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卡菌多糖核酸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肺结核的疗效。方法:应用卡菌多糖核酸治疗肺结核50例与单用化学药物治疗50例比较。结果:应用卡菌多糖核酸患者痰菌转阴率明显提高,空洞病变吸收明显。结论:卡菌多糖核酸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肺结核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结核 肺/药物疗法 分枝杆菌 牛/化学 多糖类 细菌/治疗应用 核酸类/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白细胞素-35(Interleukin-35,IL-35)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清表达水平,分析RA患者与健康人外周血清IL-35的表达差异,与白细胞素-17(Interleukin-17,IL-17)、RA免疫学指标及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探讨IL-35在RA疾病过程中可能起的作用。方法收集初次发病未经药物干预的R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同时记录与RA患者对应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抗环胍氨酸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及关节Ritchie指数等指标,并行DAS28评分。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方法检测血清IL-35及IL-17水平。结果RA组血清IL-35水平34.01±9.7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63.3±14.8(p<0.001);轻中度活动的RA血清IL-35水平高于重度活动患者,但无统计学有意义(p=0.141);RA组血清IL-17水平24.6±8.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6±6.4(p<0.001);RA组血清IL-35水平与IL-17水平(r=-0.319,p=0.035)、关节压痛(r=-0.509,p=0.001)、关节肿胀(r=-0.373,p=0.001)及关节Ritchie指数(r=-0.478,p=0.013)呈明显的负相关,与DAS28评分、RF、ESR、CRP、anti-CCP无相关性。结论RA患者血清IL-35表达下调,与血清IL-17水平、关节压痛、关节肿胀及关节Ritchie指数呈现负相关,提示IL-35在RA发病及病情变化中可能起着关键的作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IL-35,IL-17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卡菌多糖核酸治疗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63例为观察对象(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采用住院号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治疗,实验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卡菌多糖核酸治疗,观察两组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的效果对比。结果两组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及治愈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两组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存在差异(P>0.05),统计学无意义。结论针对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卡菌多糖核酸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可靠,促进患者康复及预后。

  • 标签: 卡介菌多糖核酸 老年 反复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替利嗪、雷尼替丁联合卡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诊治的13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A(43例)及对照组B(40例)三组。观察组给予西替利嗪10mg口服,每天1次,雷尼替丁150mg口服,每天2次及卡菌多糖核酸2ml肌肉注射,隔天1次;对照组A仅予西替利嗪10mg口服,每天1次;对照组B给予西替利嗪10mg口服,每天1次,雷尼替丁150mg口服,每天2次治疗,每组均连续治疗8周。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有效率(90.20%)显著高于对照组A(44.19%)和对照组B(65.00%)(P<0.05)。随访一个月后,治疗组复发率(10.87%)低于对照组A(50.00%)和B(30.77%)(P<0.05)。两个对照组之间的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西替利嗪、雷尼替丁联合卡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尝试。

  • 标签: 西替利嗪 雷尼替丁 卡介菌多糖核酸 慢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素-6鉴别细菌血流感染的临床价值并作分析。方法选取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者50例(研究A组)、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50例(研究B组)、自愿者50例(对照组)纳入研究,均接受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素-6检测。结果三组RBC、PLT无差异(P<0.05),对照组的WBC、N低于另外两组,L则高于另外两组(P<0.05);研究A组、研究B组的血细胞检测结果均无差异(P<0.05);对照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素-6均低于另外两组(P<0.05);研究A组、研究B组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均无差异(P>0.05),而研究B组的白细胞素-6低于研究A组(P<0.05)。结论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者与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无差异,而革兰阳性菌血流感染患者的白细胞素-6低于革兰阴性菌血流感染患者。

  • 标签: 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细菌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白细胞素-2对于严重腹腔感染术后真菌二重感染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60例严重腹腔感染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A组与B组,每组30例。A组采取常规的生理盐水注射治疗,B组采取重组人白细胞素-2(IL-2)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真菌二重感染的几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效果、死亡率以及二重感染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2能够降低严重腹腔感染术后发生真菌二重感染的几率。

