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医学影像技术学实训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信心、团队协作能力及与他人沟通能力。为各级医院培养出了与职业岗位零对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与增强CT(CECT)显示脾实质肿瘤血流灌注特点。方法:对21例脾实质肿瘤(血管瘤5例、血管淋巴管瘤5例、淋巴瘤4例、转移肿瘤7例)分别进行CEUSCECT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技术增强表现。结果:CEUSCECT对脾病灶内部血流显示率均为100%,对病灶内部血流灌注敏感程度均优于彩色多普勒(71.4%)(P<0.05)。CEUSCECT反映脾脏病变增强方式完全致。CEUS对增强过程中特殊表现(树枝状、结节状筛孔状增强检出率为57.1%(12/21),与CECT相比,病灶血流灌注增强表现更多样化,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USCECT能敏感地显示脾实质性病变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助脾肿瘤鉴别。

  • 标签: 超声造影 计算机断层扫描 造影剂 脾肿瘤
  • 简介:目的评估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肾癌囊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05年7月-2017年4月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增强CT检查102例经病理证实为囊肾癌患者影像学资料,应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分析.结果:102例肾癌囊变均经外科手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包括92例透明细胞癌、6例嫌色细胞癌4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02例肾占位性病变彩超检查血流显示率为82.35%(84/102),超声造影血供显示率为98.04%(100/102),增强CT血供显示率为95.10%(97/102).超声造影误诊4例为复杂囊肿,诊断准确率为96.08%(98/102).增强CT误诊8例为复杂囊肿,3例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未发现病灶,诊断准确率为87.25%(89/102).超声造影Bosniak分级:Ⅱ级2例,ⅡF级2例,Ⅲ级18例,Ⅳ级80例;增强CTBosniak分级:Ⅱ级3例,ⅡF级5例,Ⅲ级17例,Ⅳ级75例.Fisher显著检验结果显示,超声造影与增强C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0).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均可使用Bosniak分级诊断肾癌囊变,超声造影诊断效果不亚于增强CT,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

  • 标签: 超声造影 增强CT 囊性肾癌
  • 简介:摘要:使用自制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设置需求量表,对部队地方从事影像专业医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军事基础、人文知识等课程,以及突出医学影像学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受到调查对象重视,提示在医学影像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设置要突出军事医学影像学专业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专业技术实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课程设置 问卷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局灶结节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9例FNH患者10个病灶MS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9例中8例为单发病灶,1例多发。平扫9个呈低或稍低密度,1个等密度。平扫3个病灶见中央瘢痕;多期增强扫描7个病灶见中央瘢痕,动脉期及门脉期瘢痕均未见强化,延迟期5个见中央瘢痕强化。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8个FNH病灶明显均匀强化,2个中等均匀强化;门脉期病灶密度下降,但均略高于或等于正常肝实质;延迟期病灶密度等于或略低于肝实质。动脉期4个病灶中心或周边见供血动脉,其中1个为肝动脉分支直接进入病灶中心,1个供血动脉自病灶中心沿纤维间隔向周边呈放射状分布,另2个周边见供血动脉。结论:MSCT多期扫描可反映病灶血供特点病理学特征,对FNH具有重要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2015年国家级妇产科超声临床与进展学习班暨第4期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ISUOG)中国培训项目将于9月23日—27日在上海市长宁区公共卫生大楼(长宁区云雾山路39号)举办,本次会议由周毓青主任负责组织,ISUOG理事会常委GeorgeSHYeo教授指导。同时邀请了JonHyett、陈欣林、赵博文、李丽蟾、严英榴、常才、雷凯荣、牛建梅、沈国芳、孔凡斌、应涛、

