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包皮环切术中使用电凝止血的术后疗效。方法将300例行包皮环切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电凝止血)150例和对照组(电刀止血)150例。比较2组术中手术时间,血肿数量及术后感染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术后血肿数量都明显少于对照组,研究组切口感染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包皮环切术中采用电凝止血切口愈合较好且阴茎血肿数量及感染率较低,无不良反应,方便实用。

  • 标签: 包皮环切术 双极电凝止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腔镜下进行汽化电切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5例宫颈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5例,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摘除方法,观察组采取宫腔镜下汽化电切术。结果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于照组,对照组宫颈息肉在术后12个月复发状况占比14%,观察组占比57.8%,且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进行汽化电切宫颈息肉可以缩短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降低复发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腔镜 双极汽化电切术 宫颈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瓣膜手术同期行房颤射频消融的围术期的护理效果和经验。方法分析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90例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患者行瓣膜置换及房颤的射频消融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相应手术,无一例患者死亡,术后为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术后住院期间患者的窦性心律转复率为92.0%。结论对于心脏病变合并房颤的患者,手术前后护理上要注意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必要的心理护理,术后通过对患者心功能的支持、术后人工瓣膜抗凝治疗的指导及肺部呼吸功能的护理是该手术术后护理的关键。

  • 标签: 瓣膜置换 心房纤颤 双极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把我院收治的16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1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80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等各项指标。术后进行1~5年的随访。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住院费用、术后3~5年髋关节功能方面比较,治疗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好,远程并发症少,是最优选的临床治疗方法;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出血少、恢复时间快、住院费用少的优点,适合高龄、身体差、平时锻炼少的患者。在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

  • 标签: 全髋关节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 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就老年股骨颈骨骨折患者按照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按照对比治疗方式展开,取100例患者(源于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随机接诊患者),任取组内50例以全髋关节治疗,即观察组组,余下则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即对照组,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治疗前后Harris评分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时,两种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相较之下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病痛缓解效果以及降低相关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复发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剜除法治疗28例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复发患者,分析电切术后复发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方法。结果28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术中均可找到包膜,均无前列腺包膜穿孔发生,无电切综合征、膀胱痉挛、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由于未能完全切至包膜,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经尿道等离子体电切剜除法可减少前列腺增生术后复发几率,并可治疗前列腺电切术后复发患者。

  • 标签: 电切术 剜除法 前列腺增生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后路手术治疗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脊柱侧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中期效果。结果术后12个月50例患者的Cobb角、腰椎前凸角、腿部VAS评分、ODI指数、腰部VAS评分等与术前相比改善显著,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24个月50例患者腿部VAS评分、ODI指数与术后12个月相比降低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其在腰部VAS评分比较上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后路手术治疗的中期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患者腰腿部疼痛,加速其腰部功能恢复,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退变性脊柱侧凸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治疗 中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侧性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进退行性腰椎侧并椎管狭窄后路手术治疗的17例病患的资料,从而对腰及腿部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腰椎前凸角、侧Cobb角的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对十七例的病人进行随访,随访时间7~21个月,平均(13.47±2.69)月。术前患者平均VAS评分(6.78±0.93)分,ODI评分(68.84±7.14)%,Cobb角(21.51±9.49)°;术后随访患者平均VAS评分(2.39±0.94)分,ODI评分(30.74±9.12)%,Cobb角(5.31±3.44)°,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改善优良率为82.35%。在随访期间,没有出现椎间隙高度丢失,融合器移位,内固定断裂情况,且植骨融合率100%。结论对退行性腰椎侧性椎管狭窄进行后路减压、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以有效的治疗退行性腰椎侧

  • 标签: 退行性腰椎侧凸 后路手术 椎管狭窄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畸形的围术期护理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1日期间,接受治疗的8例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8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均康复出院,术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患者无复发,且对手术效果以及外形表示满意,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对重度僵硬性脊柱侧后畸形患者采取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加强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且患者对外形满意,运动功能恢复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乙型肝炎 优质护理干预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THR)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FHR)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7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摸球法分为A组(THR)与B组(BFHR)。对比两组疗效。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t=3.399,P=0.000),术中出血量(t=7.651,P=0.000),住院时间(t=8.493,P=0.000),均差异显著;②术后6个月,A组Harris评分高于B组(t=4.366,P=0.000)。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THR、BFHR各有利弊,前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理想,后者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等特点。

