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椎体肿瘤并取得良好疗效,但仍有一些问题需关注和探讨.目的:观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对脊柱转移瘤细胞周期变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分析其对脊柱转移瘤的体外抗肿瘤效应.方法:原代培养脊柱转移瘤细胞,将其分为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药物处理24h后利用流式细胞术观察凋亡率以及细胞周期,通过SYBRGreenⅠ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肿瘤细胞Bax和Caspase-3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有促进脊柱转移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对照组、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冷却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的凋亡率分别为(3.80±1.09)%,(43.46±8.55)%,(28.77±9.39)%,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提高细胞凋亡率,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作用更明显(P〈0.05).两骨水泥组均能明显减少G0/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P〈0.05).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组作用于脊柱转移瘤细胞后Bax、Caspase-3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可在体外细胞水平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拉丝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作用更加显著.

  • 标签: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脊柱转移瘤 骨水泥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背景: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效果良好.目的:验证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22例患者平均随访2.5年,渗漏率为4.5%;其他椎体骨折发生率为9.1%.随访2年时: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01);骨水泥位偏左侧5例,位于中部9例,偏右侧8例,疼痛改善程度与骨水泥位置无相关性(P=0.192);治疗后伤椎前、中缘高度较治疗前明显恢复(P〈0.05);注入骨水泥的量1~5mL,注入骨水泥量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无相关性.表明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安全有效,骨水泥注入椎体内的位置、注入量与止痛效果无相关性.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椎体后凸成形 椎体压缩骨折 目测类比评分
  • 简介: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广西省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中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位点的确认和对各个CpG位点甲基化率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性分析,初步筛选出可能影响γ珠蛋白表达的主要甲基化位点。采用重亚硫酸盐测序法修饰,递降PCR扩增,最后对PCR产物进行DNA克隆测序,得到目的片段中每个CG位点的甲基化情况,定量检测甲基化的确切位置与程度。结果表明:重型β地中海贫血患者与正常人γ珠蛋白基因启动子区存在4个CpG甲基化位点,在序列中分别位于28、122、231和234bp,均呈高度甲基化,其中122和231bp位点甲基化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8和234bp位点甲基化率与正常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证实γ基因启动子区存在甲基化位点、明确位点位置且经定量分析证实无论地中海贫血患者还是正常人各个甲基化位点均呈高甲基化状态;初步筛选出影响γ珠蛋白表达的主要位点可能在122和231bp,为后续通过调节γ珠蛋白的表达缓解重型β地中海贫血的临床症状、靶向基因治疗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重型Β地中海贫血 γ珠蛋白基因 基因启动子 DNA甲基化
  • 简介: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安步乐克)在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163例(共219条肢体)患者,口服安步乐克300mg/日(分3次),共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踝肱指数的变化,以了解安步乐克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服药前后的跛行距离[(200~300)mvs(500~800)m]、平均透皮组织氧分压(62.5mmHgvs65.4mmHg)及踝肱指数(0.7~0.9vs0.8~0.9)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步乐克在周围动脉疾病的早期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

  • 标签: 盐酸沙格雷酯 5-HT2受体拮抗剂 周围动脉疾病
  •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结直肠癌组织中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评价其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分析107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状态。结果本组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中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阳性率为58.9%(63/107)。右半结肠组肿瘤组织中BNIP3基因甲基化明显高于左半结肠组(P〈0.001);低分化组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02)。BNIP3基因甲基化在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分期等分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早期结直肠癌组织中存在BNIP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BNIP3基因高甲基化与早期结直肠癌部位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DNA甲基化 BNIP3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盐酸沙格雷(安步乐克)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ASO患者60例,口服安步乐克100mg,3次/日,共8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肢的症状与体征、双下肢超声检查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等指标变化。结果60例患者经过治疗后,显效19例(32%),良好25例(41%),改善12例(20%),无效4例(7%),总体改善率93%;治疗后左、右下肢胫后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分别由治疗前的(39±5)cm/s和(40±6)cm/s增加为治疗后的(49±7)cm/s和(50±8)cm/s,踝肱指数从治疗前的0.6±0.1增加到治疗后的0.8±0.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步乐克治疗ASO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5-HT2A受体拮抗剂 盐酸沙格雷酯
  • 简介: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复方黄芪口服液中黄芪苷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EclipseXDB—C18柱(150mm×3.9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1:2)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紫外检测波长为205nm。结果黄芪苷浓度在(0.01~2)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6.8%,RSD为2.36%。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黄芪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标签: 黄芪 分析 色谱法 高压液相 口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