  • 标签: 妇产科超声 赵博文 中国培训 陈欣林 公共卫生 云雾山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快速容积采集技术(LAVA)动态增强扫描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并结合病理初步分析前列腺病变与血管生成相关关系。方法:回顾分析经穿刺活检及手术病理证实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各40例MRI表现,术前均行MRI常规平扫LAVA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LAVA动态强化特征并获得TIC,分析其参数变化,同时对证实病理标本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测定。结果:病变TIC分为3型:Ⅰ型为缓慢强化型,Ⅱ型为平台型,Ⅲ型为速升下降型;Ⅰ型多见于前列腺增生,Ⅱ型既可见于前列腺癌,又可见于前列腺增生,Ⅲ型以前列腺癌为主。前列腺癌组病灶强化峰值时间早于前列腺增生组,强化程度强化率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均P<0.05)。前列腺癌组MVD值及VEGF表达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均P<0.05)。结论:LAVA动态增强扫描强化特征有助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且能反映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血管生成不同状况。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类
  • 简介:目的:介绍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研制原理及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法,探索健康人群颈总动脉壁剪应力(WSS)超声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集70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DICOM格式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图,用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计算并绘制其颈总动脉WSS空间分布图,并与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可视化”地分析了70例健康志愿者颈总动脉WSS空间分布图,可见管壁附近WSS高于管腔中央,每段管壁WSS并非完全样,有高低变化。定量分析右侧颈总动脉WSS均值为(8.27±1.51)dyne/cm2,左侧颈总动脉WSS均值为(8.12±1.65)dyne/cm2;用Hagen-Poiseuille公式计算右侧颈总动脉WSS均值为(8.34±1.95)dyne/cm2,左侧颈总动脉WSS均值为(8.38±1.37)dyne/cm2。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Bland-Altman分析两种方法测量颈总动脉WSS,右侧颈总动脉两种方法偏倚为0.0695001,左侧颈总动脉两种方法偏倚为0.316000,双侧颈总动脉偏倚均较小,表明两种方法好。结论血流剪应力定量分析软件与Hagen-Poiseuille公式样能准确、快捷地评估颈总动脉WSS,并将其可视化,准确显示不同空间位置WSS变化。

  • 标签: 健康人群 壁面剪应力 颈总动脉 超声 定量分析方法
  • 简介:目的:比较直肠癌不同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测量方法,评价其对直肠癌ADC影响.方法:回顾收集37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MRI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b值为0、1000s/mm2)检查.由2名阅片者采用3种方法独立测量肿瘤ADC:全肿瘤测量、最大层面测量、肿瘤实成分测量.计算不同测量方法所得ADC.结果:2名阅片者之间全肿瘤测量ADC极好(组内相关系数为0.87),最大层面成分测量ADC般(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56、0.58).实成分测量所得ADC低于全肿瘤测量(P〈0.001)最大层面测量(P〈0.001),全肿瘤测量最大层面测量所得SD值高于实成分测量(P〈0.001、P=0.02).结论:测量方法影响直肠癌ADC大小测量,全肿瘤测量ADC可重复性最优.

  • 标签: 直肠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目的:分析胰腺腺鳞癌CT临床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例经病理证实胰腺腺鳞癌患者临床及动态增强CT资料,重点观察病灶部位、大小、边缘、强化方式、胰周及胰腺外改变等.结果:9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58.7岁.3例位于胰头、6例位于胰体尾部.肿瘤大小2.0cmx2.0cm至10.0cmx6.6cm不等,平均为3.7cmx4.8cm.9例肿块均呈浸润生长,5例侵及胰周组织.2例发生肝、脾转移.8例肿瘤瘤体内发生坏死囊变,仅1例为实组织.9例肿瘤均未见出血、钙化.肿瘤实成分在平扫期、动脉期门静脉期平均CT值分别为(30.7±4.7)Hu、(60.2±14.5)Hu(71.2±21.4)Hu.在发生中心坏死8例肿瘤中,瘤体均呈环形渐进轻度强化.仅1例实瘤体呈不均匀中度渐进强化,未见中心坏死.位于胰头部2例肿瘤引起胆、胰管轻度扩张,远端胰腺未见明显萎缩.结论:胰腺腺鳞癌常发生瘤体内坏死囊变,实成分在CT中表现为环形渐进轻度强化,对该病诊断具有提示意义.

