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力绳带对偏瘫患者平衡及步行能力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120例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疗法和神经生理学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佩戴弹力绳带,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的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评分以及Berg平衡量表(BBS)、功能性步行量表(FAC)、10米最大步行速度(10mMWS),进而得出两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FMA-L、BBS、FAC评分及10mMWS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过程中辅助弹力绳带环绕捆绑能够有效的提高平衡功能,改善下肢运动功能,加快步行速度。

  • 标签: 偏瘫 弹力绳带 平衡功能 步行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收的84例踝关节扭伤患者,随机分为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组42例、石膏托固定组42例,分别采用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和石膏托固定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8%,石膏托固定组有效率为92.8%,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石膏托固定组。P<0.05。结论外敷药加弹力绷带治疗踝关节扭伤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利于缓解患的临床症状,和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踝关节扭伤 弹力绷带 外敷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创伤后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5月我院急诊室与ICU接收的需大量输血治疗的6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用凝血四项指导患者用血,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血栓弹力图指导患者用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好转率、病死率、渗血时间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红细胞悬液、血浆以及冷沉淀的平均治疗量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弹力图在创伤后大出血患者输血治疗中具有显著作用,能够给予患者输血治疗针对性指导,提高预后,节约血液资源,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创伤 大出血 输血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其中轻度患者40例,中度患者28例,重度患者22例。然后选择同一时期的5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给予所有患者进行血栓弹力图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反应时间和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凝集块形成速率和血凝块最大强度及硬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栓弹力图的检测效果会随着急性脑梗死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结论血栓弹力图检测可以有效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况以及患者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以及预后效果。

  • 标签: 血栓弹力图 急性脑梗死 凝血监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微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围手术期的观察,并且分析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进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7年8月,本研究选择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效果,并分析相关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36例患者,没有一例患者死亡,所有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以后,患者均恢复健康。结论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为患者选择采用微弹簧圈栓塞进行治疗同时为患者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恢复,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弹簧圈栓塞 颅内动脉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自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随机选取48例脑动脉瘤破,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研究对患者近期预后影响。方法自我院利用随机选取办法抽取48例脑动脉瘤破裂患者临床资料,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12月,根据不同治疗时间分组,早期组20例,入院72h内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晚期组28例,入院72h后行微弹簧圈栓塞治疗。结果早期组栓塞效果、术后6个月MBI、术后6个月mRs评分、并发症、复发率均明显更优于晚期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脑动脉瘤破裂患者实施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近期预后。

  • 标签: 脑动脉瘤破裂 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 近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54例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支架组(n=27)与对照组(n=27)。对照组,给予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支架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对比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支架组,22例完全栓塞,3例次全填塞,2例部分填塞,对照组,21例完全栓塞,4例次全填塞,2例部分填塞,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1/27),对照组为7.5%(2/27),经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 标签: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颅内宽颈动脉瘤 疗效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