  • 标签: 腹腔感染 白细胞介素-2 真菌 二重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联合卡菌素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患者(慢性荨麻疹),收治时间为2014年3月7日至2016年3月8日,采用电脑软件随机抽签的方式把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35例,分别采用卡菌素(对照组)以及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卡菌素(观察组)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卡菌素)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卡菌素),对比差异显著(P小于0.05)。结论左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卡菌素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左西替利嗪 孟鲁司特 卡介菌素 慢性荨麻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联合白细胞素-6(interleukin-6,IL-6)在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6-12月本院收治的胎膜早破孕妇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足月正常分娩孕妇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PCT、IL-6水平及阳性表达率情况。并于分娩后对所有孕妇取胎盘胎膜组织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胎膜早破孕妇分为有绒毛膜羊膜炎组(n=46)和无绒毛膜羊膜炎组(n=54),比较其血清PCT、IL-6水平及阳性表达率情况;并采用ROC曲线评估PCT联合IL-6对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早期诊断作用。结果观察组PCT检测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L-6检测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绒毛膜羊膜炎组PCT检测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组(P<0.05);有绒毛膜羊膜炎组IL-6检测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组(P<0.05);有绒毛膜羊膜炎组PCT、IL-6均为阳性率69.57%(32/46)明显高于无绒毛膜羊膜炎组的18.51%(10/54)(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CT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度为84.78%(39/46)、特异度为88.89%(48/54)、准确性为87.00%(87/100)、阳性预测值为86.67%(39/45)、阴性预测值87.27%(48/55);IL-6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度为86.96%(40/46)、特异度为90.74%(49/54)、准确性为89.00%(89/100)、阳性预测值为88.89%(40/45)、阴性预测值89.09%(49/55);PCT+IL-6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敏感度为89.13%(41/46)、特异度为92.59%(50/54)、準确性为91.00%(91/100)、阳性预测值为91.11%(41/45)、阴性预测值90.91%(50/55)。结论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孕妇PCT、IL-6水平均升高,PCT联合IL-6可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对临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胎膜早破 绒毛膜羊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卡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治疗慢性寻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寻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实验组60例。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进行治疗,实验组给予卡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的方式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免疫功能变化情况以及复发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寻麻疹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卡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联合地氯雷他定分散片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总体治疗效果,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再次复发的可能性,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寻麻疹 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注射 地氯雷他定分散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卡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用随机抽签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中,抽取84例,用随机数字法分组,区分两组治疗方式,42例对照组(孟鲁司特钠治疗)和42例研究组(孟鲁司特钠+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观察治疗状况(咳嗽消失和缓解时间,FEV1、FEV1/FVC、PEF),并对比。结果对比咳嗽缓解、消失时间,研究组(4.8±2.1)d、(12.6±2.6)d均低于对照组(5.9±1.3)d、(15.4±2.6)d,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肺功能指数(PEF、FEV1/FVC、FEV1),治疗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将孟鲁司特钠和卡菌多糖核酸联合使用,疗效明显,肺功能可得到更好改善,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小儿 咳嗽变异性 哮喘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孟鲁司特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益生菌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BA)对患儿血清生长因子(NGF)和白细胞素-33(IL-33)水平的影响,并观察治疗的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BA患儿共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益生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NGF和IL-33水平的变化,并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NGF、IL-33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NGF、IL-33水平较治疗前均出现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血清NGF、IL-33水平下降较为明显(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X2=0.919,P=0.338)。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能有效的改善BA患儿的NGF和IL-33水平,其不会增加患儿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益生菌 支气管哮喘 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33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白细胞素6(interleukin6,IL-6)和高尔基体蛋白73(Golgiprotein-73,GP73)联合检测对原发性肝细胞癌(primaryhepatocellularcarcinoma,P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50例经病理确诊的PHCC患者、107例肝硬化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IL-6和GP73水平。结果:PHCC患者的血清IL-6水平(中位数147.57pg/L)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中位数30.75pg/L)及正常对照者(中位数0.11pg/L)(P〈0.05);PHCC患者的血清GP73水平(中位数234.56ng/mL)亦明显高于肝硬化患者(中位数128.04ng/mL)及正常对照者(中位数43.87ng/mL)(P均〈0.05);PHCC患者血清中IL-6和GP73的阳性率(68.00%、60.00%)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27.1%、37.4%)及正常对照者(6.0%、2.0%)(P均〈0.05)。采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联合IL-6或GP73诊断PHCC的灵敏度分别为76.0%和70.0%,均优于AFP单独检测(灵敏度46.0%);而3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PHCC的灵敏度最高,为78.0%。IL-6及GP73水平与AFP水平间均无相关性,AFP阴性PHCC病例的IL-6阳性率为55.56%,GP73阳性率为44.45%。结论:IL-6和GP73可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诊断PHCC的灵敏度,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样本研究验证。

  • 标签: 白细胞介素6 高尔基体蛋白73 原发性肝细胞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00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BUN、Scr等指标变化以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BUN、Scr等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定量、BUN、Scr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0%(47/50)与对照组90.0%(45/50)对比无明显差异,且P>0.05。结论针对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采用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能达到较高疗效,且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改善显著。

  • 标签: 来氟米特 泼尼松 难治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