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气流阻力增大及肺弹性回缩力降低所引起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确切的病因还不清楚,但认为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是导致COPD最常见的疾病。由于慢性阻塞肺疾病(COPD)是一个不可逆的病理生理过程,且往往到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至今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的手段只有感染、扩张支气管以维持正常通气/灌流改善低氧血症、对部分合并肺大泡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叶切除等,因此康复治疗就成为治疗COPD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 康复治疗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进行研究。方法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癌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研究对象,于同一阶段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发生人数均多于对照组,在咳嗽、咳痰、发热三项临床症状上,两组患者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咳血、痰血、呼吸困难、胸痛、肺不张、声音嘶哑、胸腔积液以及消瘦等方面的临床症状上,组间对比P<0.05,差异明显;肺功能等级为为I级、II级和III级的患者均为观察组多于对照组,肺功能等级为IV级的患者对照组多于观察组,组间对比P<0.05,对比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肺癌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多相似之处,导致肺癌患者易被误诊和漏诊,但是肺癌的临床症状表现相对更加严重,所以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加重,应给予重视。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癌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以及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并在通过家属同意后将这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参照组,各30例。两组均选择合理的抗生素,参照组只用基本的抗生素;而治疗组则在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综合性的手段,如合理有效的给氧、雾化及排痰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治疗等各种方式的治疗方法。结果在通过相应的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30例患者中有29例治疗有效,其临床有效率为96.67%,而参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则为75%。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为5%,而参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则为13%。治疗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来说,给予在抗生素基础上的有效综合性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疗效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50例,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配以综合护理,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病情,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观察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到12月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10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改善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与对照组(P<0.05)。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96.61%,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达到82.61%,统计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水平,减轻临床症状。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之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86例,对照组患者43例实施常规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4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辛伐他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进行护理的有效方式进行探究。方法收纳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皆为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接收,用随机序号法把患者分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对症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的有效性。结果对两组患者行不同护理后,对照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高于研究组,而研究组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区别(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合并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行对症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率,效果显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个性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照患者护理方式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改善显著,差异对比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临床护理中,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个性化护理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的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其治疗有效率及其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呼吸衰竭 慢性 阻塞性 肺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应用发展情况,了解治疗COPD的有效措施,为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通过查阅、分析大量相关文献,整合措施。结果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治疗效果显著,但仍存在禁忌症,有失败的例子。结论慢阻肺患者长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进行治疗时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能得到有效改善,肺的康复效果能得到有效提升,治疗期间患者的肺功能稳定,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延续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2016年3月份——2017年3月份我科室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84例分成两组,对照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跟踪调查结果比较,观察组遵医行为达到95.24%的以从率,较比对照组71.43%结果有明显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生活质量调查中,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护理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显著,患者的遵义行为得到有效的提高,利于患者的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延续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为临床诊治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提供可供参考的指导意见。方法选取50例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6月,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对这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对其致病危险因素、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结果危险因素方面,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发病主要和年龄、性别、气道炎症、下呼吸道感染、肺功能不全、吸烟有关。发病特点方面,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以呼吸功能受限、受寒为主,多发生于老年人群。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结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多发生于老年人群,临床表现以呼吸功能受限为主,经对症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 发病特点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特点及肺功能变化。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就诊我院的COPD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96)、单纯慢阻肺组(n=112)。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吸烟指数、肺功能表现,随访2年记录两组患者的急性加重次数、每次急性加重的住院时间。结果在入选的所有COPD患者中,COPD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占46.2%(96/208)。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相比,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患者FVC%pred、FEV1%pred、、DLCO%pred、FEV1/FVC降低幅度更为显著(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2年内平均每人发生急性加重次数(2.4±1.4)次;高于单纯慢阻肺组患者(1.5±1.6)次,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每次住院时间(12.9±8.6)d;高于慢阻肺组患者(8.3±7.4)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患者较为常见,在临床表现上容易混淆,根据既往病史、家族史、肺功能检查可进一步区分。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下降更为明显,发生急性加重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支气管扩张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多索茶碱+环丙沙星临床上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8月~2014年1月收治的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多索茶碱+环丙沙星联合治疗;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变化(FEV1.0%、MVV%、PEF25)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观察指标来分析多索茶碱+环丙沙星联合疗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多索茶碱+环丙沙星联合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9%,显著高于氨茶碱组的83.7%,差异显著P<0.05;联合治疗后患者出现心悸、失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氨茶碱组仅为16.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0%、MVV%、PEF25)的变化均不显著,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的变化高于对照组患者,但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多索茶碱+环丙沙星联合治疗COPD具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多索茶碱 环丙沙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及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判断其疗效。方法根据精神症状的有/无将4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A组,n=20)和非心理干预组(B组,n=20)。再分别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Beck抑郁问卷量表(BDI)评估其焦虑、抑郁症状,用健康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其生活质量,比较心理干预前后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干预前,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20%和50%,焦虑、抑郁症状评分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呈负相关,且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低于B组(P<0.05)。干预后,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0%和20%,A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减轻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促进治疗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心理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精神症状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护理在慢性疾病控制和恢复中的应用效果和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我社区卫生服务站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诊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并另外选取60例慢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社区服务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病情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疾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措施,有助于控制病情,促进恢复,从而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 慢性病疾病 控制和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本次临床研究的研究对象来自于2016年一年内来我科室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共入选了80例患者。入组后按照随机原则对研究对象实施分组,其中观察组纳入40例患者,对照组纳入40例患者。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口服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95.0%,对照组77.5%,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比较,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的FVC、FEV1、FEV1/FVC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的FVC、FEV1、FEV1/FVC比较,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府逐瘀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实施治疗,能够对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肺功能产生良好的改善效果,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血府逐瘀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期 血液流变学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辨证论治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2例于2014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2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在FEV1、FVC以及FEV1/FVC上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EV1、FVC以及FEV1/FVC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辩证论治有利于治疗有效率的提高与治疗效果的增强,同时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中医辩证论治 肺功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32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对其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胸片等表现不典型,本组32例患者经全面整体的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30例,后行门诊及疾病防治所继续治疗。死亡2例,死因为合并呼吸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等。结论患者临床在COPD感染控制欠佳或类似结核症状出现时,需行胸部CT扫描,常规痰涂片检查。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和预后与机体状况、结核病情性质及范围、结核耐药性、肺气肿程度等相关,重视合理用药,严格管理,以提高临床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结核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病人钙磷代谢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74例非透析治疗的慢性肾病病患者,按照K/DORI指南将之分期,对不同分析患者血钙、血磷和甲状旁腺素进行测定,同时检测患者心功能。结果不同分期的CKD患者血钙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分期升高,患者血磷、甲状旁腺素水平、收缩功能异常、舒张功能异常、心肌肥厚发生率、IVST、LVPWT、LVDd均逐渐升高,经相关性分析,血磷、甲状旁腺素和心脏结构为正相关。结论慢性肾脏病(CKD)病人血磷水平、甲状旁腺素和心脏结构有一定相关性,可根据两指标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钙磷代谢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