚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T2DM-2组及对照组CCA内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1组患者CCA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T2DM-2组和对照组(P<0.05);T2DM-2组患者CCA6个节段的Vs、Smax和SRmax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CCA二维形态未改变以前CCA弹性已经降低,VVI技术可用于评价CCA的弹性状态,能够早期发现初诊T2DM患者的CCA弹性降低。

  • 标签: 糖尿病 2型 颈总动脉 超声检查 DIABETIC mellitus type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说明实验室安全策略。方法:主要分析当前实验室制度问题、工作人员意识情况、管理等情况,根据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放哪,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结果:实验室存在的问题较多,像管理制度缺失、检验员的意识有待提升、清洁情况不彻底、设备管理及放置不合理等,存在众多不安全的因素,影响实验室的安全性。结论:通过加强多项管理。其涵盖制度化、知识化、检验员能力情况、监护化等,安全预防的效果明显。

  • 标签: 医学检验实验室 安全现状 策略
  • 简介:【摘要】本文以提升预防医学生的公共卫生核心能力为导向,充分发挥“湖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教学资源优势,改进实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潜能,探索如何提高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应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公共卫生工作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生物安全防护是医学检验实验工作的基础内容,其目的主要是以科学规范的措施预防生物危害的产生。医学检验实验室的主要包括生物标本采集、染色、涂片、镜检、培养、生化、药敏、血清检查、基因检测等内容,工作流程中,操作人员极易接触各种病原微生物、危险因子等。故生物安全防护工作非常关键,需对操作人员自身安全意识不断加强,强化生物安全管理与规范,杜绝实验室生物危害发生。文章对高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提高其防护水平。

  • 标签: 医学检验技术 实验室 生物安全 管理与防护
  • 简介:目的:探讨低功率射频消融治疗在猪瘦肉组织中形成的消融灶特点。方法:将30份猪瘦肉组织随机分为10组,每组3份。使用MedSphere射频消融仪,分别采用1~10W恒定功率,在高频线阵超声探头引导下进行射频消融。观察消融过程中针尖温度变化及消融后大体标本的消融灶形态,并测量消融灶径线,计算消融灶的体积和纵横比。比较不同功率组消融灶体积及形态,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除1W组针尖未能形成消融灶外,其余各功率组均形成椭球体消融灶。其中以3W组消融灶平均体积最大[(1.76±0.40)cm3],消融灶体积与其他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消融灶形态最接近球形(平均纵横比为1.21)。病理HE染色可见消融区组织呈凝固性坏死,其大小与大体标本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edSphere射频消融仪在功率为3W时所得的消融灶体积最大,形态最接近球形,可用于临床中浅表器官及近危险部位病灶的消融治疗。

  • 标签: 低功率 射频消融 超声
  • 简介:【摘要】创伤骨科研究离不开标本照片,标本照片在创伤骨科临床和实验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的拍摄不同于静 物摄影, 因为它能必须真实地立体地反映组织的病理变化。拍摄者除了应掌握熟练的拍摄技术外,还要熟悉创伤骨科临床和实验 研究标本的特点。本文报道在长期的拍摄实践探索中,积累的对创伤骨科临床和实验研究标本的认识和拍摄技巧。

  • 标签: 创伤 骨科 标本 相机 拍摄 反光 光圈 快门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医学检验中影响血液细胞检测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寻求控制方法,以期为今后的血液细胞检测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选取 2016年 10月至 2017年 10月我站血型相同的健康献血者人群 75例,采集其血液样本进行血液细胞检测,分析影响血液检测质量的相关因素与对策。结果将抗凝比例分别设置为 1∶10000与 1∶5000,发现检测指标 RBC、 WBC、 HGB、 PLT存在显著差异( P< 0.05);将血液样本放置时间分别设定为 30min、 3h及 6h,发现检测指标 RBC、 WBC、 HGB、 PLT存在显著差异( P< 0.05), 3h与 6h分别与 30min相比。结论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对血液细胞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较多,如抗凝比例、放置时间、存放温度以及工作人员的操作等,但就本次研究结果来看,抗凝比例与放置时间是较为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临床检验中需要进行严格合理的控制,确保血液细胞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检测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对医院儿科 2015年 4月~ 2016年 4月出现的 32例护理安全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结果:护理人员因素中服务态度差、责任意识低及操作水平低,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患儿及其家属因素中认知度不足及不配合护理,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主要影响因素,环境差也是引发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儿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监控力度,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避免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保障儿童的就医安全,推进儿童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建议
  • 简介:目的探讨99mTc-MDP骨骼显像诊断早期骨量减少的价值。方法经肌肉注射地塞米松(DX)6周制作兔骨量改变模型。其中骨质疏松对照组每周注射2次,每次2mg/kg;骨量减少组每周注射1次,剂量同前。第7周进行99mTc-MDP骨骼显像半定量检测、骨组织病理切片、骨密度检测、骨形态计量分析、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LP)检测、血清骨钙素(BGP)检测。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比较各组数据。结果骨质疏松对照组和骨量减少组99mTc-MDP骨骼显像半定量检测均见椎体、股骨头、膝关节等放射性比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血清BALP、BGP等其他各项检测指标也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但骨量减少组股骨中段摄取99mTc-MDP未见显著增高(P>0.05),骨组织病理切片与股骨头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及骨形态计量差异也不显著(P>0.05)。结论99mTc-MDP骨骼显像所示股骨中段(长骨)摄取骨骼显像剂99mTc-MDP的比值差异小,结合骨密度降低不明显,可提示为早期骨量减少阶段,为临床提供在早期骨量减少时进行干预防治的参考依据。

