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爱康渗透树脂治疗正畸后牙面脱矿(白垩斑)的疗效稳定性。方法选取已完成正畸治疗的前牙区釉质白垩斑患者20名,应用渗透树脂治疗。治疗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1年、2年分别拍摄数码照片。由另外两位医生判断有无颜色变化,并测量术前、术后白垩斑面积(W)及患牙唇面的面积(T),计算出W/T比值(%),评价其疗效稳定性。结果随访两年,术后6个月、1年、2年间W/T比值经多样本的秩和检验,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渗透树脂治疗后在2年观察期内颜色表现稳定,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渗透树脂 脱矿 疗效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DM分型将285例DM患者分为T1DM144例和T2DM14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研究对象GAD-Ab、ICA和IAA等指标的差异。结果GAD-Ab、ICA和IAA单独检测,T1DM组各指标均高于T2DM组及对照组(P<0.05);T1DM组GAD-Ab的阳性率高于ICA和IAA(P<0.05);GAD-Ab+ICA+IAA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GAD-Ab、ICA和IAA单项检测可作为DM分型诊断的参考依据;GAD-Ab+ICA+IAA联合检测可能提高阳性率,且有助于检出成人隐匿性免疫糖尿病(LADA)降低漏诊的风险,提高对TIDM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特异性,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 标签: DM GAD-Ab ICA IAA
  • 简介:摘要目的对感染加速诱发新生儿ABO溶血发生的因素的研究。方法对某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在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住院的ABO溶血症的100例新生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黄疸出现的时间小于24小时的患者有31例,24小时-48小时之间的患者有45例,48小时到72小时之间的患者有24例;贫血出现时间在第1个周之内,其血红蛋白在90到110g/L之间的患者有30例,在111~130g/L之间的患者有30例,大于130g/L的患者有1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及coombs;其中三者均阳性的患者有62例,前两项试验均阳性的有34例,仅游离抗体试验阳性的有4例,母子的血型O-A型的有58例,O-B型的有42例;100例中有86例血超敏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这84列中有56列合并肺部感染或皮肤感染或有明确胎膜早破史等能发现明确感染灶或感染源,有8例母亲围产期有感染,其发生溶血、出现黄疸的时间均偏早,程度重,疗效欠佳,疗程偏长。AB0溶血症伴有感染的均进行了丙种球蛋白、蓝光照射、白蛋白,同时抗感染等综合治疗;部分进展快,疗效欠佳,予同时换血治疗。治愈的患者有96例,好转的患者有4例。结论利用微量血测胆红素及时的进行母子血清学的检查,进行丙种球蛋白、蓝光治疗,配合白蛋白进行治疗,可以提高ABO溶血症的治愈率,进而可以避免胆红素脑病。其中有感染存在的可至ABO溶血症出现时间早,黄疸进展快,程度重,贫血早且偏重,疗效欠佳,疗程偏长,需予肝酶诱导剂,甚至需换血治疗。

  • 标签: 感染 加速 诱发 新生儿 ABO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正确鉴定ABO血型。方法血型血清学实验。结果AB亚型。结论当遇有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时,要认真对待,谨慎甄别亚型因素。

  • 标签: ABO血型 亚型 血型抗原 表型
  • 简介: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沙苑子总黄酮的工艺。方法:考察AB-8、D-101和NKA-9树脂对沙苑子总黄酮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筛选树脂型号;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AB-8树脂纯化工艺条件。结果: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优选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0mg·mL-1,样品液pH5.0,上样速度为1.0mL·min-1,乙醇洗脱浓度40%,洗脱流速为1.5mL·min-1;经AB-8处理后的沙苑子总黄酮纯度达50%。结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地纯化富集沙苑子总黄酮。

  • 标签: 大孔树脂 沙苑子总黄酮 纯化工艺
  • 简介:目的:分析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MDR—AB)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MDR—AB)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80.4%;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55.4%,观察组细菌清除率67.9%,对照组细菌清除率44.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MOR-AB)肺炎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 MDR—AB肺炎
  • 简介:前牙直接修复,尤其是中切牙,对称性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临床医师可以利用根据蜡型制作的硅橡胶导板来修复腭侧壁和切缘:但是,椅旁徒手再现对称性,比如邻接面外展隙、宏观和微观表面结构、色彩学特征,结果常常不可预知。本文分步描述Ⅳ类洞的修复,既简化修复过程,又检查和纠正邻接面外形的对称性和色彩学特征。

