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抗菌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一类药品,合理正规使用抗菌对我们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但是滥用抗菌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国是世界上滥用抗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滥用抗药物的危害性,增强合理正规使用抗菌的思想意识,从而预防滥用抗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甚至引起“超级细菌”的发生。

  • 标签: 滥用 抗菌药物 危害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抗菌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合理应用。方法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儿科需要采取抗菌治疗的患儿中抽选17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89例,接受合理用药指导;对照组87例,接受常规抗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抗菌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8.88%)明显高于对照组(87.21%),X2=10.3231,P=0.001,且不良反应发生率(8.99%)明显低于对照组(31.03%),X2=13.4210,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儿科临床抗菌治疗中做好合理用药指导,能够有效提升抗菌的合理应用情况,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预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菌药物 儿科临床治疗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围手术期抗菌管理的效果。方法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围手术期抗菌持续改进,对比在实施前后不合理用药类型以及用药合理性差异。结果实施前后均抽查200份处方,实施前不合理情况为64次,实施后降低至12次。用药不合理类型大多为剂量偏高、用药间隔不当。结论加强持续改进有利于提升围手术期抗菌的合理性运用。

  • 标签: 持续改进 抗菌药物 不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抗菌是通过应用的优化从而获得更强的抗菌活性和最佳的临床效果,为了减少毒性以及获得预防耐药性的给药方案,需要对抗菌给药方案进行探析。药动学药效学的参数和临床的疗效是密切相关的,从这一角度出发,应该考虑各种情况下的病理以及生理状态下的剂量选择,从而确定最佳的用药方案,充分的将药物的毒性考虑进去。对不同严重感染程度的患者要采用不同剂量和方案的给药,重症患者要重视负荷的药剂。给药方案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摸索的过程,针对耐药的基础等方面,需要建立群体药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 标签: 抗菌药物 给药方案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头孢是头孢类抗菌的总称,在临床中的应用时间比较久,是十分重要和应用广泛的抗菌。头孢菌素被发现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特点为抗菌谱广,产生的过敏反应比较少,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普及。本次就对头孢类抗菌的发展进行分析,简述其在临床当中的应用。

  • 标签: 头孢菌速 发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必净联合抗菌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来我院就诊的50例ICU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抗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血必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相较于单独使用抗菌治疗,采用血必净联合抗菌可以更好的治疗ICU重症肺炎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可以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因此值得被推广。

  • 标签: 血必净 抗菌 ICU重症肺炎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抗菌在妇产科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围手术期抗菌的应用情况,包括应用次数、联合用药、使用时间,根据相关标准评价抗菌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妇产科临床抗菌应用次数最多的是奥硝唑,占比34.8%,前后依次是头孢替安(16.9%)、头孢唑林(14.7%)、青霉素(12.5%)、头孢呋辛(9.1%)、甲硝唑(7.4%)、克林霉素(4.7%)。单一用药占比35.0%,二联用药占比51.0%,三联用药占比11.0%,三联以上用药占比3.0%。患者术前93例数使用抗菌,使用率为93.0%,其中包括4例术前1~3d内使用,89例术前2h内使用。所有患者术后均使用抗菌,使用率为100.%,其中包括3例术后1d内使用,6例术后1~2d使用,93例术后2~7d使用。根据相关标准评价抗菌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显示,药品种类不合理发生率为9.0%,联合使用不合理发生率为7.0%,使用时间不合理发生率为10.0%。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临床使用抗菌较为普遍,奥硝唑的应用次数最多,且以二联用药为主;抗菌的临床应用次数、联合用药以及使用时间均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应加强抗菌的合理应用管理,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临床 抗菌药物 妇产科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抗菌在妇产科的应用状况。方法对患者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疾病以及用药情况、挂诊科室、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以及病史、治疗目的等方面。结果182例妇产科患者应用165例患者应用抗菌,应用率为90.66%。妇科应用抗生素药物占79.17%,产妇应用抗生素药物占89.09%。多数患者应用抗生素治疗多为治疗疾病,联合抗生素用药情况要高于单独应用一种药物治疗。各个应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存在一定差异(P<0.05)。产科主要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甲硝唑,妇科主要以氨基糖为主。各个抗生素种类应用率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于妇产科患者要注重抗菌的应用,要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合理选择最佳的抗菌,从而确保用药安全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 标签: 妇产科 临床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泌尿外科手术围术期抗菌预防性应用情况,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使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抽取2017年4~5月泌尿外科出院患者手术,调查抗菌的预防性应用情况。提取病历165份,填写患者基本信息和用药情况调查表,统计分析手术切口类别分布情况及围手术期抗菌使用情况。结果切口分类适宜率64.22%。Ⅰ类切口抗菌预防性使用率66.67%,Ⅱ类切口抗菌预防性使用率76.60%。术前0.5~2h内使用抗菌的病历为13.75%;预防用药时间<24h的病历为10.00%;品种选择不适宜率100%。结论我院泌尿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不规范,围手术期抗菌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监督管理,促进临床抗菌合理使用,减少不合理用药带来的医保负担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 标签: 泌尿外科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儿科住院患者抗菌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儿科2016年1-6月56例出院患者抗菌的应用情况,采用Excel表对患者基本情况、抗菌使用情况、病原学送检情况、转院、不良反应、院内感染等方面进行汇总。结果抗菌使用率为98.1%,以静脉滴注为主(96.6%),联合用药率为25.2%。其中,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9.2%、37.9%和18.6%;头孢呋辛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阿奇霉素的用药频次分别居前3位。联合用药集中在大环内酯类和β内酰胺类抗菌。病原学送检率不足3%。结论我院儿科抗菌使用在用药指征、品种选择、联合用药、给药频次、溶媒选择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需加强管理。