  • 标签: 老年股骨颈骨折 全髋关节置换术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60例(63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25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A组),36例(38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B组),观察两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术后1、3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B组明显高于A组,疼痛发生率及翻修率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髋臼或股骨侧骨溶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股骨柄松动明显少于A组(P<0.05),髋臼磨损或松动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患者关节功能评分低于全髋关节置换,且疼痛及翻修率较高,因此对于该类老年患者推荐全髋关节置换治疗。

  • 标签: 老年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关节置换 人工股骨头置换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选2016年12月-2018年3月我院接收并予以治疗的13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配为组与传统组,各69例。传统组予以传统内固定术,组予以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指标与治疗效果。结果组住院时间与治疗效果均优于传统组(P<0.05);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传统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具有广泛应用意义。

  • 标签: 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传统内固定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临床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治疗当中,经患者尿道给予等离子针状电极肿瘤整块切除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5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患者需接受常规方案治疗,研究组患者则接受等离子针状电极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治疗后的并发症情况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参照组,且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对象,具体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有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手术治疗而言,等离子针状电极治疗方案的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 并发症 切除术 尿道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侧翻修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间在我院行脊柱侧翻修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共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围手术期护理,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患者平均翻修的次数为(1.10±0.19)次,7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59%,所有患者均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100.00%。结论对脊柱侧翻修术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护理,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及患者平均翻修的次数,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围手术期 脊柱侧凸翻修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PKEP(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与TURP(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100例,时间选取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以计算机随机化法分组,其中实验组接受KPEP治疗,对照组则接受TURP治疗,对比2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的结果。结果2组手术3个月后的PVP、Qmax、IPSS、QOL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并发症的几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与TURP相比,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接受PKEP治疗的价值更高。

  • 标签: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老年患者 前列腺增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行PKRP术治疗的4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取同期在我院行TURP术治疗的4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生存质量评分、残余尿量等指标值近似(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要少,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明显要短,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明显低(P<0.05)。观察组术后暂时性尿失禁、继发性出血、尿道狭窄发生率分别为14.3%、2.4%、7.1%明显低于对照组33.3%、9.5%、11.9%(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采用TURP术与PKRP术治疗效果近似,但后者并发症发生率低,在临床应用安全性方面占据明显优势,故而建议临床多采用PKRP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TURP术 PKRP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时间窗。方法将收治的150例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对照组应用肺部感染完全控制作为时间窗。观察组应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作为切换的时间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PaCO2,心率以及PH值无明显变化,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主要时间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两组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但是在重新插管率方面不存在明显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所导致的严重呼吸衰竭可采用拉斯哥昏迷评分作为时间窗,将早期拔管更改为无创通气,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COPD 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 呼吸衰竭治疗切换点时间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微出血患者153例,均经MRI明确诊断,同时给予敏感成像(SWI)扫描,分析脑微出血在MRI及SWI表现。结果153例脑微出血病灶共检出脑微出血病灶681个,其中56例(36.60%)合并急性脑梗死,15例(9.80%)合并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病灶SWI检出率100.00%(681/681)显著高于T1W1的48.16%(328/681)、T2W1的55.07%(375/681)(P<0.05);经SWI检查显示存在类圆形、均匀低信号脑微出血病灶,病灶边界清楚,无水肿带;脑微出血病灶轻度142例(92.81%),中度6例(3.92%),重度5例(3.27%)。结论敏感成像在脑微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好,能够提高脑微出血病灶检出率。

  • 标签: 磁敏感成像 脑微出血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肌电图及表面肌电图在神经肌肉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5例临床拟诊为腰椎间盘源性疼痛患者。经肌电图检查提示病变损伤的腰神经根,经治疗性诊断造影确定责任盘相。结果5例病例在手术前的腰椎间盘造影结果与MRI检查结果不相吻合,影像学检查没有特异性,不能准确定位病变椎间盘(见表1)。在微创介入治疗中的经典椎间盘造影确定的责任椎间盘和肌电图检查完全一致。结论应用肌电图可以提示隶属神经肌肉疾病的腰神经病损伤的腰神经根,具有治疗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针极肌电图,表面肌电图 神经肌肉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控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10月在本部行控胶囊内镜患者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40-60岁为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随机选择同期行控胶囊内镜的6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其中男38例,女性24例,年龄45-65岁。对两组患者检查前焦虑情况、对检查知晓率、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检查前焦虑程度较宣教前降低,对检查知晓率提高,患者、相关人员满意率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控胶囊内镜中的应用规范了护理行为,统一了工作标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