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葡萄乙醇皮肤消毒液消毒性能,观察其消毒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葡萄乙醇皮肤消毒液(葡泰牌),采用定量杀菌实验进行试验。结果用葡萄乙醇皮肤消毒液作用1min、2min、3min、5min、10min,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的杀菌率均达100%。结论用葡萄乙醇皮肤消毒液对细菌和真菌具有良好的杀灭效果,无刺激性气味,对皮肤刺激性小。

  • 标签: 消毒液 葡萄糖酸氯己定 杀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葡萄皮肤消毒液在血液透析深静脉雏护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维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2葡萄定局部皮肤消毒2次,对照纽按照传统方法以75%乙醇消毒2次、碘酊消毒2次,两组消毒方法一致,范围一致。连续维护4周,比较两组所需消毒时间、耗材成本及导管相关感染率。结果两组均无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所需操作时问更短、消耗成本更低,敷贴粘附效果更好(P<o.05,P<0.01)。结论2葡萄用于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维护,效果好,且省时方便。

  • 标签: 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 葡萄糖酸氯已定 乙醇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小儿缺铁性贫血用葡萄亚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本院接诊的缺铁性贫血患儿72例,以数字抽签的形式对所选患儿进行分组研究和对照两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葡萄亚铁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琥珀酸亚铁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用药后血红蛋白与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研究组用药后的血红蛋白水平为(126.9±10.6)g/L、血清铁蛋白水平为(37.6±8.3)ug/L,均明显比对照组的(117.3±9.2)g/L、(29.4±9.5)ug/L升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7.22%,比对照组的86.11%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小儿缺铁性贫血中积极应用葡萄亚铁,有助于改善其血红蛋白等指标,促进病情康复。

  • 标签: 葡萄糖酸亚铁 临床疗效 小儿缺铁性贫血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应用葡萄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葡萄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止泻时间、总疗程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止泻时间以及总疗程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56%(43/45),与对照组80.0%(36/45)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对比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轮状病毒腹泻应用葡萄锌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缩短病程,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腹泻 葡萄糖酸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小儿肠炎治疗中葡萄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我院收治的肠炎患儿67例,以治疗方式差异划分为观察组(n=34)和对照组(n=33)。将蒙脱石散联合阿莫西林颗粒应用于对照组,将葡萄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应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上,与对照组比对,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将葡萄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于肠炎患儿治疗中应用,对于促进其临床疗效的提升,价值显著。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肠炎 醒脾养儿颗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葡萄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佐治小儿肠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30例肠炎患儿,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15例,应用葡萄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方法)和对照组(15例,应用蒙脱石散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平均止泻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纠正脱水时间、平均止泻时间)。结果实验组肠炎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肠炎患儿的平均止泻时间、平均退热时间、平均纠正脱水时间、平均止泻时间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佐治小儿肠炎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醒脾养儿颗粒 佐治 小儿肠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葡萄钙在预防机采成分血反应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自愿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前未给予献血者口服葡萄钙,观察组在采前给予口服葡萄钙进行预防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枸橼酸钠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机采血小板后枸橼酸钠反应发生率7.5%(3/40)低于对照组27.5%(11/4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葡萄钙对于机采血小板后出现的枸橼酸钠反应具有预防作用,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囗服葡萄糖酸钙 机采血小板 枸橼酸钠反应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来院治疗的86例小儿秋季腹泻儿。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采用葡萄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为5.12±1.23d,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89±2.7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小儿秋季腹泻采取葡萄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缩短腹泻病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葡萄糖酸锌 布拉氏酵母菌 小儿 秋季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盐酸溴葡萄注射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本院儿科收治的9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8例。对照组采纳常规治疗,试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采纳盐酸溴葡萄联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试验组较高,与对照组肺部哮鸣音、气促、喘息、咳嗽、紫绀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试验组较短,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溴葡萄可有效改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情,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盐酸溴己新葡萄糖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呼吸危重症科(RICU)患者痰液标本检出细菌的定植情况,探讨醋酸(CHX)对RICU患者及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细菌定植率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入院的180例RICU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生理盐水(NS)和CHX清洁口腔。所有患者于入RICU当天及此后每7d或临床怀疑呼吸道感染时留取痰液标本,将标本接种、培养后,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学鉴定及纸片扩散法(K.B法)分析其呼吸道细菌类型、细菌定植率及耐药性变化特点。结果:RICU所分离的菌株耐药性高,尤以多重耐药菌增加显著,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RICU中最常见的细菌。CHX组患者的呼吸道细菌总定植率较NS组明显降低(4s.05%比71.91%,P=0.0003),且其MRSA及铜绿假单胞菌的定植率亦均较NS组明显降低(6.59%比16.85%.P=0.0320:8.79%比21.35%,P=0.0183)。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CXH组的细菌总定植率及MRSA、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定植率也明显较NS组低。结论:使用0.05%的CHX进行口咽部清洁,可降低RICU患者特别是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道细菌定植率。

