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切除术在垂体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垂体瘤患者86例,参考抽签法和入院时间,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住院周期方面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35%,肿瘤复发率为4.6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9.07%,肿瘤复发率为23.25%,比较两组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明显,即P<0.05。结论对垂体瘤患者行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切除术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患者早期康复,此外,还能减少患者肿瘤复发的可能,为患者创造较好的预后条件。

  • 标签: 垂体瘤 全麻 神经内镜 经鼻蝶入路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垂体腺瘤两种方式的效果优劣。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切除垂体腺癌的患者共682例。依据辅助工具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显微镜手术切除,而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对照组患者人数为400例,观察组282例。对比两组患者垂体腺瘤切除程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对于巨大腺瘤及微腺瘤来说,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大腺瘤患者,观察组手术切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Knosp分级,在0、1、2、4级两组患者切除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3级观察组切除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为(81.2±40.2)min,(6.1±2.4)d,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5.6±88.2)min,住院时间为(8.5±3.4)d,可见,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力视野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由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手术切除垂体腺瘤,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能够更好的提升肿瘤切除程度,帮助患者视力与视野恢复,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窦 垂体腺瘤 切除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100例垂体瘤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术后 2周 对两组 进行焦虑抑郁量表调查, 观察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的垂体瘤患者中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鼻蝶入路 垂体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切除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垂体瘤患者8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颅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切除术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客观评定。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优良率为79.55%,观察组优良率为97.73%;且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比对照组组少,其住院时间也比对照组的短;观察组腺瘤切除率93.18%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垂体瘤患者中,选择全麻下神经内镜引导切除术治疗,疗效显著,创伤性小、恢复快、安全性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经鼻蝶入路切除术 垂体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显微镜下行垂体瘤切除手术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4例垂体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进行显微镜下肿瘤切除手术。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以及相关激素水平变化。结果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泌乳素腺瘤有效率为94.44%;治疗生长激素腺瘤有效率为92.86%;治疗皮质激素腺瘤的有效率为85.71%;治疗无功能腺瘤有效率为80.00%。手术后泌乳素腺瘤患者的泌乳素水平显著降低,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显著降低。44例垂体瘤患者手术后有3例(6.82%)并发症。结论对垂体瘤患者进行显微镜下的垂体瘤切除手术可以有效治疗患者病症,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 标签: 显微镜 鼻蝶窦 垂体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将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1月的采取经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满意情况对比差异较大,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围手术期护理贯穿于显微手术治疗垂体瘤中,能有效应对患者并发症,改善其术后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 垂体瘤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所收治的垂体瘤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给予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内镜下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100%高于参照组83.3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0%低于参照组33.33%,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垂体瘤的疗效与显微镜手术相当,但前者的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垂体瘤 内镜辅助 并发症 经鼻蝶入路 手术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43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式,将应用显微镜手术治疗的21例垂体瘤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22例垂体瘤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54%(1/2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3.33%(7/21),p<0.05;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p<0.05。结论内镜下垂体瘤手术临床疗效明显,术后恢复迅速,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乳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胸乳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33例,对其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并发症做好相关的预防与处理工作。结果本组33例患者中,有1例因术中大出血而中转开放手术治疗;3例吞咽疼痛,2例头晕呕吐,1例胸前皮肤红肿伴瘀斑,1例一过性声音嘶哑;1例切口过度增生瘢痕,33例患者于术中、术后均未见死亡发生。结论胸乳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并发症防治中,术者要熟知甲状腺解剖结构与具体的操作技术,暴露喉返神经并给予其适当的麻醉与精心护理,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胸乳入路 腹腔镜 并发症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乳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术前术中的护理,和获得美容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2014年4月一2016年7月开展胸乳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7例患者,其中男2例,女15例,年龄20-40岁,术前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伴囊性增生、甲状腺腺瘤等良性疾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患者实施胸乳行完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较为满意。手术时间为80-180min。术中出血量约为30-50ml,术后2-3天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为3-5天。无甲状旁腺和气管损伤,无声音嘶哑、皮下气肿,未出现术后大出血、窒息等并发症。外观满意美容效果良好。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均无肿瘤复发与并发症。