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感染加速诱发新生儿ABO溶血发生的因素的研究。方法对某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住院的ABO溶血症的100例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黄疸出现的时间小于24小时的患者有31例,24小时-48小时之间的患者有45例,48小时到72小时之间的患者有24例;贫血出现时间在第1个周之内,其血红蛋白在90到110g/L之间的患者有30例,在111~130g/L之间的患者有30例,大于130g/L的患者有1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及coombs;其中三者均阳性的患者有62例,前两项试验均阳性的有34例,仅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的有4例,母子的血型O-A型的有58例,O-B型的有42例;100例中有86例血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这84列中有56列合并肺部感染或皮肤感染或有明确胎膜早破史等能发现明确感染灶或感染源,有8例母亲围产期有感染,其发生溶血、出现黄疸的时间均偏早,程度重,疗效欠佳,疗程偏长。AB0溶血症伴有感染的均进行了丙种球蛋白、蓝光照射、白蛋白,同时抗感染等综合治疗;部分进展快,疗效欠佳,予同时换血治疗。治愈的患者有96例,好转的患者有4例。结论利用微量血测胆红素及时的进行母子血清学的检查,进行丙种球蛋白、蓝光治疗,配合白蛋白进行治疗,可以提高ABO溶血症的治愈率,进而可以避免胆红素脑病。其中有感染存在的可至ABO溶血症出现时间早,黄疸进展快,程度重,贫血早且偏重,疗效欠佳,疗程偏长,需予肝酶诱导剂,甚至需换血治疗。

  • 标签: 感染 加速 诱发 新生儿 ABO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光固化树脂充填楔状缺损对牙髓的影响,以期为牙髓修复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165颗楔状缺损患牙玻璃离子垫底和光固化树脂充填修复,对修复过程中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3年的牙髓修复状况进行研究。结果经统计发现,165颗患牙中,96颗出现牙过敏症,在修复后3个月内共有91颗患牙出现牙敏感,占比55.2%;患者出现牙髓或根尖病变的几率同患牙修复时间具有正相关联系,在修复后1年时间内,主要以根尖病变为主,牙髓炎出现在修复后2-3年内,其中修复后3年牙髓炎或根尖病变发病率达到23%,但牙髓坏死时间无法确定;牙体龋坏主要发生在邻面边缘、颈缘或切缘,修复后3年内龋坏发病率达到11.5%,且舌侧位置较唇侧位置大。结论光固化树脂充填楔状缺损虽然能够对牙髓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对牙体牙髓造成一定的危害,在临床实践中应针对患者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选择牙髓保护措施,提高牙髓治疗效果,降低损害程度。

  • 标签: 光固化树脂 楔状缺损 牙髓病 玻璃离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乳磨牙大面积缺损患儿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治疗,对观察组采用复合树脂修复填充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牙牙体缺损的治疗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填充成功率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明显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复合树脂 牙体缺损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对氧化锆瓷层不同表面处理后,结合硅烷偶联剂的应用,通过人工老化实验,对比氧化锆瓷表面与复合树脂之间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个试件随机分成酸蚀、喷砂、喷砂加酸蚀、空白组4组,各组再分为涂布硅烷偶联剂组和对照组,充填复合树脂2mm。经人工老化实验后,利用万能试验机对比其剪切粘结强度。结果氧化锆瓷层表面3种表面处理组,酸蚀并结合硅烷偶联剂组所获得的粘结强度最大,喷砂组其次,喷砂加酸蚀组最低。结论经过3种不同表面处理后,均能提高瓷层表面与复合树脂之间的粘结剪切强度,酸蚀组效果最佳。通过耐老化实验比较分析瓷表面应用硅烷偶联剂有利于提高瓷与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

  • 标签: 崩瓷修补 粘结剪切强度 酸蚀 喷砂 复合树脂 瓷表面
  • 简介:病例1患者女,74岁,因10h内便血1000mL于2013年1月23日急诊入院。患者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平时血糖、血压控制欠佳。患者长期便秘,否认痔疮病史。发病前患者因便秘行灌肠排出于结大便后,