  • 标签: 树脂修复 对称性 中切牙 前牙 直接修复 蜡型制作
  • 简介:目的观察Filtek™Z350XT流体树脂修复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10颗患牙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Filtek™Z350XT流体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随访1年。结果3种材料修复成功率分别为97.14%、90.00%、75.71%。Filtek™Z350XT流体树脂组优于光固化复合树脂组,光固化复合树脂组优于玻璃离子体水门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ltek™Z350XT流体树脂是一种较理想的修复楔状缺损材料。

  • 标签: Filtek&trade Z350XT流体树脂 楔状缺损 复合树脂 玻璃离子体水门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光固化树脂充填楔状缺损对牙髓的影响,以期为牙髓修复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其165颗楔状缺损患牙玻璃离子垫底和光固化树脂充填修复,对修复过程中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以及1-3年的牙髓修复状况进行研究。结果经统计发现,165颗患牙中,96颗出现牙过敏症,在修复后3个月内共有91颗患牙出现牙敏感,占比55.2%;患者出现牙髓或根尖病变的几率同患牙修复时间具有正相关联系,在修复后1年时间内,主要以根尖病变为主,牙髓炎出现在修复后2-3年内,其中修复后3年牙髓炎或根尖病变发病率达到23%,但牙髓坏死时间无法确定;牙体龋坏主要发生在邻面边缘、颈缘或切缘,修复后3年内龋坏发病率达到11.5%,且舌侧位置较唇侧位置大。结论光固化树脂充填楔状缺损虽然能够对牙髓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对牙体牙髓造成一定的危害,在临床实践中应针对患者的特殊性,有针对性的选择牙髓保护措施,提高牙髓治疗效果,降低损害程度。

  • 标签: 光固化树脂 楔状缺损 牙髓病 玻璃离子
  • 简介:摘要随着粘接技术的迅猛发展,复合树脂也在不断发展革新,目前已经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复合树脂自身机械性能和耐磨性不足以及聚合收缩等问题,加上临床医师操作技术等因素,常常发生复合树脂粘接失败,特别是前牙更容易发生充填树脂脱落。本文就前牙光固化复合树脂粘结的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前牙 粘接
  • 简介:目的:研究VarnishXT和ICON渗透树脂两种微创治疗材料对釉质龋白斑颜色的影响。方法:选择牛门齿100颗,将唇面向下作为观察面,环氧树脂包埋,打磨。暴露至少6mm×10mm的釉质牙面,随机分A,B,C,D,E5个区,E区用抗酸指甲油封闭。并分别采用人工龋脱矿液后A区不做处理,B区经VarnishXT处理,C区经ICON渗透树脂处理,D区经氟化物处理后,用电子分光光度比色仪测量L*值。结果:脱矿后样本A、B、C、D较E区升高,L*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认为脱矿后各区与E区的L*值不同;B、C、D三区两两比较L*值均有统计学差异;B、C、D区经处理后与A区相比,L*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L*值均较A区降低,且L*值C区0.05),尚不能认为两区的L*值不同。

  • 标签: 龋白斑 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 渗透树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乳磨牙大面积缺损患儿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治疗,对观察组采用复合树脂修复填充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败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后牙牙体缺损的治疗采用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填充成功率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明显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填充治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复合树脂 牙体缺损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使用电动牙刷刷牙对树脂充填体边缘微渗漏情况的影响。方法将60颗人离体前磨牙随机均分为A、B、C、D四组,每组15颗。所有离体牙冠颊面制备4.0mm×3.0mm×2.0mm标准箱状洞型,A组、B组使用FiltekZ350XT复合树脂充填窝洞,C组、D组使用Charism复合树脂充填窝洞,将全部离体牙置于5℃/55℃生理盐水中冷热循环400次。A组、C组使用SonicareHX9332声波震动型电动牙刷刷洗240min,B组、D组使用高露洁360全面口腔清洁牙刷刷洗72000次。各组标本放入1.0%碱性品红溶液中浸泡96h后,将标本颊舌向垂直于充填器表面片切,使用根管显微镜观察并摄片,使用Image-ProPlus6.0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充填体边缘碱性品红溶液渗入深度。对A组、B组,C组、D组分别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B、C、D四组染色剂渗入深度分别为(0.63±0.47)mm、(0.61±0.33)mm、(1.15±0.36)mm、(1.11±0.46)mm。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P>0.05),C组、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P>0.05)。结论对于两种树脂充填材料,声波震动型电动牙刷刷牙相与手动牙刷刷牙对于充填体边缘密合性并无显著影响。

