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明末大医张宾的太极命门论,在历史上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它把宋明理学唯心主义的太极说转化为医学中的唯物主义太极说,对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发展都起过积极影响。也有当时难以避免的迷误和不足。值得今人再认识。

  • 标签: 张介宾 太极命门论 唯物主义 中医基本理论
  • 简介:宾,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曾任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从事针灸教学四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形成了系统的教学思想。笔者师从杨宾教授多年,耳提面命,虽生性鲁钝亦有所得,现将其针灸教育思想择要叙述如下。

  • 标签: 杨介宾 教学思想 特色
  • 简介:河图洛书是两张具有阴阳五行结构及变化的、时空象图,以奇妙的数字排列著称,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演绎自然界万物运动规律的工具。《黄帝内经》作者大量运用河洛理:来阐述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九宫八风、五脏象;脏腑阴阳、左肝右肺、心肾关系。脾主中央等理论;河洛理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河图 洛书 黄帝内经
  • 简介:迟脉与脉均为临床常见脉象,其诊法及主病的探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脉搏搏动的快慢是迟脉和数脉的主要区别,但不是诊断迟脉和数脉的唯一标准,只有兼顾脉象的辨别才能准确地诊断迟脉和数脉,并把握迟脉和数脉的临床主病。

  • 标签: 迟脉 数脉 诊法 脉率 脉象
  • 简介:宾,字会卿,号景岳,明代山阴会稽县(今浙江绍兴)人。生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卒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张氏早年期间遵父训精研《内经》,并博览群书,其代表著作有《类经》《类经图翼》《类经附翼》《景岳全书》《质疑录》等,对中医学发展贡献巨大,被后人誉称为"医门之柱石"。金元时期名医辈出,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朱震亨等医家均著书立说,创立学派。

  • 标签: 张介宾 内经 阴阳理论 重阳
  • 简介:目的观查中药治疗对IgA肾病白胞素10的作用。方法选取IgA肾病患者30例为治疗组,健康人20例为对照组。除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或)钙拮抗剂)外,治疗组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健康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措施。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白细胞素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白介素10比较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白介素1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通过调节IL-10的水平在IgA肾病的治疗中发挥其治疗作用。

  • 标签: IGA肾病 中医药疗法 白细胞介素10
  • 简介:宾"形而上"的医学理论气质促进了中医理论核心价值的发展,并进一步塑造了中医理论的本质特征,指出用以形态学为基础的还原论来阐释和发展中医学术并不可取。

  • 标签: 理学 张介宾 中医理论
  • 简介:"舌白涎"由朱良春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并首见于其弟子俞淦琪的文章中,后又被杜顺福称作"舌缨线",是指舌面两各出现一条泡沫状唾液排列线,距离舌0.5~1cm左右,向前可以到舌或离舌0.5cm为止,向后可以延伸到舌轮廓乳头外,且通常对称产生。

  • 标签: 舌诊 舌边白涎 舌缨线 唾液
  • 简介:曼托拉密当接触曼托拉密看人格特质解读一切,发现即现代又时尚的生活法门,让您对生命的幸福泉源有了认知,同时了解别人告诉您如何表现自己的内在美,如何管理情绪,从相由心生,魅力十足。

  • 标签: 人格特质 内在美
  • 简介:运用不同中药对骨关节损伤小鼠滑膜组织释放白细胞素-1(IL-1)的影响的实验观察表明:(1)实验小鼠滑膜组织的IL-1释放水乎较正常小鼠高,P<0.001,尤以初起2周最高,与中、晚期比较,P<0.05;(2)养血软坚药物和益肾壮骨药物在造模4周后运用,对滑膜组织释放IL-1的抑制率分别为45.9%和48.4%,与正常组比较,P>0.05,与其他两组比较,P<0.01;(3)温补肾阳药物在第2周和第4周,对滑膜细胞释放IL-1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22.6%和-67.5%。本实验提示:在骨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IL-1作为炎症介质的诱导剂,对滑膜炎症的产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养血软坚和益肾壮骨药物在炎症的后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在骨关节炎的早、中期不宜使用温补肾阳药物。

  • 标签: IL-1 白细胞介素-1 药对 药物 温补肾阳 滑膜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卡菌多糖核酸注射治疗宫颈HPV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女性宫颈拭子PCR-HPV6、11、16、18检测阳性患者外敷10%的5-氨基酮戊酸(ALA)于宫颈处;3h后照光。每周1次,共3次,同时肌注卡菌多糖核酸,隔日一次,连用3月。治疗结束后连续3个月每个月,进行一次宫颈拭子PCR-HPV检查,总结病毒清除率。结果病毒清除率达82%;患者照光局部轻度红斑、肿胀、灼痛、未予治疗自行消退。结论ALA-PDT联合卡菌多糖核酸注射方法简单,高效,不良反应轻微,能有效清除宫颈HPV隐患。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心肌梗死后抑郁大鼠行为学及前炎症因子的表达规律,揭示心肌梗死后抑郁发生的机制,为心肌梗死后抑郁的治疗提供药物作用的靶点。方法采用手术法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术后用前炎症细胞抑制剂己酮可可碱腹腔注射进行治疗,采用蔗糖水消耗实验,自发行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变化,并检测大鼠血清和脑中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素1β的含量变化。结果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后2周,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蔗糖水消耗量,及活动总路程、站立时间、活动总时间、游泳时间和挣扎时间减少,不动时间增多,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素1β均明显增多(P〈0.05,或P〈0.01)。结论心肌梗死后大鼠出现活动度下降,快感缺乏,产生绝望行为以及血浆内和脑内炎症因子升高,在使用己酮可可碱后其行为活动度升高及绝望行为减缓,血浆内和脑内炎症因子下降,提示阻断炎症反应过程,可以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的抑郁状态,提示炎症反应可能是心梗后抑郁发生的可能机制。

  • 标签: 心肌梗死 抑郁 炎症反应 前炎症细胞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素6(IL-6)联合检测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205例GDM患者(GDM组)及325例健康妊娠妇女(健康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结果:GDM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TNF-α及IL-6与GDM的发生密切相关,对GDM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炎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辨证时诊断指标.方法:运用病证结合的方法,选择临床上慢性肾炎肾阴虚证患者为研究对象,设慢性肾炎肾阳虚证患者及健康人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浆心钠素(ANP)、血清白细胞素-2(IL-2)含量的变化.结果:慢性肾炎肾阴虚证组患者血浆心钠素(ANP)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组及肾阳虚证组患者(均P<0.05);慢性肾炎肾阴虚证组患者血清白细胞素-2(IL-2)含量明显低于健康人组(P<0.05).结论:上述指标的改变可能作为慢性肾炎肾阴虚证与肾阳虚证辨证时诊断指标的一部分参考.

  • 标签: 慢性肾炎 肾阴虚证 血浆心钠素 血清白细胞介素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