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笔者叙述检验医学发展史,从初期的检验十分粗略,方法也很简单,发展到现在自动化、微量化的多学科检测。随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理学、化学、计算机网络科学等多学科的发展,及其在检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医学实验室开始向现代化实验室模式转变,专门从事实验工作的人员的素质和成分也明显变化。因此,笔者提出了检验人才培养模式必将从医学检验教育模式转型为检验医学教育模式。

  • 标签: 检验医学 教育 模式
  • 简介:对我院2001-01~2004-12消化道疾病误诊为冠心病2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62~78(67.4±6.8)岁.其中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11例,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5例,食管憩室炎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5例,心绞痛16例.明确诊断后外科手术治疗11例,内科治疗10例;痊愈19例,死亡2例.

  • 标签: 消化系统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老年人 误诊
  • 简介:目的:对管尿标本的保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麝香草酚防腐冷藏法、甲醛冷藏法、-18℃冷冻法,对管尿的保存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三种方法最好的是采用麝香草酚防腐冷藏法,管尿可保存数月。

  • 标签: 管型尿 麝香草酚 冷藏 霉菌 检验专业 保存方法
  • 简介:作者根据个人利用Powerpoint制作医学微生物学课堂演示多媒体的经验,简单地介绍了制作课堂演示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和步骤以及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同时也对如何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作论述。

  • 标签: 课堂演示型多媒体 制作 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 Powerpoin 教学
  • 简介:随着医学检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中等医学检验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为适应当前形势,必须加速培养高素质应用中等医学检验人才。我们对临床检验课程教学进行了以下改革探索:①优化教学过程,更新教学内容,采和挂图、幻灯、电视摄影仪及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加临床见习课。②训练思维,全面发展。③增设计算机和专业英语课程,并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中等医学教育 临床检验课 全面发展 检验人才 教学方式
  • 简介:医学检验系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将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作为培养和评价学生综合能力的手段,并纳入教学计划。先后共有9届医学检验本科学生顺利地通过了毕业论文答辩,探索出医学检验本科复合人才培养的途径。实践证明,实施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和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是培养和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 标签: 检验医学教育 科研 毕业论文 医学检验系 人才培养途径 本科学生
  • 简介:在20世纪中叶,科学家开始把心脏作为一个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来研究.最初,Kisch发现心房中存在具有内分泌功能的腺体颗粒.接着Henry和Pearce报道当犬科动物的左心房发生囊性扩张后,尿量会随之明显增多.通过25年研究,DeBold在1984年证实了心房利钠肽(ANP)的结构.1988年在猪的大脑中分离出一种与ANP作用相似的多肽--脑利钠肽[1],但进一步研究表明BNP的主要合成位点在心室,为了与ANP英文缩写相呼应,故又称为B利钠肽(BNP).1990年科学家再次从猪脑中分离得到了C利钠肽(CNP).

  • 标签: B型利钠肽 ANP 心脏疾病 内分泌功能 心房利钠肽 左心房
  • 简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multipleendocrineneoplasia,MEN)是指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或先后出现2个或2个以上的内分泌腺体肿瘤或增生而产生的一种以受累腺体功能亢进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1].

  • 标签: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诊断 治疗 基因诊断
  • 简介:医学专科学校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目前尚未得到应有重视,这与高职教育要培养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实用人才的目的不相符。本文论述高职开设检验专业英语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有关教改措施。

  • 标签: 实用型检验人才 高职教育 检验专业英语 教学改革 大学专科
  • 简介:2005年3月18日至3月21日,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委托,重庆医科大学承办的全国“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创新与实践”立题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27所医学院校的院长、系主任、教务处等共4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分社副社长栾钢、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雷寒教授、副校长董志教授、教务处长黄祖春教授等参加会议并讲话。栾副社长介绍了“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当前有关工作情况,和开展“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应用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课题立项研究的背景情况。

