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2 个结果
  • 简介:胃肠感觉是内脏感觉的一部分.广义上的胃肠感觉可分为感知性感觉和非感知性感觉两部分.本文中“胃肠感觉”一词仅指感知性胃肠感觉,包括胃肠特异感觉和胃肠痛觉两种,是狭义上的.胃肠感觉是胃肠感觉神经的活动在各级中枢内的整合结果.胃肠道受内在感觉神经和外来感觉神经的双重支配,这是胃肠道神经支配的特点.但这两种感觉神经在产生胃肠感觉中的作用不同,内在感觉神经不直接参与胃肠感觉的形成,而外来感觉神经的活动则经过各级中枢的整合作用,引起胃肠感觉和广泛的胃肠分泌与运动反应.本文简要介绍产生胃肠感觉的外来感觉神经的解剖学基础.

  • 标签: 内脏感觉 内脏传入神经 迷走神经下神经节 脊神经节 牵涉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肌电图检查应用于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诊断的效果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我院选取了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80例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来分析研究,有20例疑诊L4,5椎间盘突出,有60例疑诊外周神经病变,为这些患者提供肌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例腰骶神经根性病变疑诊患者有18例符合,符合率是90.0%,2例因周围神经嵌压误诊,漏诊率10.0%。60例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疑诊患者有55例符合,符合率是91.7%,5例神经根病变筛查出,占8.3%。结论腰骶神经根病变与下肢周围神经病变采用肌电图检查,可为明确疾病类型提供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腰骶神经根病变 下肢周围神经病变 肌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传统针灸配合现代解剖针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患者50例,对其采用传统针灸配合现代解剖针刺法进行治疗,观察并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近期的治愈率高达84%,而且经过1年的随访结果发现,有极少数的患者有复发的现象,经过再次治疗后痊愈。结论对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配合现代解剖针灸法对其实施治疗,效果比较显著,优于单纯的传统针灸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传统针灸 现代解剖针刺法 颈源性头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防腐标本进行显微解剖,可以清楚的观察到手背、手指动脉系统皮支的起止、走行、数量、血液供应、交通支等情况,手背皮肤神经和静脉分布,为手部皮支血管链皮瓣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7只防腐手标本,观察、标记、测量手背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感觉神经,并处理数据。结果掌背动脉一共包含4条,位于手背伸肌腱深面。桡动脉腕背支发出第1掌背动脉,其延续而成为食指桡背侧动脉,起点外径为(0.67±0.04)mm,末端外径(0.41±0.04)mm,全长行程为(52.36±3.68)mm。掌深弓发出第2~4掌背动脉,其将穿过掌骨基底间隙到达背侧,起点外径分别为(0.82±0.07)mm、(0.66±0.10)mm、(0.54±0.07)mm,末端外径(0.62±0.07)mm、(0.48±0.10)mm、(0.42±0.04)mm,全长行程为(55.71±4.22)mm、(52.22±6.25)mm、(52.77±5.11)mm。结论手背部皮肤和第1掌骨背侧皮肤是第1~4掌背动脉营养。第1掌背动脉、第2掌背动脉、第3掌背动脉、第4掌背动脉终末支延续成为指背侧动脉。各掌背动脉之间形成网状结构。

  • 标签: 掌背动脉 皮瓣 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应用普通钢板,观察组应用解剖锁定钢板。比较两组跟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跟骨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解剖锁定刚板可明显改善跟骨骨折患者跟骨功能,促进跟骨外形恢复,临床应重视其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解剖锁定钢板 普通钢板 跟骨骨折 对比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在招生数量方面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局限,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有效的教学,需要从扩展教学方法入手。本文将就多种教学方法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教学方法 解剖实验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下面部的皮肤及肌肉非常紧密,下面部的解剖复杂,在不同层次和深度上表现出不同的功能,比如说话、吃饭、喝酒、以及面部的表现力等。因此肉毒毒素在下面部的使用非常复杂,本文基于下面部每一块肌肉的解剖学知识,提供了安全注射肉毒毒素的指导方针。

  • 标签: 肉毒毒素 下面部解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收取我院6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20日直至2017年3月8日,并将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实施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将两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优良率83.33%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治疗后的骨折愈合时间(10.21±2.47)周、术中出血量(59.45±20.11)ml、肢体恢复负重行走时间(6.01±0.25)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实施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具有显著效果。

  • 标签: 经皮微创解剖型锁定钢板 胫骨中下段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血管病变引发急腹症的CT诊断,提高血管病变原发病灶的诊断,增加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从2015年1月1日—2017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胆囊炎患者100例,将100例确诊为急腹症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急腹症患者进行CT检查,在检查后观察引起急腹症的原因,总结分析CT检查结果。结果表1结果显示,在经临床初步诊断中,其中40例急性炎症;9例消化道穿孔;肠梗阻12例;肠套叠6例;胆管结石7例;泌尿系结石12例;外伤10例;血管病变4例;随后经多排螺旋CT检查后,40例急性炎症;9例消化道穿孔;肠梗阻10例;肠套叠5例;胆管结石7例;泌尿系结石11例;外伤10例;血管病变8例,尤其是血管病变的患者中,4例(4.00%)增加到8例(8.00%),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各种急腹症CT检查后,清晰显露患者全身情况,对血管病变导致急腹症提供有力证据,并在经CT检查后可给予医生提供正确的诊断进行治疗,增加治疗疗效。