  • 标签: 醋酸氯己定 细菌定植 呼吸道感染 危重症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散剂联合葡萄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95例急性腹泻患儿,撷取时间是自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随机数字法为主,分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8)。对照组予以双歧三联活菌散剂治疗,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联合葡萄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效果(77.1%)比较,观察组(95.7%)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腹泻、呕吐、腹痛、头晕症状缓解时间比较,观察组较短,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葡萄锌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散剂可有效缓解急性腹泻患儿的病情,缩短治疗时间,值得借鉴。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散剂 葡萄糖酸锌 儿童急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和葡萄锌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与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歧三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及葡萄锌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观察组52例患儿经治疗后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x2=16.357,P<0.05)。结论临床中对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实施蒙脱石散联合双歧三联活菌片及葡萄锌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自身免疫力,且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轮状病毒肠炎 蒙脱石散 双歧三联活菌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抗生素腹泻治疗中,不同类型药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收治的72例小儿抗生素相关腹泻患儿为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将其均分成常规组与改良组,分别给予葡萄锌与锌硒制剂,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与相关症状的消失时间。结果改良组患儿治疗效果与常规组患儿相比无差异,但是症状消失时间较快,这一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抗生素腹泻的药物治疗当中,锌硒制剂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抗生素 腹泻 锌硒制剂 葡萄糖酸锌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雷他联合双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结膜炎患者96例(108眼),入选时间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使用雷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雷他联合双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两组患者临床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并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比单纯的雷他治疗方法,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将其与双芬酸钠滴眼液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并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氯雷他定 双氯芬酸钠 过敏性结膜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中应用参芎葡萄注射液,以此评价参芎葡萄注射液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患者例数60例,选择时间2015年3月~2017年9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常规西药治疗、常规西药+参芎葡萄注射液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按照简单随机法进行分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绞痛平均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的心绞痛平均每周发作次数、每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参芎葡萄注射液能够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有效缓解,可以获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心绞痛持续时间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芎葡萄注射液在临床上的应用及不良反应。方法通过中国知网查阅相关资料,加以分析总结。结果参芎葡萄注射液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不良反应少。结论参芎葡萄注射液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

  • 标签: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硫酸氨基葡萄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8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2015年11月15日至2016年11月15日)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86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43例患者应用吲哚美辛治疗,实验组4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硫酸氨基葡萄胶囊治疗,研究对比两组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38.24±3.35)分,相比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5%,相比对照组(79.07%)明显更高,P<0.05。结论硫酸氨基葡萄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显著的疗效,有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 膝骨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芬酸钠滴眼液联合雷他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02例进行研究,均采用双芬酸钠滴眼液和增加氯雷他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02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8%,且各症状评分均较低。结论采用双芬酸钠滴眼液联合雷他治疗治疗过敏性结膜可获得满意的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氯雷他定 过敏性结膜炎
  • 简介:目的:探讨葡萄调节蛋白58(glucose-regulatedprotein58,GRp58)GRp58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GRp58的表达及定位情况.并分析GRp58表达量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GRp58主要存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胞质中.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GRp58的表达量(0.635±0.361)低于配对癌旁组织(0.899±0.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GRp58的表达量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吸烟情况均无关(P〉0.05)。结论:GRp58表达量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期有关.其低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可能相关。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葡萄糖调节蛋白58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