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Gamma3髓内钉、PFNA和DHS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0月期间来我院接受Gamma3髓内钉、PFNA和DHS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各35例,分别设为Gamma3组、PFNA组和DHS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相关指标。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优良率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PFNA组手术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最低,组间两两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Gamma3组和PFNA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相近,但均明显短于DHS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上,Gamma3髓内钉、PFNA和DHS临床疗效相近,但PFNA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低,术后患者康复快,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优势。

  • 标签: Gamma3髓内钉 PFNA DHS 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Gamma3髓内钉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粗隆间骨折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4月武汉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7例粗隆间骨折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42~68岁.7例患者均是外伤导致的粗隆间骨折,骨折按AO分型,31A2.2型2例,31A2.3型4例及31A3型1例.初次手术至此次手术时间10个月~3年,平均17个月.7例患者均采用Gamma3髓内钉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7~2.2h,平均2h.术中出血量350~520mL,平均430mL.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7例患者均获随访14~32个月,平均21.7个月.患者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6.6~22.7周,平均17.3周.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拉力螺钉切割股骨头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6例,良1例.结论应用Gamma3髓内钉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粗隆间骨折骨不连具有翻修成功率高的特点,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粗隆间骨折骨不连翻修方法.

  • 标签: 股骨骨折 粗隆间骨折 骨不连 骨折固定术 髓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HS、PFN和Gamma钉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每组52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和Gamma钉治疗。结果三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对比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DH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痊愈时间均显著高于PFN组和G钉组(P<0.05);PFN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HS组和G钉组(P<0.05)。结论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最好的疗效,建议推广至临床应用。

  • 标签: 动力髋螺钉 股骨近端髓内钉 Gamma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采用动力髋结合转子稳定钢板、Gamma钉内固定的临床效果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入院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的方式,治疗组采用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对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医生应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的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 标签: Gamma钉治疗方法 转子稳定钢板 动力髋螺钉 股骨转子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开放性手外伤创面常见污染细菌的种类及敏感抗生素.方法200例开放性手外伤,于急诊室、手术室刷洗创面后、清创后、关闭伤口前分四次取材,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急诊室、手术室刷洗创面后、清创后及关闭伤口前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1.5%(143/200)、74.0%(148/200)、33.5%(67/200)及25.50%(51/200).术后伤口感染率为3.5%(7/200).对环丙沙星及头孢噻肟敏感性最高.结论开放性手外伤创面菌种分布广泛,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彻底的清创及保持手术室常用器具的清洁是降低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开放性手外伤 医院感染 细菌培养 细菌种类 敏感抗生素
  • 简介:视网膜结构复杂,主要由神经细胞及围绕其周围的胶质细胞组成。深入研究其细胞定量分布和排列并掌握它的规律,对认识视网膜组织的起源发展和形态学结构特点,以及揭示视觉和某些视网膜疾病的机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视网膜 神经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 定量分布
  • 简介:目的分析本院2008~2009年常见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居总数前8位的细菌菌株,利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少数细菌药敏实验采用K-B法。结果2年共分离病原菌1667株。其中2008年共检出825株,2009年检出842株。常见细菌在本院检出总数及比例变化不明显。革兰阴性杆菌在各年度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球菌,约占总菌株数的50%~60%。假铜绿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醋酸钙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高,阿米卡星对前4种细菌敏感性较高,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对大肠、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较高,但这5种常见阴性杆菌对头孢类耐药率均超过50%。常见的革兰阳性球菌均对呋喃妥因、利奈唑烷、万古霉素敏感性很高。其中,万古霉素对这三种细菌中极个别细菌耐药,对青霉素几乎均耐药。结论本院细菌耐药性较高,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防止细菌耐药的蔓延。

  • 标签: 菌群分布 药敏实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方法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我院2002年-2004年临床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的2012株病原菌的种类、药物敏感性进行分析。结果革兰氏阴性杆茼对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和美洛培南敏感性较好,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红霉素敏感性稳定,对其余14种抗生素敏感性呈下降趋势。革兰氏阳性球菌中应首选去甲万古霉素。结论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正确、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 标签: 药敏试验 细菌耐药性 抗生素 医院 病原菌分布
  • 简介:<正>目的:以人群大样本为基础,研究泌尿系结石发病的性别比率的改变程度。过去,男性比女性患泌尿系结石更常见。然而,一些细微的改变,如男性和女性饮食、液体摄入的不同及肥胖等都可能会导致其结石发病率的改变。方法:国家门诊手术数据库和国家住院数据库研发的关于分析肾绞痛或尿路结石的相关程序已被发现不足。泊松回归模型可以利用人群比率来分析1998~2004年间不同性别的患者,检测医疗资源使用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在107411名结石患者中有41272(38%)是女性,在男性和女性中医疗资源利用均有增加(86.6~105.5和42.5~64.4每100000;P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女性 尿路结石 疾病 发病率 男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烧伤科创面病原菌分布情况。方法:本次实验由烧伤科开展,实验人数共计206例,样本选取时间在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之间,通过细菌鉴定共计分离出病原株265株,并对创面病原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共计病原株合计265株,大肠埃希菌42例,分布率15.85%,金黄色葡萄球菌96例,分布率36.22%,铜绿假单胞菌102例,分布率38.49%,其他病原菌25例,分布率9.43%。结论:在本院烧伤科室中,创面病原菌占比最大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若想控制烧伤创面的病菌感染,需要结合上述病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干预,从而控制患者病情发展。

