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透明膜病DR的表现,提高DR影像学对本病的诊断。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肺透明膜病患儿28例,对其DR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8例患儿中,20例表现为两肺透过度降低,呈毛玻璃样改变,其内见细小颗粒状影及网络状阴影;22例出现支气管充气征;12例见纵隔、心影及横隔轮廓模糊不清或部分消失,3例出现“白肺”征。结论胸部DR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主要表现为两肺野细颗粒状影或网格状阴影、透光度普遍减低、支气管充气征及“白肺”征。

  • 标签: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DR表现 毛玻璃样影 支气管充气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使用粘弹剂透明质酸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76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并在术中巩膜瓣下注入粘弹剂透明质酸钠,对照组中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并对两组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浅前房出现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眼压控制率、功能性滤过泡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小梁切除术中应用透明质酸钠,能有效预防浅前房,有效控制眼压,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梁切除术 透明质酸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采用角巩膜缘切口手术和透明角膜缘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4年8月来我院治疗白内障的患者108例,随机将其分成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透明角膜缘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治疗组患者采用角巩膜缘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散光程度;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角膜散光程度、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在实施超声乳化吸附、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时,采用角巩膜切口手术效果更明显,不仅能有效的发散视力和角膜散光程度,还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青睐。

  • 标签: 白内障 角巩膜缘切口 透明角膜缘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MD应用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72例HMD患儿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干预后各项血气分析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预后,两组均未出现死亡例数,且研究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D行全面护理干预可提升临床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具积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肺透明膜病 全面护理干预 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002-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患儿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76例NRDS患儿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仅仅实施NCPAP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珂立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愈30例,有效5例,无效3例;对照组患者治愈19例,有效9例,无效10例。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1%)相对于对照组(73.7%)明显偏高,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DS患儿采用NCPAP联合固尔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应用的有效治疗手段。

  • 标签: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珂立苏 联合治疗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透明质酸充填在眼下睑、面中部组织容量缺失矫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接受透明质酸填充剂进行容积矫正的求美者共82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透明质酸填充剂和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剂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后求美者的疼痛评分、治疗效果和近期并发症.结果82例求美者的疼痛评分为1~4分,平均为(2.01±0.32)分.经过6个月的电话随访,80例对术后效果和远期效果表示满意,2例对术后短期效果表示满意,远期效果未做评价.注射后局部肿胀发生48例,发生率为58.54%;红斑发生44例,发生率为53.66%;瘀青发生38例,发生率为46.34%.局部反应的持续时间一般≤7d,消失时间平均为(4.82±3.21)d.结论应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矫正眼下睑、面中部组织容量缺失,可有效增加组织容量,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关键词透明质酸;组织容量缺失;矫正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6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中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NT)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检查的92例11-13+6周单胎妊娠孕妇,对其腹部进行超声检测,了解胎儿头臀径(CRL)长度,在胎儿正中矢状切面连续测量3次NT,并且对其最大值予以跟踪记录,直到生育全程,探索超声测定CT对胎儿畸形诊断的影响。结果92例孕妇中,18例CT增厚,大于2.5毫米,其中胎儿患有先天性异常5例,颈部淋巴水瘤无脑儿2例,泌尿系统畸形2例,胸腹膜积液2例,全身皮肤水肿2例,脉络丛囊肿2例,消化系统畸形2例,内脏外翻1例。结论超声测量NT的最佳时间为11-13+6周,CRL在45-84毫米之间。NT增厚可以作为早期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指标,并且无创伤,适合各年龄孕妇的检查,由此可以看出,NT测量在胎儿畸形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孕早期 颈项透明层 超声筛查 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其记载的养生理论,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发生改变,表现为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还有生活节奏以及思想与行为方式,健康意识与医疗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因而对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生长壮老是生命的必然规律,《内经》对生命及疾病的认识,体现了一种全方位的“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因此重新审视《内经》养生观,领会其实质,对现今指导人们积极有效地养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生命观,疾病,养生原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折延迟愈合的因素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原则。方法将120名骨折前健康的患者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和特殊饮食,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八周后拍摄x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骨折线是否消失或近似消失。结论心理干预与饮食能促进骨折的提早愈合并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 标签: 骨折 心理干预 饮食指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45-011
  • 简介:目的评价透明质酸钠液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作用。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山西省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的73例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后的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膀胱内灌注无菌透明质酸钠液37例和吡柔比星注射液36例),对两组的复发率和灌注后膀胱刺激症状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透明质酸钠组复发率为0%,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为0%;而吡柔比星组复发率为25.0%,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为88.9%。结论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钠液在预防腺性膀胱炎术后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优于吡柔比星。

