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各家医院信息系统基础上,建设诊病人信息平台,实现医院间的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方法系统采用WebService接口技术实现。结果平台可以实现双向、病历资料、检查检验查询等功能。结论该平台可以将病人的在院或者门诊资料信息共享,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

  • 标签: 分级转诊信息平台 网络专线 Web Service 数据共享
  • 简介:"推进分级诊疗,支持双向,实施急慢分治,加强信息引导"是目前我国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浙江省也在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蓬勃发展。双向作为新医改中的重要一环,其现状及进展不容忽视。本次研究通过对浙江省目前双向的开展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分析影响双向开展的因素,帮助完善双向体系,提高浙江省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双向转诊 卫生服务 全科医学临床 门诊服务 诊疗人次 基层医疗机构
  • 简介:由于基层医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高,基层卫生队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原因,部分患者需要到上级体系医院治疗。是为了让患者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但目前基层卫生队率偏高,过高的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层卫生机构的诊断水平及救治能力还不够。如何加强卫生队建设,提高基层卫勤保障能力,提高为兵服务质量,从而降低率,以下几点提供参考。

  • 标签: 病人转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医院输液存在的风险事故与防范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方法: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抽取100例,以乱序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输液治疗,对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并应用于B组。B组为分析组,在治疗过程中加入防范措施。对比A、B两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根据分析对比结果,接受治疗后B组患者各项情况更加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社区医院 转诊输液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保障系统的不断完善,社区医保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医院与社区联网医保系统进行共享已成为医保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过程中医院与社区医保系统之间的网络对接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已经完成的社区医保系统与医院之间的系统建设分析,并结合共享系统的建设发展现状,对完善医院与社区联网之间的共享系统建设,包括技术环节、整体网络系统机构,以及部署等进行综合分析,供系统建设参考。

  • 标签: 医院与社区 对接 双向转诊 预约诊疗
  • 简介:摘要 双向是分级诊疗制度建立的关键点。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双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机构之间互动发展水平不高,而双向的难点在于难以协调利益问题以及双向决定权的归属问题等。促进基础医疗机构实施双向的对策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基础医疗服务、强化医生多点执业,打通双向绿色通道。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双向转诊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科急救车祸伤脑出血患者及的护理。方法 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车祸伤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150例。对照组行传统脑出血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急救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急诊科抢救 车祸脑出血 转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车祸伤脑出血的急诊抢救及护理。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患者80例,随机法分成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抢救及护理。对比两组的救治效率以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在急诊评估时间、时间、急救总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5.00%高于对照组75.00%(P<0.05)。结论:针对车祸伤脑出血者,急诊科予以规范化抢救以及护理,明显提高抢救效率以及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车祸伤 脑出血 急诊抢救 转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的神经梅毒患者的治疗和归。方法于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之间,选取医院精神科内的50例神经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意愿,然后对选取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最终调查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神经梅毒合并精神障碍的发生主要与未及时发现梅毒和未早期诊断无症状神经梅毒等相关因素有直接的联系,并且首次发现梅毒的患者中,疗效较差、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结论及时的进行要准穿刺检查,可以有效的提高无症状神经梅毒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从而有效的防止精神障碍的出现。

  • 标签: 神经梅毒 治疗 转归
  • 简介:摘要互联网+在医学健康网络上所提供的机能,主要是以层次性的病患诊疗为核心的。其构建的方式是以实体化的的医院作为前提基础,在互联网络平台上提供给患者们咨询或者其他一些与医疗有关的事项,互联网+通过云数据技术以及现阶段使用较为频繁的网络技术,辅以无地域限制的自由架构、实现医院与患者共赢的方式,将各地的医学资源以互联网的方式进行整合,拉近患者于医者之间的距离。

