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阴茎高压烧伤的修复方法.方法153例高压烧伤患者伴阴茎烧伤6例,其中全阴茎坏死3例、部分阴茎坏死1例、阴茎皮肤部分坏死1例、阴茎皮肤全部坏死1例.采用阴茎坏死皮肤直接切除缝合修复1例、皮片移植2例、阴囊皮瓣转移3例.结果除2例患者阴茎缺如外,其余3例患者阴茎及1例后期再造阴茎的外观、功能满意.结论阴茎高压烧伤后采用阴囊皮瓣修复阴茎皮肤坏死,全阴茎坏死后选用腹部皮瓣行阴茎再造,均为较好的修复方法.

  • 标签: 阴茎 高压电烧伤 修复 皮片移植 阴囊皮瓣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颈部高压烧伤的修复方法。方法1985年以来笔者单位共收治37例颈部高压烧伤患者,清创后采用背阔肌肌皮瓣、斜方肌肌皮瓣,颈阔肌肌皮瓣、胸大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联合胸大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果除3例皮瓣边缘部分坏死(坏死带宽1~2cm)外,其余皮瓣成活,移植局部外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颈部高压烧伤后,早期彻底清创并采用带蒂肌皮瓣及联合皮瓣修复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方法。

  • 标签: 烧伤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烧伤创面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全身治疗与保守治疗对32例高压烧伤患者进行全面诊断,创面处理。结果23处创面行皮瓣修复,愈合优、良、差者分别为14处、5处、4处。67处创面行皮片修复,愈合优、良、差者分别为44处、13处、10处。一期修复组皮瓣修复16处,皮片修复43处,延期修复组皮瓣修复7处,皮片修复24处。高压组皮瓣修复16处,皮片修复53处,低压电组皮瓣修复7处,皮片修复14处。延期修复组皮片愈合明显优于一期修复组(P<0.01),其余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压烧伤致残率离,并发症多,应加强易伤人群的健康教育。

  • 标签: 高压 电烧 创伤和损伤 修复 手术 功能 恢复
  • 简介:目的为了对电损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一个以非热为主、高压损伤组织进行性坏死的模型。方法自行设计电击系统一套,新西兰大白兔75只,45只用于极板大小、击伤时间、间隔时间和损伤程度筛选,其余30只建立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临床解剖探查、烧伤指数(IDBI)分型和^99Tc^m-MDP同位素扫描γ照相等进行研究。结果模型条件为损伤场强17000V/m,电流强度554mA,平均电流密度小极板下137mA/cm^2,大极板下21mA/cm^2。组织温度平均仅升高1.73℃,排除了热性损伤。产生了轻、中、重、特重和毁损5种不同程度的损伤模型。早期没有肉眼可见的皮肤坏死。重度以上3个模型分别在伤后12、7、5d伤肢丧失。结论非热因素是该组模型电损伤的主要原因,并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

  • 标签: 电损伤 动物模型 非热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电击伤后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和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对家兔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家兔高压击伤模型,分别用半定量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血清酶法检测家兔心肌组织iNOSmRNA、ET-1mRNA表达水平及血浆中肌酸激酶(CK)含量。结果高压击伤家兔心肌组织中iNOSmRNA2~8h升高后开始下降。CK和ET-1mRNA含量2h达峰值(CK:1589±75;ET-1:1.16±0.25)。结论iNOSmRNA升高具有保护心肌组织作用。

  • 标签: 高压电击伤 心肌损伤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半定量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动物实验
  • 简介:白内障为电击伤并发症之一,但较少见.笔者单位1985~2002年共收治电击伤患者近600例,仅1例并发白内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高压电击伤 白内障 并发症 植皮术
  • 简介:肢体高压击伤往往伴有血管的损伤,而血管的损伤程度是决定是否截肢及截肢范围的重要指标.以往对血管损伤程度的判断,多以电烧伤局部软组织的损伤程度和肢体末梢循环表现为参照.由于以上两项指标不能及时、准确反映血管的损伤程度,我科采用彩色多普勒判断16例高压击伤患者血管损伤程度,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肢体损伤 电击伤 血管损伤 彩色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部高压击伤创面修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1例颈部高压击伤患者的护理过程及创面修复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颈部创面采用带蒂皮瓣及游离移植皮瓣均成活.结论针对患者颈部电击伤的特殊性和发病的突发性,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作好呼吸道护理,采用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手术后观察移植皮瓣血运变化是保证颈部高压击伤顺利康复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高压电击 颈部损伤 护理
  • 简介:患者男,44岁。被10kV高压击伤胸腹及四肢,伤后8h转入笔者单位。查体:患者意识清楚,呼吸21次/min,心率72次/min,血压123/78mmHg(1mmHg=0.133kPa),尿液为深酱油色。下腹壁全层缺损面积6cm×5cm,有肠内容物溢出;小肠从创口疝出并嵌顿,呈粉红色(图1)。

