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生物化学检验是知识与技能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几年来笔者对不同层次检验班学生在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教与学、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既提高了教师的自身素质,也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生物化学检验 层次 综合能力 培养
  • 简介:笔者根据学生生源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师生问的沟通,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生物化学 教学方法 层次 生物化学教学 学生学习 专科
  • 简介:目的:评价医学检验专业5年制本科和3年制专升本《临床检验基础》同样授课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61名本科学生和59名专升本学生使用同样的普通本科《临床检验基础》教材,由同样的教师进行相同内容授课,学期授课结束后进行相同内容考核和评估。结果:普通本科学生综合案例分析、理论试卷主观试题和期终总成绩明显高于专升本学生(P〈O.05~0.01),而2组的实验考核、实验报告和理论试卷客观试题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理论考核不同成绩段的人数在普本学生中呈现正态分布,而在专升本同学中不呈正态分布。结论:专升本同学与普本同学具有相似的识记能力、动手能力,但前者的综合理解与应用能力较差。

  • 标签: 本科 专升本 临床检验基础 考试成绩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人员如何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通过分层护理管理模式,改善医护人员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2016.7.1-2017.7.1)医护人员中随机挑选84名作为实验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比组(Ⅰ组)和实验组(Ⅱ组),其中Ⅰ组42名医护人员只采取常规的管理模式,Ⅱ组42名医护人员采取了分级护理管理模式,最后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观察记录,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Ⅱ组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理论和操作评分均要高于Ⅰ组医护人员(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采用的分层次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工作,能够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 标签: 临床护理 分层次护理 医护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层次管理法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综合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4年7月~2015年1月按照管理方式不同将就职于我院的70例护理人员编排为对照组(常规管理)和观察组(常规管理基础上实施分层次管理),对比两组护理人员管理前后工作积极性、理论知识分值和操作分值。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中优率(85.71%)高于对照组(34.29%),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及操作分值分别为(87.45±5.15)分、(88.21±+6.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层次管理法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操作技术水平,拓展理论知识,有利于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临床护理管理 分层次管理法 理论知识 工作积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层次护理管理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100)与对照组(n=100),分别行分层次护理管理、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血液达标率、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并发症率及12月内再入院率。结果观察组血液达标率、心脑血管并发症率及12个月再入院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血压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患者的护理中,分层次护理管理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分层次护理管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扩张治疗烧伤整形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70例烧伤整形患者,均利用扩张进行治疗,现根据不同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30%,对照组为71.40%,,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71%,对照组为22.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扩张治疗烧伤整形的过程中,通过给予患者全面护理将有助于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显著提高,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扩张器 烧伤整形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构建压电基因传感阵列检测系统。方法:首先利用精细微加工法制作单个传感,在此基础上先后构建了粘胶式以及夹具式2×5型传感阵列。并自行开发研制自激式振荡电路、PESAV2.0版频率记录分析软件。将它们与计算机联用以构建传感阵列检测系统。结果:成功地制造出了在气、液相中稳定振荡的单个传感,构建的粘接式及夹具式传感阵列各有其优缺点;自激式振荡电路有非常强的振荡能力,在液相中起振非常容易,其频率稳定度也可达实用要求。PESAV2.0版频率记录分析软件具有自行设置各初始参数,实时记录频率变化、自动绘制频率变化趋势图及分析结果等多项功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传感阵列检测系统,搭建起一个基因检测的技术平台,为临床上病原性微生物的检测以及多种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

  • 标签: 压电基因 传感器 检测系统 建立 疾病 诊断
  • 简介:临床护理工作中眼科扩张器使用后,经消毒供应中心清冼消毒处理,用纸塑袋密封式包装后进行灭菌。由于眼科扩张一端是尖头,经常刺破纸塑袋,以致于再次污染,不符合无菌原则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要求,而且再次包装增加了成本,加大了工作量。因此,笔者试用一次性小儿八号胃管套在尖头处进行处理,效果较好。特介绍如下。

  • 标签: 组织扩展器 设备设计
  • 简介:摘要女性的生殖结核是一种症状不明显的慢性疾病,输卵管在女性生殖结核疾病中往往首先受到侵犯,协同子宫内膜的病变,导致了不孕症。当前女性生殖结核主要表现为不孕、盆腹腔包块、月经紊乱等,由于其症状不典型,误诊率、漏诊率居高不下。很多病例不能在发病早期被诊断,从而使这部分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女性生殖结核患者如何确诊,诊断过程中有哪些先进的诊断方法可以利用,寻找快速、简便、经济的女性生殖结核诊断方法,成为妇科医生目前关注的问题。