  • 标签: 烧伤科 创面 病原菌 分布情况
  • 简介:目的了解淮北地区三家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分布情况,以利于对ELBLs菌株的监控和临床治疗.方法采用1999年NCCLS推荐的初筛试验,从223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筛选出可疑产ESBLs细菌,并用确证试验加以确认.结果176株大肠埃希菌和47株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出102株产ESBLs(45.7%),其中大肠埃希菌74株(42.0%),肺炎克雷伯菌28株(59.6%).ESBLs检出率最高的标本是呼吸道分泌物(44.2%);各病区产ESBLs菌的分离率以重症监护(ICU)病房最高,为73.7%;其次是干部病房65.4%,呼吸科病房为45.2%,其他病房为34.4%.结论淮北地区ESBLs的检出率为45.7%,ICU病房和呼吸道分泌物是ESBLs的主要来源.

  • 标签: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 简介:摘要云南苗族多居高寒地区,生活习惯喜欢接近自然。劳作牛耕、人驮,男性喜欢狩猎,头发顺发旋梳成锅盖头;苗族女性喜欢载歌载舞,头发顺发旋结在头后方。采用头背式带物,头部在劳动中负荷大,头发在负重中起到衬垫、缓冲等作用。头背式劳作对他们的发旋形成、存在、生长、大小有影响。发旋有显蓍的种族特性,遗传特点明显。气候、海拔、生活习惯、劳动方式,尤且是头负重式劳作对发旋的分布、形成、大小有明显影响。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 探究 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分布及临床特征。 方法 : 对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12 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病例资料展开研究调查,从中抽选中符合诊断标准的 130 例,分析总结其病因及临床特征 。 结果: 130 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后,最终确诊病因者共 121 例,其中肺结核 22 例,病毒细菌感染 53 例,伤寒感染 7 例,红斑狼疮 8 例 ,血管炎 11 例,恶性肿瘤 15 例,其他疾病 5 例, 其中感染疾病和肺结核患者中,老年患病率高于非老年人群,对比差异 P<0.05。 结论 : 针对不明原因引起的发热通过临床进一步诊断检查,能准确分析其病因和临床发病特征。

  • 标签: 不明原因 发热 病因分布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淄博市张店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分布特征,为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淄博市张店区多中心卒中登记研究项目自2012年1月至2014年5月登记的符合标准的首次发病的6873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组患者按年龄分段,对各年龄段组发病率,各年龄段脑卒中TOAST分型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6873例患者中出血性脑卒中1132例(16.5%),缺血性脑卒中5192例(75.5%),未分类脑卒中549例(8.0%)。(1)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最高,且以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病率较其他分型明显高。(2)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均增加,且55~85岁为脑卒中的高峰年龄段。结论脑卒中发病的高峰年龄段为55~85岁,且尤为重视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

  • 标签: 缺血性脑卒中 出血性脑卒中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且分析病患患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统计并分析50例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近两年时间里入住本院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患,并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病患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入住本院的的MDRO病患,共16人;B组病患为2017年5月~2018年5月入住本院的的MDRO病患,共34人。其次,对A组病患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措施;对B组病患采取前瞻性分析的措施。结果A、B两组老年病患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MDRO感染病患的检测分析中,前瞻性的检测方式相对于回顾性的检测手段来说,发现病患的时间更加提前更加及时,因此能够进行尽早的药物性治疗,对疾病病菌的传播以及感染的控制有着重大的意义。

  • 标签: 多重耐药菌感染 耐药性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和医院感染类型及易感因素.方法各病区临床医师按照统一表格填报医院感染病例,专职监控人员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确认,并对全部病历逐个进行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4.2%,主要病原菌为真菌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40.88%、10.69%和8.49%,主要易感人群为恶性疾病、脑血管疾病和老幼体弱者.主要高危因素为侵人性诊疗操作、抗生素使用,主要感染部位为下呼吸道、泌尿道.结论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大多为条件致病菌,针对院内感染的易患因素应积极做好重点监控,侵入性诊疗要严格无菌操作,避免长期大量及联合使用广谱抗生素,应增加围术期抗生素的使用率.

  • 标签: 医院内感染 易患因素 病原谱分布 感染类型 真菌类 大肠埃希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pn)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控制肺炎克雷伯菌的医院感染。方法对临床分离出来的286株肺炎克雷伯菌进行标本,科室分布的统计及耐药性分析,并对其中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作ESBLs,AmpC酶,碳青霉烯酶,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等试验。结果286株肺炎克雷伯菌主要来自痰液,占79.72%(228/286),其次为尿液及伤口分泌物,分别占8.74%(25/286),5.59%(16/286);主要分布于ICU,呼吸内科,分别占56.29%(161/286),27.62%(79/286),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检出162株,检出率为56.64%(162/286),产AmpC酶检出39株,检出率为13.64%(39/286),产KPC酶28株,检出率为9.79%(28/286),产NDM-1检出2株,检出率为0.70%(2/286)。结论该院肺炎克雷伯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以ICU感染最为严重,其次为呼吸内科,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比较高,且耐药表型多样,对多重耐药株检测耐药机制非常重要,以便控制医院的感染。

  • 标签: 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药敏试验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