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合理的护理观察在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的预后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自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患者6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术后进行密切的观察护理,对术后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62例患者中有8例出现并发症,及时处理后均恢复出院,并发症发生率为12.9%。结论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护理观察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护理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的手术时机,降低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993-05/2005-10收治的79例急性胆囊分别行外科急诊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症状缓解后再择期手术治疗。结果:急诊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1%。结论:掌握急性胆囊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时机,尽量择期手术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胆囊炎/外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外科治疗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患有老年急性胆囊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术中的效果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结果86例患者中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有64例,患者手术中途因病情原因10例转为开腹,18例采取了开腹胆囊切除;采取开腹胆囊手术切除+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的患者11例,3例开腹胆囊造瘘;大部分切除胆囊8例。结论临床医生经过仔细的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病情选择最为适合患者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时间,尤其特别防范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痊愈率提升,让患者早日康复走上正常生活轨迹,使临床预后得到改善。

  • 标签: 急诊外科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1年—2017年收治的80例65岁及以上胆囊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治愈70例,死亡1例,胆囊癌2例,家属放弃治疗7例。结论早期诊断,排除手术禁忌,积极手术治疗,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和细致的手术操作能显著提高治愈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护理策略。方法本次研究涉及患者例数为100例,来院手术时间为2016年8月~2018年1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实施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急性胆囊实施腹腔镜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针对性较强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加速患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保证患者健康。

  • 标签: 老年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护理方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93例老年急性胆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6例,观察组4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风险,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疗效 老年急性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急性胆囊患者的术后优质护理的医学价值。方法选取60例临床资料分析急性胆囊患者的术后修复,依据护理措施的不同将临床资料分组,分别是优质护理组30例,常规护理组30例。结果结果表明患者术后切口疼痛、感染发生率常规护理组均高于优质护理组,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胆囊术后进行优质护理服务能明显的降低术后感染和疼痛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优质护理 胆囊切除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急性胆囊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分析并进行探讨。方法以100位急性胆囊患者为例,依照住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应用于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应用于研究组。对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并且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评定表第Ⅰ、Ⅲ部分评分比治疗前有很大的改观,两者差异显著;对照组出现2例腹痛,1例发热,研究组无任何不良反应,差异存在意义。结论由此得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在临床治疗急性胆囊比常规抗治疗效果显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病痛,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对老年急性胆囊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非常值得进行分析与研究。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围手术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在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患者的实施。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60名老年急性胆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因护理方案不同将其分成实验组30例(实施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显示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胆囊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的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对于帮助老年人术后康复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围手术期护理的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急性胆囊微创治疗中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100例老年急性胆囊患者资料予以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2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生理功能(50.30±2.02)分等QOL评分均较对照组优;实验组住院时间(4.00±3.02)d等临床指标均较对照组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用于患者中,可取得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老年 急性胆囊炎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用于急性胆囊的护理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急性胆囊患者中选取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以护理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5.65±2.65)分,高于对照组的(75.02±2.68)分,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的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老年急性胆囊属于急性病症,多因胆囊管受阻,胆汁聚集于胆囊中,诱发细菌感染所致,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等特性,其并发症发生较高,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必须及早诊断并积极治疗。经皮胆囊造瘘术在老年急性胆囊的治疗上可发挥良好疗效,于超声引导下进行手术操作,可确保手术安全。基于此,本研究就近几年国内外有关老年急性胆囊应用超声引导经皮胆囊造瘘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综述。

  • 标签: 老年急性胆囊炎 超声引导 经皮胆囊造瘘术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比较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别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5年1月间接诊的6O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并进行临床研究,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成研究组(n=30)与对照组(n=30)。研究组3O例患者施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施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情况、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PSS、QOL、Qmax、PVR等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P>0.05)。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与剜除术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治疗中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重症胆囊老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诊的老年急性重症胆囊患者88例,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2±3.2)d,术中出血量(23.5±1.2)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4±2.8)d和(53.8±2.4)ml,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的发生率为4.54%,低于对照组的20.4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的效果理想,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序贯腔镜 胆囊切除术 急性重症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急性胆囊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结论对于急性胆囊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预后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手术 急性胆囊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我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胆囊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开腹式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平均值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发作期胆囊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康复。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发作期胆囊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胆囊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方法分析该院在2015年12月—2017年4月收治的72例急性胆囊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并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低于对照组的30.6%(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胆囊合并胆囊结石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急性胆囊患者病情发展较快,应在入院后根据病情及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及手术时机,早期及时行手术治疗能明显降低死亡率。

  • 标签: 胆囊结石 急性胆囊炎 手术时机及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一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急性胆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给予相应护理,观察护理取得的效果。结果急性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精心护理,84例患者均康复出院,且住院时间缩短至7d以内。结论急性胆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结石性胆囊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01月的急性结石性胆囊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然后将这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为60例,对对照组的60例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式手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6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4.3±3.3)min,术中出血量为(75.8±6.1)ml,术后住院时间为(8.5±1.2)d,并发症发生率为4.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8.6±3.5)min,术中出血量为(15.2±3.7)ml,术后住院时间为(3.1±1.0)d,并发症发生率为1.2%。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治疗急性胆囊患者具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它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急性胆囊炎,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占47.06%(48/102),积极给予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占52.94%(54/10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以住院时间、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疗效优良率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舒适度评分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疗效优良率均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结石性胆囊患者的护理,可促进手术顺利开展,对于提高疗效、加快术后康复、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胆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综合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