结论胸乳腔镜甲状腺手术操作简单、可行、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美容效果佳,较传统开放手术更具优势、更易为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肿瘤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肌间隙与后正中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将其根据不同方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正中椎弓根,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椎旁肌间隙,对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5.71%和5.7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过程中,肌间隙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正中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 肌间隙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眶上外侧切除术治疗前颅窝底脑膜瘤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前颅窝底脑膜瘤患者30例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手术操作均在外侧裂额侧开展,分析眶上外侧切除术治疗前颅窝底脑膜瘤的临床意义。结果30例患者肿瘤切除程度为SimpsonⅠ级切除者27例,Ⅱ级切除者3例;脑膜瘤WHOⅠ级切除者29例,Ⅱ级切除者1例。术后出现发热症状者1例,细胞数升高者2例。术后随访3个月内均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采用眶上外侧切除术时,无需开展额窦处理,使得脑脊液漏发生有效避免,且开颅时对皮缘出血立即给予处理,关颅过程速度明显加快,减少术中出血量,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经眶上外侧入路切除 治疗分析 前颅窝底脑膜瘤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乳腔镜甲状腺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4月收治的40例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腔镜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腔镜组行经胸乳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各项手术治疗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评分、住院时间等手术治疗指标的比较中,腔镜组要明显少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腔镜组要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乳腔镜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疾病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 标签: 经胸乳入路 腔镜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结肠癌治疗中,应用中间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6例,在我院进行结肠癌治疗的患者来研究,将其分组分别施以其中间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观察组),以及常规的根治术(对照组)进行治疗,分析其结果的不同。结果观察组经过该切除术治疗后,身体各项指标变化显著,且优于对照组,组间经过详细的对比,有较大差别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应用中间法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质量。

  • 标签: 结肠癌 中间入路法 完整结肠系膜 切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内镜不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疗效。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到我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中随机抽取98例作为本次分析对象,平均分为两组,以皮内镜椎间孔为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以皮内镜椎板间为的患者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等。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比例,各项数据接近,P>0.05。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显效率为79.59%,有效率为16.33%,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7.55%,有效率为20.41%,总有效率为97.96%,P>0.05。结论皮内镜不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皮内镜,从而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经皮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后外侧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8例三踝骨折患者为此次实验研究任务主要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为54例,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为54例,予以后外侧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治疗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统计分析,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要高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7.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变化,均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三踝骨折患者实施后外侧先解剖复位固定后踝治疗,应用价值十分优异,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三踝骨折 后外侧入路 解剖 复位固定 后踝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中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VATS)胸腺扩大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2月-2017年10月,正中全电视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28例,19例合并有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观察手术后恢复、并发症情况、近期效果。结果28例手术均以正中VATS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术后恢复顺利。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7例术后重症肌无力完全缓解,12例术后重症肌无力明显改善,溴吡斯的明减量。出院后电话、门诊随访3-18月,未见复发、重症肌无力控制良好。结论正中胸腔镜手术扩大切除胸腺瘤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 标签: 正中入路 胸腔镜 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腓骨截骨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腓骨截骨双钢板固定治疗。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膝关节评分为14至31分,平均分为25.6分,其中有23例为优,7例为良,优良率为93,75%。结论腓骨截骨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临床效果优越,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经腓骨截骨入路 双钢板固定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掌侧肱桡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60例患者中30例采取Henry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30例采取经肱桡肌手术治疗,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桡骨远端形态的恢复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掌倾角为(10.95±1.82)°,对照组患者的掌倾角为(11.58±2.14)°,两组患者掌倾角对比无差异,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均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掌侧肱桡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较高,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掌侧经肱桡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皮脊柱内窥镜下对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不同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L4/5椎间盘突出症6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分设两组,即椎间孔组和椎板间组两组,每组30例。椎间孔组实施椎间孔PELD手术治疗,椎板间组实施椎板间PELD手术治疗.结果66.67%为椎间孔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低于椎板间组患者的90.00%(P<0.05)。结论皮脊柱内窥镜下对L4/5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椎间孔治疗与椎板间治疗,均能使患者的疼痛情况得到改善,但椎板间治疗方法的优良率更高。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间入路 经皮脊柱内窥镜 椎间孔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