  • 标签: 互联网+ 三级医院 双向转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表格资料收集在成批伤员诊治疗中的及时有效。方法 :分析 2017年 8月 8日 21:19地震发生起至 8月 11日 15:30止。分四批转至绵阳市中心医院共 44名伤员资料收集 (表 1、表 2)。结果:运用表 1的第一、二批伤员共 10名,在急诊科平均再次检伤时间 30.5分钟,平均入院时间 8分钟,运用表 2的三、四批伤员共 34名,在急诊科平均再次检伤时间 23.5分钟 ,平均入院时间 6分钟,成批伤员应用表 2比表 1在平均再次检伤中快 7分钟,平均入院时间快 2分钟,伤员登记表 2增加“伤员联系电话”“负责人”,“方式”,“伤员伤情轻、中、 重”项目。结论:表 2资料收集明显缩短了病员后再次伤情评估和入院时间,使伤员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

  • 标签: 九寨沟地震救援 表格收集 转诊应用
  • 简介:  摘要 目的:全面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并针对现状和问题提出发展对策。方法:抽取社区全科医生60名,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样本医院体系的规模、决策、服务等内容进行综合调查。结果:样本地区体系通过双向电脑平台操作,双向体系上级医院开放至县级医院,平均每名医生每天上级患者占门诊量0.67%,平均每名医生每天接受上级患者占门诊量0.43%;疾病限制、病情加重、药品控制是决定社区卫生的主要原因。患者去向:门诊患者通常是根据医生建议、医保情况及患者意向进行,住院患者按患者意愿、医生建议、医保情况进行。结论:xxxx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存在一定不协调性,连续性可,双向体系运行稳定性较差,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可进一步规划与完善。

  • 标签:    社区卫生 全科医生 转诊服务体系 双向转诊 发展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急诊科抢救车祸伤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及护理方法。方法 随机于我院急诊科2022年1月-2023年1月抽选93例车祸伤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遵照蓝灰小球法划入两组,即甲组(n=46,常规护理)和乙组(n=47,急诊抢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局。结果 甲组的抢救成功率82.61%、护理满意度86.96%,明显低于乙组93.62%、97.87%(P

  • 标签: 急诊科 车祸伤脑出血 护理效果 转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化预检分流程的再造对于急诊科诊治所产生的作用。方法选择医院急诊科2016年5~8月未优化分流程的50例就诊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9~12月已优化预检流程的50例就诊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2组病人急诊的治疗效果及其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诊治的准确率、救治的成功率都要大于对照组患者,其候诊时间、确诊时间都要明显地少于对照组,对于医师诊断的满意度显著地超出对照组(P均<0.05)。结论优化再造急诊预检分流程,可以显著地提高医师治疗的准确度、救治的成功率,减少候诊、确诊时间,提高病人对医师诊治的满意度,强化分的质量。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流程再造,分诊质量
  • 简介:摘要:探讨优化门诊护理分流程的运用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分准确率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20年2月门接诊的患者200例,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划分成研究组、对照组,每组100例。研究组采取优化门诊护理分流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和分效果。结果研究组分准确率99.0%、患者满意度99.0%,比对照组的88.0%、90.0%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就诊时间与分等候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运用优化门诊护理分流程,不仅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还能显著改善分效果,建议推广。

  • 标签: 优化 门诊护理分诊流程 干预价值 分诊准确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分模式改良对急诊患者分准确率及漏率的影响。方法:以医院急诊收治11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9例,分别给予常规分护理模式干预、急诊分模式改良干预。结果:观察组分准确率更高,漏率更低(P<0.05);观察组确诊时间、候诊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分模式改良能显著提高急诊患者分准确率,降低漏率,对促使患者尽快得到抢救,提升抢救成功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急诊分诊 改良模式 分诊准确率 漏诊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超声分中实施分叫号系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针对超声分中近一周内实行分叫号系统后的就诊患者90例,同时选择在未实施分叫号系统的就诊患者90例,对其满意度、就诊流程的知晓率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后,相比实施前其满意度较高,就诊流程的知晓率也较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诊断的患者较多,在超声诊断中实行分叫号系统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效率,从而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文明、快捷的就诊环境,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分诊叫号系统 超声分诊 临床应用
  • 简介:急诊预检是对急诊患者进行快速分类,以确定治疗或进一步处理的优先次序过程,预检工作直接关系到急诊服务质量、患者救治效果和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目前在我国大型医院都已有急诊分护士,但多数医院尚无明确的分标准。我院根据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分制度,结合我院情况,制定了分标准,于2006年12月实施,实现了急诊预检分方式的根本转变,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诊 预检分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