  • 标签: 儿科下呼吸道感染 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抗菌的应用状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促进抗菌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6年1月-20l6年7月抗菌的应用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抗菌应用不合理性主要表现为联合用药中的重复用药、抗菌疗程过长、配伍输液选择不合理及用法不当等,发生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是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结论明确抗菌的不良反应,进行合理应用考评,是促进抗菌合理应用的可行方法,从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不艮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临床药学干预用于保证抗茵药物合理使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使用的抗菌处方128份,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份。对照组使用抗菌治疗时未给予临床药学干预,实验组在采用抗菌治疗时给予临床药学干预,统计两组患者抗菌不合理使用发生率、抗菌用药时间、抗菌费用,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抗菌不合理使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抗菌用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抗菌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学干预用于抗茵药物的使用有助于保证用药的合理性,缩短抗菌治疗的疗程,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临床药学干预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并发院内感染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抗菌运用中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抗菌运用中采取临床药师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抗菌运用不合理现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运用不合理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的临床应用管理中,必须要重视临床药师的作用,方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Ⅰ类切口手术抗菌应用的药学干预后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回顾性选择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48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根据有无进行药学干预为依据,将其分为2组,一组设为干预组(n=71),一组设为对照组(n=77)。其中,干预组,接受药学干预,对照组,未接受药学干预,比较抗菌使用情况。结果干预组,抗菌使用率为35.2%,对照组为53.2%,经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住院时间与抗菌费用,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数据分析,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Ⅰ类切口手术,进行药学干预,可降低抗菌使用率,减少费用,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Ⅰ类切口手术 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足显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抗菌在手足显微外科的规范使用提供指导。方法对近半年来手足显微外科的抗菌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抗菌在手足显微外科使用的合理性。结果通过对手足显微外科围手术期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809例手足显微外科手术患者当中,围手术期抗菌的使用率为100%,其中,头孢类药物是手足显微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使用例数最多的抗菌种类,使用头孢类药物的的患者人数占据本次研究分析的患者总人数的58%。应用频率第二位的是林可酰胺类抗菌,占比为28%。在抗菌的应用时机方面,手术前30分钟-2小时使抗菌应用最为频繁的时间,使用抗菌的例数为477例,占患者总数的58.9%,手术后应用抗菌的患者为332例,占据患者总数的41.1%,单用一种抗菌的患者为608例,占患者总数的75.1%,同时使用两种抗菌的患者为201例,占患者总数的24.9%,其中,有128例患者抗菌的使用不合理,占患者总数的15.8%。结论目前,手足显微外科患者的抗菌使用仍然存在较多不合理的情况,应该对手足显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的使用严格管理。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抗菌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探讨。方法以我院住院老年患者145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抗菌治疗,观察抗菌的使用情况。结果药物使用比例中,使用最高的为头孢噻肟钠;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肟钠、头孢西丁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万古霉素、喜炎平、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钠等,66例单用药物,71例在两种抗菌的组合,三联用药患者8例。结论抗菌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合理使用抗菌对老年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患儿治疗时使用抗菌的调查研究,分析其用药现状。方法将在我院就诊,近期(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时期)收治,符合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有咳嗽、发热、呼吸困难、肺部听诊闻及湿罗音伴有白细胞增高的97例患儿,将其抗菌的使用包括药名、药量、用药方式、溶药媒介等统计,并分析其使用是否合理。结果17种抗生素使用,用药方式为注射、口服药物单用、连用方式。其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最高53例(54.64%),阿奇霉素分散片其次37例(38.14%),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最多为66例占总数68.04%,共计发现21例用药不合理情况,5例联用方式不合理(23.81%),13例用法不合理(61.90%),3例配伍不合理(14.29%)。结论共计97份调查病例中,抗菌使用频率过高,有过度依赖抗菌使用的嫌疑。

  • 标签: 小儿支气管炎 抗菌药物使用 情况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剂科管理对促进抗菌合理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月期间206例药剂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3例使用传统模式管理的处方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103例使用药剂科管理的处方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抗菌使用率和药物使用问题发生率、工作效率。结果观察组抗菌使用率以及抗菌使用问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候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方调剂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人均日调剂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菌使用中采用药剂科管理可有效减少抗菌使用率和使用问题发生率,提升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药剂科管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药学干预方式对喹诺酮类抗菌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的1890张处方进行喹诺酮类抗菌的处方分析,以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的喹诺酮处方945张为对照组(干预前),以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的喹诺酮处方945张为观察组(干预后),对两组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超出适应症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用量用法、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处方的禁忌症用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系统性处方合理性评价下,开展临床药学合理用药可降低处方不合理用药率,提高喹诺酮药物的用药合理性。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