  • 标签: 急腹症 血管病变 多排螺旋CT 诊断
  • 简介:摘要烟雾病(MoyamoyadiseaseMMD)又称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颅底动脉进行性狭窄、闭塞及颅底出现异常血管网为特点的慢性脑血管疾病。随烟雾病患者越来越多的被发现,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这一现象也变得不那么罕见,本文对烟雾病合并后循环病变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 后循环 狭窄 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后处理技术显示内耳解剖结构中,内耳磁共振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六十二例一百二十四个耳耳朵进行TSE、3D-CISS、SE的序列扫描,运用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组、容积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方法进行处理,观察内听道神经和内耳膜迷路等耳内结构在图像上的显示。结果MPR能够让一百二十二例耳内结构得到清晰展示,相比较MIP,能够较好的显示神经。MIP能够对一百二十例耳膜迷路、内听道等细小部位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观察。而MRVR能够对一百二十四例耳的表面形态和其中相互作用的立体解剖关系进行全方位的立体展示。结论在显示内耳、内听道的解剖结构等方面,MRI的效果比较好,在实际运用中有十分优秀的表现。

  • 标签: 核磁共振 内耳,内听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外周型早期肺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0(42-81)岁。切口选择3孔法。肺段血管使用Hemolock或直线型切割合器处理,肺段支气管及段间水平均使用直线型切割缝合器处理。分析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结果30例患者成功施行了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无中转开胸,无中转肺叶切除,无围术期死亡,无围术期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3.0(90-240)min,平均出血量95(50-200)ml。术后平均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6(2-7)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7(4-11)d。结论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安全可行,可以选择性应用于Ia期肺癌或者不易行肺叶切除术的患者。

  • 标签: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癌 肺转移瘤 肺良性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肾上腺手术标本的组织学类型和病理诊断的主要问题.方法:收集本科1980~2002年间全部肾上腺手术标本,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0)内分泌肿瘤组织学分类(1999)标准进行病理分析.结果:肾上腺病变共1166例,其中肿瘤913例(78.3%),非肿瘤性病变253例(21.7%).肿瘤中良性881例(96.5%),恶性32例(3.5%).占良性肿瘤前三位的依次是肾上腺皮质腺瘤634例(72.0%)、嗜铬细胞瘤196例(22.2%)和髓性脂肪瘤30例(3.4%);恶性肿瘤32例中肾上腺皮质癌22例(68.8%),恶性嗜铬细胞瘤5例(15.6%).非肿瘤性病变中肾上腺皮质增生206例(81.4%),皮质萎缩13例(5.1%);原发性色素性结节状肾上腺皮质病7例(2.8%).肾上腺髓质增生8例(3.2%).结论:①肾上腺病变占送检标本的032%,其发生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②肾上腺皮质病变的主要组织学类型为皮质腺瘤和皮质增生.③髓质病变中93.8%为嗜铬细胞瘤.④肾上腺间质病变以髓性脂肪瘤最常见.⑤肾上腺恶性肿瘤非常少见,主要为皮质癌.因此,外科病理中的主要问题是皮质腺瘤与皮质结节状增生的鉴别,皮质癌的诊断应参照Weiss组织学标准.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瘤样病变 病理分析 组织学类型 肾上腺髓质增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超声诊断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非肿块型病变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这50例非肿块型乳腺病变中,15例为良性病变(30%),35例为恶性病变(70%),BI—RADS分级中,4级有35例(70%),5级有12例(24%),3级有3例(6%)。结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主要通过微钙化以及含或者不含微钙化的片状低回声表现,超声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能够为乳腺非肿块型病变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超声诊断 乳腺非肿块型病变 临床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介入治疗前后肝癌肿瘤血管密度的X线解剖学情况。方法选取本院自2015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比较患者介入治疗前后情况,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计算患者的外血管密度,肿瘤分布面积,并通过X线解剖学进行研究。结果相较于介入治疗前,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肿瘤区血管密度明显减小,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治疗前,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肿瘤面积有明显变化,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肝癌患者的病情,值得应用。

  • 标签: 介入治疗 肝癌 肿瘤血管密度 X线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35例;参照组采用普通钢板治疗,实验组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参照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多于实验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可有效治疗跟骨骨折,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加大使用力度。

  • 标签: 解剖锁定钢板 普通钢板 跟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解剖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在治疗跟骨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跟骨骨折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解剖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解剖锁定钢板在治疗跟骨骨折中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骨折恢复时间短,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解剖锁定钢板 普通钢板 跟骨骨折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主要是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等,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十分重要。对此,教师们应积极调整教学模式,寻求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夯实学生的基础。目前,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一共有两种教学方式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但是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千秋,因此我们需要将这两种模式相融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本文主要论述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融合与实践。

  • 标签: 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 人体解剖学教学 融合实践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从种类上划分属于形态学中的一种。随着教学模式不断地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形象化直观教学的出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有着无比优越的优势。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本文主要针对形象直观化教学手段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研究。

  • 标签: 形象直观化教学手短 人体解剖学教学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