  • 标签: 胰腺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胰腺癌
  • 简介:2014年国家级妇产科超声临床与进展学习班暨第3期国际妇产科超声学会(ISUOG)中国培训项目将于7月31日-8月2日在上海举办,由周毓青主任负责组织、ISUOG理事会常委GeorgeSHYeo教授指导。同时邀请国内外著名教授AndrewMclennan、常才、李丽蟾、严英榴、雷凯荣、沈国芳、牛建梅、应涛等任课。

  • 标签: 妇产科超声 培训项目 国家级 学习班 信息 招生
  • 简介:近年来,低辐射剂量扫描因其辐射损害较低,越来越多应用于CT检查,低浓度对比剂低毒副作用优势也受到研究者关注,但两种技术相结合研究较少。本文就胸部CT增强扫描中低辐射剂量低浓度对比剂应用与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 标签: 低辐射剂量 低浓度对比剂 胸部CT增强扫描 体型特异性剂量评估
  • 简介:影像组学指从医学影像中提取、分析大量高级定量影像特征,从而对疾病进行诊疗。这概念诞生不足5年,但已成为全球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热点,涉及多类肿瘤筛查、诊断、治疗评估,并取得了相当乐观结果。今后影像组学会基于多中心研究,进步获取标准、稳定特征并完成验证,从循证医学角度应用于肿瘤精准医疗。该研究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影像组学过去、现在与未来

  • 标签: 影像组学 肿瘤学 超声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影像学诊断方法在顽固便秘临床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排粪造影、盆底四重造影、结肠运输试验、脾曲综合征专项检查4种方法,并进行比较。结果排粪造影诊断顽固便秘阳性率达43.37%,盆底四重造影对盆底疝诊断有意义,结肠运输试验对顽固便秘而无便意者比较适宜,脾曲综合征专项检查是对结肠运输试验补充细化。结论根据患者不同临床症状,有目的地选择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特别对无便意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

  • 标签: 排粪造影 盆底四重造影 结肠运输试验 脾曲综合征专项检查
  • 简介:【摘要】创伤骨科研究离不开标本照片,标本照片在创伤骨科临床实验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作用。但它拍摄不同于静 物摄影, 因为它能必须真实地立体地反映组织病理变化。拍摄者除了应掌握熟练拍摄技术外,还要熟悉创伤骨科临床实验 研究标本特点。本文报道在长期拍摄实践探索中,积累对创伤骨科临床实验研究标本认识拍摄技巧。

  • 标签: 创伤 骨科 标本 相机 拍摄 反光 光圈 快门速度
  • 简介:摘要:在分析方法学中,样品制备对于从复杂基质中分离、浓缩需要痕量组分是非常重要。样品制备是劳动力最密集而且最容易出错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分析物测定可靠准确。通过使用微萃取技术微型设备可以有效地完成之前需要多种分析仪器才可以做到复杂样品制备。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作为其中类,既简单又有效,具有小型化,自动化高通量特点。此外,固相微萃取可减少分析时间,降低溶剂消耗处置成本。本文综述了新型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趋势,包括纤维固相微萃取,管内固相微萃取相关新微萃取技术。这些方法在制药生物医学分析中至关重要。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分析方法 样品制备
  • 简介: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DCT)动态增强不同时相廓清参数在孤立肺结节(SPN)鉴别诊断中价值。方法用MDCT扫描机对SPN行平扫增强后20s、30s、45s、60s、75s、90s、2min、3min、5min、9min、12min、15min、20min共13个序列扫描,计算结节5min、9min、12min、15min、20min等不同时相廓清参数,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比较廓清参数在肺结节诊断中效能,用曲线下面积(AUC)表示。结果共59例患者(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32~80岁)59个结节[平均最长径(1.8±0.8)cm]纳入本研究。所有各时相廓清参数AUC为0.636~0.780,最高效能出现在增强后9min时相廓清率指标,其AUC为0.780。各时相廓清参数诊断效能差异不显著。结论CT动态增强廓清参数是诊断SPN有效方法,合理缩短延迟时间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廓清参数诊断效能无明显下降。

  • 标签: 肺肿瘤 孤立性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 廓清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 简介:【摘要】案例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 CBL),即通过教师搜索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运用所 学理论知识指导应用、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法融入药学分子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案例教学法 药学 分子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