  • 标签: 女性 生殖器结核 诊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51例使用套扎治疗混合痔的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1例混合痔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使用套扎治疗混合痔。结果使用套扎术后1~3d第1次排便,术后3~10d出院。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痔体消失,恢复直肠下段正常解剖结构,有效率为100%。使用套扎治疗混合痔具有安全、有效、住院时间短、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结论由于术后仍有疼痛、尿潴留、出血等症状,因此对护理有更高的要求,通过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的配合,可以减轻术后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套扎器 混合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探讨孕产妇尖锐湿疣的临床更为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2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0例孕产妇生殖感染尖锐湿疣患者,施行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产妇均痊愈出院,所有新生儿出生情况良好,无咽部乳头瘤现象发生。结论孕产妇尖锐湿疣对孕妇及新生儿均有重大影响,医护人员应注意消毒隔离,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使新生儿患病率明显下降。

  • 标签: 孕产妇 尖锐湿疣 护理
  • 简介:2002-2006年我科共安装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156例,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2例,女64例,年龄43~70(56.5±4)岁。所有患者均有明确安置人工心脏起搏的适应证。

  • 标签: 心脏起搏 人工/护理 心脏起搏器 人工 心脏辅助装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导致宫内节育(IUD)脱落的原因,并根据相关因素探讨总结出对应的预防对策,以提高采用宫内节育避孕的有效率,保障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门诊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18例进行宫内节育放置术的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患者各59例。普通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返诊随访,维持1年的观察期。分析两组患者宫内节育失败率、脱落原因。并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1)研究对象的118例妇女中,宫内节育脱落患者共17例。实验组脱落6.78%(4/59)显著低于普通组22.03%(13/59)。(2)在观察期间,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3.02%显著低于普通组28.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患者在放置宫内节育后第一年对其注意随访观察,进行定期的电话随访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宫内节育的脱落率,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妇女的身体健康。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脱落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无托槽隐形矫治与直丝弓矫治对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矫治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之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3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B组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治疗,分析临床矫正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对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的GI、PI、SBI、CAL、P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患者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矫正效果显著,具有应用价值。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成人牙周炎继发错牙合畸形 直丝弓矫治器 矫正效果
  • 简介:目的:摸索及优化肽核酸(PNA)石英谐振式基因传感(QOGS)阵列的检测条件。方法:设计针对HBV的bis-PNA探针,将其固定在QOGS阵列表面,具体摸索了bis-PNA探针与HBV基因组DNA杂交时的最佳pH值、最佳离子浓度、最佳探针固定量。结果:杂交缓冲液pH值为6.8、离子浓度为20mmol/L、探针浓度为1.5μmol/L时杂交条件最为适宜。结论:摸索出了PNA-QOGS阵列反应时的最佳条件,为成功地构建PNA-QOGS阵列检测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肽核酸 基因传感器 检测条件 优化 bis-PNA探针 HBV基因组DNA杂交
  • 简介:宫内节育(IUD)是中国妇女广泛采用节育方法之一。绝经期妇女因卵巢衰退,雌激素水平低下,致子宫、宫颈、阴道萎缩,宫颈狭小,宫颈内口粘连或闭合,宫颈坚硬,弹性降低,随着绝经年限越长,易造成IUD嵌顿及取环困难。近年来采用米索阴道放置,在绝经后取环中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米索前列醇/投药和剂量 宫内避孕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措施护理预防因下肢矫形引发足跟部压疮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出80例安装下肢矫形病患,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40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足跟部压疮危险因素实行多举措预防性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的足跟部压疮发生率是7.5%,观察组是2.5%,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病患护理后的SAS、SDS评分都比常规组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好评率是87.5%,观察组是97.5%,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多措施护理预防因下肢矫形引发足跟部压疮的实施效果显著,足跟部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且护理好评率显著提升,值得推行。

  • 标签: 多措施护理预防 下肢矫形器 足跟部压疮
  • 简介:产前超声是近30~4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胎儿医学、产前诊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超声胎儿成像不但让学者们了解了以往不知道的胎儿发育变化,纠正了以前的一些错误观点。

  • 标签: 胎儿颅脑中线 超声 畸形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