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的的体外髋臼角度测量器引导髋臼假体的安装。方法回顾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例,对照组用传统方法安装髋臼杯,观察组用体外髋臼角度测量器引导下定位。后在三维CT重建下测量髋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比较二组数字准确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维CT重建下测量髋臼杯外展角及前倾角。观察组准确度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100%VS68.5%,P<0.05),术后复查CT片显示假体外展角及前倾角位置良好。结论体外髋臼角度测量器技术操作简便,不增加感染风险,角度精确误差小,在临床使用中减少了术中操作时间,降低了组织损伤及手术风险,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体外髋臼角度测量器 外展角 前倾角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持续负压吸引装置+水胶体敷料应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管理,弥补了常规护理方法的不足,减少常规护理方法导致的皮肤刺激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方法选择2015年11月—2017年6月CCU收治的每日大便失禁次数3次以上,需要应用造口袋收集粪水的58例失禁患者。采用水胶体敷料保护皮肤,造口袋连接中心负压吸引及冲洗装置,及时清理粪便,减少粪便与皮肤的接触。结果通过持续负压抽吸及冲洗,及时清理粪便,减少粪便与皮肤的接触,从而减少粪便中的消化酶、胆盐等对皮肤的刺激,减少了肛周皮肤的损伤。结论持续负压吸引装置+水胶体敷料应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及减轻皮肤刺激,减轻患者痛苦,明显降低护理工作量和护理成本。

  • 标签: 持续负压 吸引装置 水胶体敷料 大便失禁 应用
  • 简介:摘要DSA已广泛应用在全身各部位的血管和肿瘤的检查和介入治疗,DSA检查是所有血管检查的“金标准”,为确诊和治疗提供了必要的信息参考,介入放射测量技术作为DSA后处理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凭借自身在测量精度与操作便捷性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已成为DSA后处理测量的主流方式。为了更好地发挥DSA的技术优势,为诊疗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参考,文章从不同维度出发,对DSA技术原理进行厘清,在相关理论原则的框架体系下,推动DSA后处理系统测量技术的完善与发展,以满足临床医学介入诊疗的使用要求,构建起现代化的DSA后处理测量体系。

  • 标签: DSA 系统测量 测量技术 开发利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土地降尿酸方治高尿酸血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给予金土地降尿酸方口服,对照组50例给予别嘌呤醇片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肌酐、尿素氮、肝功等变化。结果两组均可明显降低血尿酸水平(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土地降尿酸方治疗高尿酸血症安全有效切。

  • 标签: 金土地降尿酸方 高尿酸血症 清热利湿解毒通络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在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8年 1月~ 2019年 6月 ,共纳入研究对象 250 例,均为 进入 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 250例脑室出血 患者, 根据放置脑室引流管先后排序,采用计算机随机生成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25例。 对照组在 手术后将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于病人床栏上, 观察 组将封闭式引流装置悬挂于可调节式脑室引流支承装置,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引流过度率 2.4% 、引流不畅率 1.6% 、非计划拔管率 0.8% 均低于对照组引流过度率 12.0% 、引流不畅率 13.6% 、非计划拔管率 15.2% ,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观察组操作人次 129 次、操作时间( 3.25±0.42 ) min 均低于对照组操作人次 163 次、操作时间(

  • 标签: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为最常见的老年性痴呆.占所有痴呆的60%~80%。我国初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AD的患病率为1.75%~4.9%。该病发病隐匿.且逐渐进展.临床上以失语、失用、失认、执行功能障碍等认知功能减退症状、社会生活功能减退症状和非认知性精神行为症状为主要表现。目前AD病因不明.临床诊断困难,确诊只能依靠尸检。AD患者生前诊断主要依赖临床检查结合神经心理学测试.由于缺乏客观的生物学标志.诊断准确率仅为74%-86%日。由于认知功能改变和脑功能异常在AD临床症状出现前许多年就出现了,只有早期诊断才能及早开始药物治疗。因此.如能有一种非侵人性的客观方法早期诊断该病将是很有应用价值的。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磁共振成像 体积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用于肝豆状核变性患者24小时尿液采集中的效果。方法(1)将164例肝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采用普通塑料桶留取,观察组采用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留取,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2)将82例采用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留尿患者的尿液取样20ml后,把尿液倒进塑料桶中,静止10分钟后重新摇匀再取20ml尿样,将两管尿液同时送检验科做尿铜检测。观察组为使用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中取的尿样,对照组为普通塑料桶取的尿样,对比两次尿铜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尿铜的准确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便携式昼夜集液装置用于肝豆患者留取24小时尿液采集应用方便、检测准确,比普通塑料桶留取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便携式尿液留取装置 肝豆 尿铜 检测 应用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自制单孔装置行胆囊切除术的体会。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自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运用自制单孔腹腔镜装置完成30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120min,平均时间68±5min,术后无出血、胆汁漏、胆道损伤,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脐部无明显手术瘢痕,美容效果明显。结论自制单孔腹腔镜装置,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以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单孔腹腔镜 自制装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术中保留二尖瓣装置的临床效果。方法回归分析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实施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共12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二尖瓣装置分为保留组(62例)和未保留组(58例)。对比术后3个月2组心功能分级和左室功能指标。结果保留组3个月后心功能分级与未保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心功能改善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3个月后保留组LVEF高于未保留组(P<0.05),LVEDD和LVESD均低于未保留组(P<0.05)。结论对风湿性心脏病换瓣术中保留二尖瓣装置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效果理想。

