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血铅测定方法。方法:选择测定最佳条件,采用5%的4—甲基氢氧化铵做为一种新的稀释剂,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全血铅。结果:本法的检出限为11pg,相对标准偏差为2.5%~4,4%,回收率为94%~99%。标准曲线在。0~100μg/L范围内线关系良好。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度高,精密度好,适用好大量的日常样品检测,结果满意。

  • 标签: 全血铅 石墨炉子原子吸收光谱法
  • 简介:为保证检验系本科生实习教学质量,应遵循理论实际并重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握好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和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两个环节,努力抓好教学计划的具体落实工作,使教学计划顺利实施和完成。

  • 标签: 检验医学 实习教学 质量
  • 简介:该文介绍《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编写的原则,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根本。满足学科需要、教学需要和社会需求。针对学生特点,教材注重“三基五”,以“必需、够用”为度,准确阐释内容,重视插图的作用。并从开课时间、教学顺序、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和成绩评估等诸方面.提出教材使用的建议。

  • 标签: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
  • 简介: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免疫球蛋白进行荧光定位,以区别肾与非肾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的荧光着色程度,从而达到红细胞荧光定位,共分析了170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同时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及肾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染色法。对提高肾和非肾血尿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肾与非肾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 标签: 肾性血尿 鉴别 免疫荧光细胞染色 非肾性血尿
  • 简介:1过敏紫癜(HSP)的免疫学变化[1,2]1.1HSP的组织学改变及免疫病理本病的组织学改变主要为广泛的急性无菌血管炎.主要损害部位是直径<0.1mm的毛细血管和小静脉.血管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红细胞堆集和浆液渗出.电镜检查肾小球血管系膜、皮肤及肠道发现有免疫复合物沉着.对这些部位作免疫荧光检查时,发现紫癜皮肤、肠道和肾小球有IgA(少量IgG和IgM)、补体C3、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沉着.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免疫 临床意义
  • 简介:脑出血的死亡率较高,其死亡原因各不相同,我们总结1996年~1999年我科脑出血死亡病例137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讨论。

  • 标签: 脑出血 诊断 死亡原因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易栓症是一类遗传或获得原因所致的血栓栓塞症或血栓前状态。本文主要介绍遗传易栓症,这类疾病主要包括抗凝血酶(AT)缺陷症、蛋白C(PC)缺陷症、蛋白S(PS)缺陷症、FVLeiden、凝血酶原G20210A、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凝血酶调节蛋白(TM)、富组氨酸糖蛋白血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过多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 标签: 易栓症 诊断 遗传性疾病
  • 简介:对我院2001-03~2005-04女非感染尿频180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17~70岁,病程3d~8a,均以尿频(24h排尿次数8次,每次平均排尿量<180ml)为主诉,部分患者伴尿急,实验室尿检(确保受检标本不被污染,如已用抗生素则送检前至少停药3d)未见白细胞和(或)脓细胞,尿普通培养阴性,并排除尿路结核菌、厌氧菌、真菌及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 标签: 尿频/诊断 误诊
  • 简介:1临床资料本组男4例,女2例;起病年龄最小7岁,最大13岁;病史最短1个月,最长0.5a;6例均无明确诱因及阳性家族史.均有白天发生的发作睡眠,于上课、进餐、看电视等各种场合均有发生,不能克制.每次睡眠发作时间数分钟至1~2h不等,每日可发作数次.轻时仅表现为双眼睑下垂呈瞌睡状.4例有典型猝倒发作,表现为突然地全身软弱无力,不能维持正常体位而瘫倒在地或座位上,持续时间短暂,多几秒钟即恢复正常姿势,常在大笑或情绪过于激动时发生,发作时意识清楚.另2例无典型猝倒,而仅表现为突然地一过头下垂或双下肢软弱无力,屈曲,呈欲跪倒状,但不倒地,即刻恢复正常.2例有睡前幻觉.本组均无睡瘫表现,夜间睡眠尚正常.

  • 标签: 发作性睡病 误诊 临床表现
  • 简介:隐匿乳腺癌(occultbreastcarcinoma,OBC)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发生率的0.3%~1.0%,通常以腋窝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为首发症状,而乳腺触摸不到实肿块。由于其发生率低.早期诊断困难,加之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极易延误治疗.并影响预后。对我院1999-01~2005-12共收治隐匿乳腺癌误诊5例分析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诊断 误诊
  • 简介:在临床免疫学检验这门专业课中开设了免疫血清制备系列综合实验,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到撰写实验报告均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6年的教学实践,培养和加强了学生实验技术的动手能力和实验的综合分析能力。历届学生对该系列综合实验深感兴趣及欢迎。该项改革得到了同学、同行专家和社会的肯定。

  • 标签: 综合性实验 科研素质 教学实践 实验教学 医学检验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近海海域致病细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方法海水经增菌培养、分离,进行细菌学鉴定及药敏试验(K—B法)。结果检出致病细菌24种144株,其中弧菌科117株(81.25%),肠杆菌科18株(12.50%),假单胞菌属8株(5.56%),金黄色葡萄球菌1株(0.69%)。药敏结果显示,弧菌科对氨节西林(89.19%)耐药性最强,其次是头孢唑啉(77.02%),头孢呋辛(59.46%);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氯霉素等敏感。结论此项研究对海水中细菌感染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中国 近海 海域 致病性细菌谱 分布情况 耐药性
  • 简介:目的:建立全国范围的远程细胞学诊断网络,初步探讨远程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方法:在全国8个城市13所医院或医学院建立远程细胞学诊断网络,60份细胞学标本的数码图像资料通过专门的网页或电子邮件发送给参加单位.参加者根据屏幕图像作出远程诊断.结果:共收到456份远程诊断报告,与传统光学显微镜检查相比,符合率达86%~97%,平均94%.远程诊断自信度达96%,图像满意度达98%.结论:利用互联网传送细胞学图像,其诊断的准确度与光学显微镜相似,这种模式还可应用到全国范围的远程教学和形态学诊断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远程细胞学 互联网 数码图像 诊断准确性
  • 简介:对我科从1996-12~2002-12共收治痉挛灭鼠药中毒52例分析如下.

  • 标签: 杀啮齿动物药/中毒
  • 简介:寄生虫阑尾炎是指肠道寄生虫寄生或迷入阑尾腔或虫卵堆积引起阑尾急性或慢性炎性病变,临床甚为少见.我院1986年至今收治7例,分析如下.

  • 标签: 寄生虫 阑尾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输尿管断裂是一种罕见的泌尿系统损伤,其发病率不到全部外科住院患者的千分之一.外伤输尿管断裂则更为少见.我院自1990~2001年共收治外伤输尿管断裂7例,其中5例漏诊.现就其漏诊原因分析如下.

  • 标签: 诊断 原因分析 外伤性输尿管断裂 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