  • 标签: 电动牙刷 复合树脂 微渗漏
  • 简介:目的评价CHADS2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在冠心病外科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行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68例患者,术后新发房颤患者97例.回顾患者的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进行分析.结果768例患者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12.6%,分为术后新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新发房颤组与非房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70.74±8.21)岁和(65.90±9.83)岁,围术期脑卒中分别为8例和9例,CHADS2评分值分别为3.20±1.26和2.13±0.94,CHA2DS2-VASc评分值分别为4.20±1.50和3.23±1.07.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是术后新发房颤的预测因素,与围术期脑卒中显著相关(P<0.01).结论冠心病外科治疗中应用CHADS2及CHA2DS2-VASc评分系统可预测术后新发房颤及围术期脑卒中,对冠心病术后新发房颤的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决策提供了依据,对卒中风险及预后有一定的评估价值.

  • 标签: CHADS2和CHA2DS2-VASc评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术后新发房颤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FiltekZ350XT流动树脂应用于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00名6~8岁适龄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半口对照法,对每位儿童的第一恒磨牙,一侧使用FiltekZ350XT流动树脂。另一侧使用传统3m窝沟封闭剂。临床追踪2年,记录俩种材料的保留情况和龋病发生情况,结果在窝沟封闭术半年,一年,一年半内。两种材料的保留和龋病发生无显著差异。在窝沟封闭术后2年,FiltekZ350XT流动树脂组与传统3m窝沟封闭剂组材料保留率分别为95%和85%。龋病发生率分别为5%和10%。两组均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FiltekZ350XT流动树脂进行窝沟封闭远期效果优于传统3m窝沟封闭剂。FiltekZ350XT流动树脂可作为良好的窝沟封闭术,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窝沟封闭剂 流动树脂 龋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渗透性树脂与氟漆治疗正畸后白垩斑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纳入我院口腔科2013年6月—2015年2月口腔科正畸后白垩斑患者78例,共145颗患齿。根据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组,氟漆组39例患牙71颗,渗透性树脂组39例患牙74颗。氟漆组实施氟漆进行干预,渗透性树脂组予以渗透性树脂干预。对比疗效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渗透性树脂组总有效率97.30%显著比氟漆组总有效率84.51%高,渗透性树脂组满意度评分98.23±1.02分显著比氟漆组满意度评分82.24±3.34高,组间对比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氟漆治疗正畸后白垩斑对比,渗透性树脂治疗的效果更好,可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渗透性树脂 氟漆 正畸后白垩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光固化复合树脂在口腔美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来我院进行口腔美容修复的82例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根据美容修复类型将氟斑牙患者作为观察组,将牙齿缺损和畸形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美容修复效果及牙髓炎、修复体脱落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修复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5/47),对照组修复治疗总有效率为82.0%(50/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3%(2/4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0%(11/6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特别适合修复氟斑牙,在口腔美容修复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光固化复合树脂 口腔修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光固化复合树脂治疗氟斑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2014年之间接受的86例氟斑牙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取烤瓷冠修复技术,观察组采取光固化复合树脂技术实施治疗,以vita比色板为衡量标准,观察脱色前后情况变化,对比两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是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9.7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技术治疗氟斑牙,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烤瓷冠技术 光固化复合树脂技术 氟斑牙
  • 简介:目的探讨对氧化锆瓷层不同表面处理后,结合硅烷偶联剂的应用,通过人工老化实验,对比氧化锆瓷表面与复合树脂之间剪切粘结强度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个试件随机分成酸蚀、喷砂、喷砂加酸蚀、空白组4组,各组再分为涂布硅烷偶联剂组和对照组,充填复合树脂2mm。经人工老化实验后,利用万能试验机对比其剪切粘结强度。结果氧化锆瓷层表面3种表面处理组,酸蚀并结合硅烷偶联剂组所获得的粘结强度最大,喷砂组其次,喷砂加酸蚀组最低。结论经过3种不同表面处理后,均能提高瓷层表面与复合树脂之间的粘结剪切强度,酸蚀组效果最佳。通过耐老化实验比较分析瓷表面应用硅烷偶联剂有利于提高瓷与复合树脂间的粘接强度。

  • 标签: 崩瓷修补 粘结剪切强度 酸蚀 喷砂 复合树脂 瓷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