  • 标签: 99MTC-MDP 骨骼显像 骨代谢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与方法: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观察中风病患者和相关因素明显组与不明显组的脑血流改变,以探索中风病的早期诊断依据.结果:中风病患者无论是颈内动脉支配区域,还是椎动脉支配区域均显示血流速度变慢血管条数明显多于相关因素明显组与不明显组(P<0.05,P<0.001),而血流速度加快血管条数以相关因素不明显组为最高,而中风病组为最低(P<0.05);血管弹性减退例数和栓子平均数也以中风病组为最高,而相关因素不明显组为最低(P<0.05).结论:中风病的发生与颅内血流速度变慢所致供血不足、脑动脉硬化、栓子平均数增加直接有关,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为中风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中风病 血流速度 栓子检测 弹性减退 早期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影响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 100 例不孕妇女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结局理想患者和妊娠结局不良患者的不孕年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但是两组患者的不孕年限、受精方式、促排卵方案、 ET 数目、既往妊娠史、胚胎移植周期类别相比不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影响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的可能因素包括不孕年限、不孕年龄、受精方式、促排卵方案、 ET 数目、既往妊娠史、胚胎移植周期类别等,其中年龄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最为显著。

  • 标签: ivf-et 术后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医院卫生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医院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成本的控制对于我国医疗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分析了医院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的特点,探讨了影响医院卫生人力成本控制的有关因素,并结合相关因素分析了医院卫生人力成本控制的途径,得出相关结论。

  • 标签: 医院卫生人力资源 成本控制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高危因素。方法:对超声明确诊断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母亲孕前及孕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系统筛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9例,对孕妇进行回顾性问诊,母亲孕前孕期均有不良因素干扰病史,其中继发不孕7例,高龄孕妇4例,孕早期感冒2例,接触病毒、微生物或化学物质4例,母亲患有先天性疾病1例,中学生妊娠1例。结论: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十分重要,先天性心脏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控制或减少不良围产因素的影响对降低先心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脏病 胎儿
  • 简介: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与上尿路梗阻后肾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我们建立了狗和大白兔的上尿路梗阻动物模型,并应用放射性核素显像、光镜技术观察和检测梗阻不同时期肾脏的功能和病理改变及梗阻解除后的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梗阻8~10d的实验动物,解除梗阻2周后,肾功能基本恢复.梗阻4~6周的实验动物,解除梗阻4月后,肾功能可恢复到轻-中度损伤程度.梗阻7~8周的实验动物,解除梗阻4月后,肾功能无法恢复.结论:放射性核素显像是评价肾功能修复的重要技术手段,可作为外科判断梗阻后肾切除与否的可靠指标.

  • 标签: 肾功能恢复 解除梗阻 肾动态显像 急性上尿路梗阻 放射性核素显像 修复
  • 简介:肩关节疼痛常见于肩部创伤、炎症、退行性变、血管性病变或者头颈部疾病[1]。由于肩关节结构复杂,常规X线检查仅能较好地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2];CT虽能较好地显示肩关节骨性结构及肌肉脂肪等,但无法清晰显示关节囊、盂唇及韧带等软组织结构[3];MRI以较高的软组织分辨力、多平面成像等优势成为肩关节病变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肩关节病变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肩关节 磁共振成像 扫描技术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以探求控制和减少患者盆腔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研究人员选取了其所在医院 2017-2019 年间收治的 56 例妇科肿瘤术后发生盆腔感染的患者为感染组研究对象,选取同期接受妇科肿 瘤术后未发生盆腔感染的 56 名患者为正常组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法和二次 logistic 回归法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抗菌药物使用等一般资料方面的差异,找出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相关性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原发慢性病、 术前盆腔感染史、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术前接受化疗、术后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卫生习惯、术后留置导管和术后卧床时间方 面的差异十分显著,且上述因素均符合logistic 方程。结论:年龄、原发慢性病、术前盆腔感染史、开放性手术、手术时间、术前接受化疗、术后抗菌药物使用、不良卫生习惯、术后留置导管和术后卧床时间是妇科肿瘤术后患者发生盆腔感染的危险因素,针 对这些方面进行合理控制能够有效降低盆腔感染的发生情况。

  • 标签: 妇科肿瘤,盆腔感染,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