  • 标签: 高压电烧伤 四肢 胸腹 肠外置 高压电击伤 意识清楚
  • 简介:目的了解高压烧伤家兔球结膜微循环(BCM)的变化,以及己酮可可碱(PTX)对BCM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5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电伤组和治疗组,每组15只.电伤组和治疗组家兔均用调压器及实验变压器制成高压烧伤模型,治疗组随即给予PTX注射;对照组家兔接相同装置但不通电,致假伤.用微循环显微镜观测3组家兔伤前15min及伤后5min、1h、2h、4h、8hBCM变化,包括:(1)微血管形态,如清晰度,微动、静脉及毛细血管直径,是否存在粗细不均现象及缺血区.(2)微血流动态,如微动、静脉及毛细血管血流速度,红细胞聚集和微血栓形成情况.(3)微血管周围状态,如出血、渗出情况.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1)微血管形态:电伤组和治疗组家兔伤后微血管清晰度较伤前下降,但治疗组好于电伤组.伤后5min,电伤组微动、静脉和毛细血管直径分别为(7.3±2.5)、(12.3±2.4)、(3.5±0.7)μm,均小于对照组的(14.6±3.1)、(27.2±3.5)、(9.0±1.4)μm(t值分别为5.23、13.66、14.04,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分别为(10.2±3.8)、(21.5±3.1)、(7.1±1.2)μm,均大于电伤组(t值分别为2.21、8.99、10.18,P值均小于0.05).伤后1h,电伤组和治疗组微动脉直径均恢复至伤前水平.伤后2-8h,电伤组微动脉和毛细血管直径逐渐减小,微静脉直径逐渐增大;治疗组上述变化不明显.电伤组伤后5min微血管呈粗细不均状,持续至8h;出现缺血区,2h时好转.治疗组情况较之明显改善.(2)微血管血流动态:伤后5min,电伤组微动、静脉及毛细血管血流速度分别为(202±53)、(198±44)、(46±12)μm/s.慢于对照组的(544±37)、(359±32)、(220±19)μm/s(t值分别为20.47、11.51、30.02.P值均小于0.05);治疗组分别为(335±42)、(260±35)、(119±23)μm/s,快于电伤组(t

  • 标签: 烧伤 结膜 微循环 己酮可可碱
  • 简介:减少体内内毒素和减轻其对机体的损害,是电烧伤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高压对微血管的损害是其损伤机体组织和器官的重要机制之一,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也十分明显。两者共同作用造成组织和器官微循环障碍。本研究制作高压烧伤合并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检测其血液流变学变化,并用己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治疗,分析PTX对高压烧伤的疗效。

  • 标签: 血液流变学变化 高压电烧伤 内毒素血症 己酮可可碱 干预作用 机体组织
  • 简介:摘要阐述了超高压技术的作用机理及特点,介绍了超高压灭菌技术的应用以及目前超高压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超高压 应用 前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放射技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0例收治于本院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随机法分为每组各30例患者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介入放射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门静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门静脉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急性介入放射技术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以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更少,改善门静脉压,值得推广。

  • 标签: 介入放射技术 门静脉高压证 应用价值
  • 简介:压电效应是某些电介质在沿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时,其内部会产生极化现象,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出现正负相反的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它又会恢复到不带电的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当作用力的方向改变时,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相反,当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上施加电场,这些电介质也会发生变形,电场去掉后,电介质的变形随之消失,

  • 标签: 压电效应 韧带损伤 治疗
  • 简介:手部高压注射伤(high-pressureinjectioninju?ries,HPII)既往在国内发病率较低,随着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高压喷漆技术及防火材料灌注工艺技术的发展,高压注射伤患者明显大幅度增多。HPII往往由于初期手部伤口小,临床表现症状轻,而被患者及医生忽视,得不到早期及时诊治而延误病情[1]。后期该病进展快,其治疗也十分困难,常常发生手指致残。本次研究总结应用显微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HPII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手部高压注射伤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治疗 清创 INJECTION 表现症状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研究 GE BrightSpeed16排螺旋 CT高压技术分析,对实际使用过程中的故障进行维修和解决。方法 通过对 GE BrightSpeed16排螺旋 CT仪器核心技术的了解,并结合其工作原理,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问题,通过具体故障维修体会,总结出该仪器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结果 针对不同故障均可以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结论 CT故障维修是一项复杂繁琐的工作,所以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 标签: 螺旋 CT 高压技术 故障维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与保健在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 6月至 2016年 6月我院收治的高压氧治疗患者 80例作为本次对比研究的对象,按治疗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与保健,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护理与保健过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对高压氧治疗密闭空间的恐惧、耳部不适等情况消失,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高压氧舱是病人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密闭舱内吸入氧达到治疗病人的大型医疗设备,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在高压的特设环境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特殊护理与保健,使患者满意,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高压氧 护理 保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