  • 标签: 二尖瓣装置 风湿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正常成人茎突长度和角度测量参照物的选择和正常数值范围。方法:对200例正常成人用16排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选定可靠的参照物后进行茎突长度和角度的测量。结果:左侧茎突长度29.5mm,内倾角72.6°前倾角83.1°;右侧茎突长度29.1,内倾角74.3°前倾角85.9°。结论:螺旋CT测量茎突长度和角度非常方便,茎突前方颞骨下缘位置较为固定,所以前倾角前方用其切线较为固定,测量结果也更为可靠。内倾角用茎突轴线与两茎突根部连线的夹角测量更为方便可靠。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颞骨/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早孕期颈项透明层厚度与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相关性,为早期产前筛查提供的重要指标。方法对1750例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于孕11-13周+6天均采用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胎儿NT值,对胎儿NT值增厚的孕妇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对染色体核型正常者进一步胎儿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心动图检查,并随访观察至出生。结果1750例孕妇中胎儿NT值>3.0mm者22例,筛查阳性率为1.3%,22例NT值>3.0mm者均进行染色体检测,染色体正常者为17例,其中8例染色体正常者随诊中发现严重并发症,其中3例伴有水囊瘤,2例伴有全身水肿,2例先天性心脏畸形,1例隐性脊柱裂,其余9例染色体正常者随诊至胎儿出生未见明显异常;染色体异常者为5例,1为Tuner综合征,2例为21-三体综合征,1例为18三体综合征,1例为染色体平衡易位。结论胎儿颈项透明层的厚度测量是产前遗传学检查的重要指征之一,NT值增厚与对产前早期诊断胎儿发育异常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超声检查 产前诊断 胎儿早期异常 颈项透明层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头颅CT的线性测量探讨脑萎缩与脑出血后遗症的相关性以及对临床诊断的重要意义,以提高对脑萎缩的认识。方法2017年5月至2017年7月期间的全部头颅CT检查患者中随机抽取100名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均采用常规头颅CT扫描方法并进行线性测量。结果通过检查发现100名脑出血后遗症患者中同时合并脑萎缩的共计72例,占总比为72%,无脑萎缩的共计28例,占总比为28%。在72例脑萎缩患者当中轻度脑萎缩患者为35例,中度脑萎缩患者为21例,重度脑萎缩患者为16例;硬膜外出血17人为脑萎缩患者;硬膜下出血9人为脑萎缩患者;脑室内出血9人为脑萎缩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21人为脑萎缩患者;额叶出血4人为脑萎缩患者;小脑出血6人为脑萎缩患者;枕叶出血3人为脑萎缩患者;颞叶出血3人为脑萎缩患者;结论脑萎缩与脑出血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头颅CT检查可以早期发现脑萎缩,为临床的早期诊疗及其预防提供依据。

  • 标签: 脑萎缩 影像表现及测量 脑出血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儿童与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儿童内耳骨性结构测量数值之间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材料和方法实验组、对照组分别由两位医师测量内耳骨性结构(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骨岛面积及耳蜗宽度、高度、窝神经孔宽度)2次,取两侧平均值,分别比较实验组、对照组测量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两位医师测量的结果一致性良好(P>0.05,r>0.89)。实验组外、前、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WCN测量值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外半规管、前半规管、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C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外、前、后半规管骨岛面积、CW、CH测量值均小于正常儿童。可能为CT诊断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提供一种量化方法。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内耳 感音神经性耳聋
  • 简介: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原因之一,本研究比较CT血管造影(CTA)和颈动脉超声(US)检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情况.方法:对34例急性颈内动脉支配区脑梗死的住院患者,在发病后2周内作CTA和US检查,并对其中的3例进行了DSA检查.颈内动脉段的狭窄率按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研究(NASCET)法进行计算,颈总动脉及颈膨大的狭窄率根据欧洲颈动脉外科手术研究(ECST)法进行计算.结果:34例中30例(88.2%)发现颈动脉斑块,CTA和US测得颈动脉狭窄率分别为34.6%±17.8%和32.5%±13.9%,两者对狭窄程度判断的一致性为70.9%.以DSA为金标准参考时,CTA正确诊断1例颈内动脉完全闭塞,但被US低估为50%狭窄.CTA发现40/80钙化斑块(50.0%),US发现23/80钙化斑块(28.8%).此外,US发现的1处斑块溃疡,未能在CTA显示.结论:CTA和US作为快速的无创伤的检测血管形态的技术,在诊断颅外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互补作用.

  • 标签: 脑梗死 颅外颈动脉狭窄 CT血管造影 颈动脉超声 粥样硬化斑块 数字减影动脉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对老年慢乙肝患者肝脏弹性测量值的临床分析。方法应用FibroTouch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对老年慢乙肝患者肝脏弹性测量值(LSM)进行测定,此次研究的患者为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到我院治疗的168例老年慢乙肝患者,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对老年慢乙肝患者肝脏弹性测量值的影响。结果两组研究对比,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总胆红素、白蛋白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BMI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比不合并脂肪肝组高,(LS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比不合并脂肪肝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相关系数比较,测得两组患者的弹性测量值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呈正相关,与BMI呈负相关,进一步测得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弹性测量值显著相关。合并酒精肝患者的脂肪衰减比不合并脂肪肝组患者的脂肪衰减严重。结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可以降低老年慢乙肝患者的肝脏弹性测量值。

  • 标签: 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老年慢乙肝 肝脏弹性测量值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Ilizarov外固定装置进行关节牵张成形治疗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的可行性。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46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Ilizarov外固定装置进行关节牵张成形治疗,最后总结所得结果。结果比对术前术后的AOS评分、关节活动度和踝关节间隙,后者优于前者,数据比对判定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术前、术后的健康评分,后者高于前者,数据比对判定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应用Ilizarov外固定装置进行关节牵张成形治疗,可以使关节融合和关节置换时间缩短,可在临床工作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Ilizarov外固定装置 关节牵张成形 踝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 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