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采用经腹顺行引导法逐级扩张导管乳头扩张术(LPCD)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或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符合入选标准的2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胆囊253例;胆管镜取石、逐级导管扩张乳头并行一期缝合术88.1%(223/253),因胆总管残石或狭窄留置T形管6.3%(16/253);中转为术中内镜乳头切开术和鼻胆管引流术3.2%(8/253);中转为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1.2%(3/253),放弃胆总管探查取石术1.2%(3/253)。一期缝合术后残石1例(0.4%),放弃胆总管探查取石3例(1.2%),胆汁漏17例(6.7%),轻症胰腺炎5例(2.0%)。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再手术和死亡。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0.3%(26/253)。结论从本研究对有限病例进行初步研究发现,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采用LPCD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或合并十二指肠乳头部梗阻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 标签: 胆结石 腹腔镜 胆汁淤积 扩张术
  • 简介:目的观察烫伤后早期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骨架(CSL)含量及形态学的改变,初步探讨烧伤后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70只成年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不烫伤);烫伤组(60只,于背部造成10cm×7cm的深Ⅱ度创面)。烫伤组大鼠于伤后1、3、6、12、24、48h处死,另处死正常对照组大鼠,取结肠起始段组织,分作2份,一份于透射电镜下观察CSL的形态学变化;一份经急性酶分离法获得平滑肌细胞悬液,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抗大鼠肠道平滑肌CSL微丝肌动蛋白抗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荧光强度以反映平滑肌细胞内CSL含量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显示:烫伤组大鼠伤后1~3h结肠平滑肌细胞内丝状纤维分布混乱、稀疏,密斑分布不均,6~12hCSL形态、分布等逐步趋于平稳,24h则逐步恢复正常,48h时与正常对照组相似。烫伤组大鼠肠道平滑肌CSL含量于伤后1h明显升高(610±23),此后逐渐降低,3h已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2±17),约12h开始逐渐回升,24h已超过正常对照组,且呈上升趋势持续至48h,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烫伤后早期可出现明显的肠道平滑肌CSL含量及形态学的改变,此过程体现了机体的修复与损伤力量抗衡的动态变化。此外,肠道平滑肌CSL含量的变化可能是导致伤后其细胞动力功能出现异常、肠道功能紊乱、肠壁结构受损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烧伤 结肠 细胞骨架 肌动蛋白类 平滑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填充术与多次根管填充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牙髓炎 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6例,对照组采取多次根管填充术治疗,观察组采取一次性根管填充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显效 17例,占 65.38%;有效 7例,占 26.92%;无效 2例,占 7.69%;总有效率 92.31%;对照组显效 15例,占 57.69%;有效 10例,占 38.46%;无效 1例,占 3.86%;总有效率 96.15%, P>0.05。观察组正常咀嚼时间、疼痛缓解时间、肿胀消失时间分别为( 5.2±2.8) d、( 6.3±2.5) d、( 5.3±2.1) d;对照组分别为( 2.3±0.4) d、( 4.2±1.3) d、( 2.5±1.2) d, 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急性牙髓炎均具有显著效果,但一次性根管填充术更能缩短康复时间,值得应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填充 多次根管填充 急性牙髓炎
  • 简介:【摘要】衰老是人生不可逆转的过程,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面部脂肪室在面部年轻化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将结合面部脂肪室的研究进展,脂肪注射技术的发展两个方面,及其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 标签: 脂肪室,脂肪填充技术,脂肪移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自体脂肪填充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20年1月至20220年1月收治的140例需实施自体脂肪填充术患者,对其进行术前评估,择日手术。结果: 140例患者中有效90例(64.29%),改善46例(32.86%),无变化4例(2.85%),总治疗有效性为97.15%。实施自体脂肪填充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率为4.29%,其中结节发生率最高为2.86%,其次为瘙痒发生率为1.43%,吸收发生率为0.00%,血肿发生率为0.00%以及感染发生率为0.00%。结论:自体脂肪填充术对凹陷部位填充效果理想,而且安全性较高,出现血肿,瘙痒等不良反应数即可消失,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自体脂肪填充术 手术有效性 手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运用改良式非创伤性填充技术治疗小儿龋齿,探究安全可靠且可操作性强的治疗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填充剂进行暂封治疗及永久性填充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奥硝唑合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牙体牙髓病患者 奥硝唑合剂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孔径三维立体泡沫状外消旋聚乳酸材料(PDLLA)的成骨能力。方法采用溶剂注模并盐结晶颗粒沥滤法制成3种(70~150μm,150~300μm和400~700μm)孔径的外PULLA料,在62例1cm兔桡骨去骨膜缺损模型中分别植入3种孔径材料和空白对照,术后2、4、8、12周行X线、组织学观察及8、12周扫描电镜观察骨缺损区骨生成情况。结果70~150μm与150~300μm材料成骨较好,与400~700μm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DLL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吸收性,制成泡沫状具有较好的骨传导性能。