  • 标签: DIEULAFOY病 直肠 长期便秘 2型糖尿病 急诊入院 血压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脑卒中人群常可并发肺炎,肺炎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甚至可致死亡.ADS评分可用于预测脑卒中人群是否会并发肺炎,对其预测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2014年9月我院根据相关临床经验和地区人群特点制定了特色型“ADS评分系统”,准备投入到临床应用中.现选取在我院就诊并诊断为脑卒中接受治疗的患者80例和相关负责医生20名,对8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患者随访结果为“参照标准”,10名医生采用临床上常用预测方法对80例脑卒中患者预测的结果称为对照组.结果80例脑卒中患者调查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最常见.观察组预测结果和“参考标准”相符程度(95.71%)与对照组相符程度(70.00%)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医生满意度(90.00%)高于对照组满意度(60.0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常用预测方法预测卒中后肺炎有一定的难度,新制定的ADS系统对于预测卒中后肺炎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预测的准确率,深受医生和患者好评,医生可以对患者临床预防进行专业指导,避免出现时治疗无效引起严重后果.关键词ADS评分;脑卒中;肺炎;预测价值ExploringtheforecastvalueofADSscoreonconcurrencypneumoniaofpatientswithstrokeAbstractObjectiveStrokepatientsoftenaccompanypneumonia,pneumoniainfluencespeople’slifestrictlyandmayleadtodeath.ADSscorecanpredictifstrokepatientsoccurpneumonia,analyzeditsclinicaleffect.MethodWemade‘ADSScoreSystem’accordingtoourhospital’srelatedclinicalexperienceanddistrict’sfeatures,itwasusedinclinical.Selected80patientswhowerediagnosedstrokeand20doctors,followed80patientsforoneyear.TheresultswasregarGdedas‘referencestandard’,80patientswhoacceptedroutineforecastmethodby10doctorswereselectedascontrolgroup;ResultThesurveyof80strokepaGtientsshowedthatischemicstrokewasthemostcommon.Thecorrespondbetweenforecastresultandtheresultof‘referencestandard’inobservationgroup(95.71%)washigherthan(70.00%)ofcontrolgroup;Thesatisfactiontodoctorsinobservation(90.00%)washigherthan(60.00%)ofcontrolgroup,theresults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Clinicalroutineforecastmethodisdifficulttoforecastpneumonia,new-madeADSsystemhasimportanteffectonforecastingpneumonia,itcanincreasetheaccuracyeffectivelyandwelcomedbydoctorsandpatients,doctorscanprovideprofessionalguidanceforpatientstoavoidseriousKeryeswuolrtdbecauseofinvalidtreatment.ADSscore;stroke;pneumonia;forecastvalue中图分类号R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56-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ABO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不一致时,采用基因测序方法鉴定血型的意义。方法对本血液中心在ABO血型鉴定时发现的无偿献血者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样本,采用试管法进行血型血清学分析和亚型鉴定;对血清学检测为ABO亚型的样本,再采用PCR-SBT方法对6、7外显子和部分内含子进行基因序列分析。结果2例血清学鉴定为A亚型B的样本,经ABO基因测序确定基因型为CisAB/B,分别为CisAB01/B101和CisAB05/B101。结论由于B基因的作用,CisAB血型经血清学方法难以被发现并确定,基因测序有助于更准确地鉴定血型。

  • 标签: ABO亚型 CisAB血型 基因
  • 简介:随着微创腔镜技术的发展,CO2气腹的应用也日渐广泛,通过向腹腔内充入CO2,可为术者操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手术术野。然而由于机体对CO2的吸收,导致了血内的CO2浓度上升,又会对机体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尤其是CO2极易通过血脑屏障,使脑内H+浓度升高,改变脑血流[1]。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CO2气腹时因为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升高而引起的脑动脉血流的变化。

  • 标签: CO2气腹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脑动脉血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肾病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给于基础、常规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HAMD、HAMA及生化指标。结果干预组患者治疗后HAMD和HAMA评分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Hb1A1c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对性的干预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使得患者临床症状得对显著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护理干预;生化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2种胰岛素强化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观察与探讨。方法对2012年8月到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的相关研究,随机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多次的胰岛素皮下注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短期的持续胰岛素输注,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FPG、FC-P与治疗前相比均得到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分别为(2.87±0.15)d、(28.32±1.04)U/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没有出现低血糖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的(0.64±0.12)次/人(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短期的持续胰岛素输注可获得有效的临床疗效,且患者不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 标签: 胰岛素强化 治疗 2 型糖尿病 有效性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