  • 标签: 腺性膀胱炎 透明质酸钠液 吡柔比星 膀胱内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美容修复中牙体预备应遵循的原则及其应用。方法选取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口腔美容修复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常规牙体预备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科学的修复原则。观察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93.3%,并发症发生率为3.3%,满意度为96.7%,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科学的修复原则能够保障牙体预备的临床效果,满足患者的美观需求,值得推广。

  • 标签: 口腔美容修复 牙体预备 原则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外耳道感染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随机选取我院131例外耳道疾病的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表现、病原做进一步对比,从而提出外耳道湿疹及真菌感染的鉴别诊断要点,因培养需要时间较长,选取的病例均较重,遂按疼痛为主首先采用抗生素治疗,以痒为主要症状的首先采用抗真菌的氟康唑分散片,待1周后患者取冲洗物培养结果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31例中耳试子培养感染阳性127例,细菌感染61例(单一菌种57例,2种细菌复合感染4例),真菌感染56例(单一菌种53例,2种真菌复合感染3例),细菌+真菌混合感染10例。初诊有效率85.5%,1周后根据培养结果、药敏结果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治愈率为100%。其中最长的治疗时间达6周,该例患者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和西弗射盾子囊霉的混合感染,头孢地尼抗生素3周,氟康唑分散片治疗2周。结论外耳道感染可以按照症状体征初步鉴别细菌与真菌感染。遂按疼痛为主首先采用抗生素治疗,以痒为主要症状的首先采用抗真菌的氟康唑分散片。

  • 标签: 外耳道湿疹 真菌感染 鉴别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透明质酸的对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液中脂联素和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到本组就诊的单侧膝骨关节炎3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的治疗。采用患侧膝关节Kellgren-Lawrence分级评价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其中2级12例、3级12例、4级11例。参照SF-36量表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关节液中脂联素和瘦素浓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KL-2级患者改良SF-36量表中疼痛因素、功能因素和心理因素评分改善(P均大于0.05);KL-3级和KL-4级患者疼痛因素、功能因素和心理因素评分均无明显改变(P均大于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KL-2级患者关节液中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分别下降了57.8%(P〈0.01)和29.6%(P〈0.05);KL-4级患者关节液中脂联素和瘦素水平分别升高了62.9%(P〈0.01)和139.7%(P〈0.05);KL-3级患者关节液中脂联素和瘦素无明显改变(P均大于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KL-2级伴有疼痛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疗效确切,作用效果可能与关节液中脂联素和瘦素水平降低有关。

  • 标签: 骨关节炎 透明质酸 脂联素 瘦素
  • 简介:目的比较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HMD新生儿随机分为nCPAP组(n=35例)和nSIMV组(n=35例),详细记录两组患儿需行气管插管,气漏、低氧血症、CO2潴留、呼吸支持时间和呼吸暂停等情况,同时密切观察治疗前,治疗后6、12、24h时FiO2、PaCO2、pH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nSIMV组患儿需行气管插管,气漏、低氧血症、CO2潴留,呼吸暂停等发生率和呼吸支持时间均明显低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FiO2、PaCO2逐渐降低(P〈0.05),而pH值则逐渐升高(P〈0.05),且nSIMV组降低或升高幅度明显大于nCPAP组(P〈0.05)。结论nSIMV治疗HMD疗效明显优于nCPAP,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肺透明膜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