  • 标签: 生物相容性材料 外消旋聚乳酸 孔径 骨缺损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口腔内科临床诊疗中常用根管填充材料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选取了某医院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50例根管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填充材料种类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为了方便我们用A组,B组和C组表示,每组50例患者;A组患者填充的时候采用了碘仿氢氧化钙糊剂、B组患者填充时采用复合树脂、C组患者采用Cortisomol 根管糊剂,填充完成之后对三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经临床治疗之后,A组患者手术成功率高达96%,疼痛发生率为10%;B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2%,疼痛发生率为20%,C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为84%,疼痛发生率为22%;由数据得出A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远远高于其他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内科临床诊疗中,采用碘仿氢氧化钙糊剂在根管填充中有着良好的效果,不仅能减轻患者疼痛,还大大提高了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内科 临床 填充材料 根管填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填充胶原蛋白植入剂在改善泪槽畸形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28例,研究的起始时间为2022年1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份,分析28例患者行填充胶原蛋白植入剂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得到改善,下脸到颧颊区域自然且流畅,轮廓曲线效果更佳,泪槽凹陷导致的阴影有效的改善。结论:为泪槽畸形的患者提供填充胶原蛋白植入剂,可以改善其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的面部年轻化,值得提倡。

  • 标签: 填充胶原蛋白植入剂 改善泪槽畸形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根管治疗中新型填充材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86例需要根管治疗的患者,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使用新型填充材料进行填充,对照组使用传统填充材料进行填充。比较两组患者的根管治疗效果,包括治疗后疼痛情况、感染情况、牙髓存活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根管治疗后疼痛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感染情况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同时牙髓存活率也较高。结论:新型填充材料在根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优于传统填充材料,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治疗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根管治疗 新型填充材料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根管填充程度在牙体牙髓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 2015年 8月 -2017年 4月收治牙体牙髓病患者中抽取 96例,将其随机分成三组:适量填充组、少量填充组、超量填充组,每组各 32例,评定三组的治疗结果。结果:在治疗结果上,适量填充组控制率为 96.9%,高于少量填充组的 75.0%、超量填充组的 78.1%,统计有差异( P<0.05);在牙痛发生率上,适量填充组发生率为 9.4%,低于少量填充组的 37.5%、超量填充组的 31.3%,统计有差异( P<0.05)。结论:给予牙体牙髓病患者适量根管填充意义重大,能降低牙痛发生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根管填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筛选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牙髓病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填充材料进行临时密封和永久填充,而观察组的患者则采用奥硝唑联合治疗。评估了治疗的总体疗效,并记录了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奥硝唑作为填充剂的混合剂治疗牙髓病,可以显著降低发病率。其临床和预后的影响,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 标签: 奥硝唑合剂 填充治疗 牙体牙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 2016年 3月 -2017年 10月收治的牙体牙髓病患者 8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 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填充剂进行暂封治疗及永久性填充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奥硝唑合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的牙齿疼痛、牙龈肿胀以及咬合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奥硝唑合剂 牙体牙髓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体位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全部为其采取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治疗。以信封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并分别为其采取面向下体位护理与灵活体位护理,为两组比较其术后视网膜解剖学复位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复位率为100%,高于对照组85%的复位率;同时,研究组满意度也为100%,同样高于对照组82.5%的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为其进行灵活体位护理有助于提高其术后复位效果与体位满意度。

  • 标签: 玻璃体切割 硅油填充术 术后体位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