  • 标签: 专业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 21世纪 教学内容 医学检验 会议纪要
  • 简介:目的:了解117医院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择药物。方法: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按照CLSI/NCCLS推荐的D-试验方法检测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结果:133株受试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菌株数分别为66(占49.6%)和43(占33.3%),66株耐红霉素葡萄球菌中有2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表皮葡萄球菌9株、腐生葡萄球菌1株)。为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株,占红霉素耐药株的30.3%。在红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检出率分别达38.5%和25%。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同时敏感或克林霉素耐药株中,未检到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株。结论:对红霉素耐药克林霉素敏感葡萄球菌应进行D试验,报告克林霉素诱导耐药性结果,以便临床正确选择药物。

  • 标签: 葡萄球菌 红霉素 克林霉素 耐药性
  • 简介:1病例报告男,40日龄.因声嘶、咳嗽10d入院.查体:T37℃,咽充血,呼吸稍促,双肺呼吸音粗,未及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界不大,HR13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未及杂音.余腹部、四肢、神经系统未见异常.发育与正常同龄儿相符.ECG示:(1)窦性心动过速;(2)异常Q波(I,avl,V5);(3)ST改变(I,avl,V5),未排除急性前侧壁、高侧壁心肌损伤(图1).胸片:双肺纹理稍粗,未及明确实质变,双肋膈角尚清,心影扩大,心影左缘已达左侧胸壁.心肌酶学检查:肌钙蛋白增高(2.56ng/ml),肌酸激酶84U/L,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35.1U/L).

  • 标签: 冠状血管畸形/超声检查 肺动脉/超声检查 左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 超声显像诊断 肌酸激酶同工酶增高 婴儿型
  • 简介:应用口腔正畸学原理,制作导杆式(OA)导下颌向前治疗轻度或中度(OSAS)16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年龄47~68岁,平均55.2岁,平均身高1.69m,平均体重78kg.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47%,最高呼吸暂停指数50n/h.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确诊为轻度或中度OSAS,耳鼻喉科检查排除了上气道解剖及病理异常.口腔正畸科检查下颌后缩,偏胖者患病率为86%.患者OA治疗1~2个月后,主诉及PSG复查,有完整主诉复查记录14例,有完整的PSG复查资料2例.

  • 标签: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 正畸矫正器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源于造血干(祖)细胞水平损伤而引起的一组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贫血,有时有感染和出血,外周血象呈一系或多系细胞减少,骨髓有显著的病态造血.随着细胞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的应用,WHO于2000年发表了MDS分方法,进一步明确了MICM在MDS诊断、分、分期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骨髓活检切片作为病理学方法在MDS法、美、英(FAB)分中的重要价值已被广泛认识,本文对我院MDS骨髓活检切片进行观察分析,以判断骨髓活检切片在MDSWHO2000分中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活检
  • 简介:近年来微量蛋白尿成为倍受关注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有报道显示伴微量蛋白尿的2糖尿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冠心病的发生率[1].2003-04~2004-04,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伴微量蛋白尿的2糖尿病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情况,对其内在关系及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机制探讨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 超声诊断 微量蛋白尿 血管内皮依赖性
  • 简介:目的:了解革兰阴性杆菌高产Iβ-内酰胺酶(AmpCs)与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方法:应用三维试验提取法,以头孢西丁为底物测定细菌高产AmpCs;应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表型确证试验测定ESBL。结果:381株革兰阴性杆菌AmpCs和ESBLs的发生率分别为:大肠埃希菌2.0%(2/102)、31.4%(32/102),肺炎克雷伯菌1.4%(2/142)、38.0%(54/142),阴沟肠杆菌57.4%(31/54)、66.7%(36/54),粘质沙雷菌53.8%(7/13)、61.5%(8/13),枸橼酸杆菌属37.5%(6/16)、50%(8/16),变形杆菌属7.1%(1/14)、28.6%(4/14),铜绿假单胞菌16.7%(5/30)、33.3%(10/30),不动杆菌属11.1%(1/9)、66.7%(6/9)。结论,革兰阴性杆菌均有不同程度产高产Iβ-内酰胺酶(AmpCs)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对其进行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 标签: 三维试验提取法 测定 革兰阴性杆菌 I型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