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就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脏肿瘤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和急性肾衰治疗、肾脏移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移植的急慢性排斥、颅脑手术后的肾缺血、先天性肾积水、多囊肾、ESWL、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肾发育不良症进行了综述。

  • 标签: EGF EGFR 肾功能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促进上皮细胞生长的活性肽,Cohen首次以小鼠颌下腺分离出表皮生长因子(hEGF),随后他从人的体液中分离出人表皮生长因子(hEGF)。表皮生长因子能与靶细胞中的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而产生生物效应,具有刺激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局部应用可促进创面组织愈合,表皮生长因子是已达到可用临床研究的细胞因子之一。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EGF) 临床研究 萎缩性鼻炎 人表皮生长因子 治疗 COHEN
  • 简介:表皮生长斟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oceptor,EGFR)是C-erbB-1的基固产物。它是一种具有蛋白激酶功能的跨膜蛋白,其分子量为170kd。它被疏水的跨膜域分成大小近乎相等的两部分:即胞外配体结合域和胞浆酩氪酸激酶域。胞外域有两个富含半胱氨酸区.胞内含有与其他酩氨酸激酶相似的结构域和近C-末端的酪氨酸磷酸化受点。

  • 标签: 膀胱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研究进展 蛋白激酶 跨膜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科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在本医院皮肤科治疗瘢痕的70例患者,使用信封法进行随机化分组,35例在对照组中,予以常规治疗,另外35例在研究组中,加用表皮生长因子。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的瘢痕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14%)比对照组(77.14%)高,P<0.05。治疗开始前,两组瘢痕评分均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结束后,研究组的瘢痕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皮肤科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可以对瘢痕产生更加显著的治疗效果,更有效地改善患者外貌美观度。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皮肤科疾病 临床价值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采用生长表皮生长因子的方式对糖尿病足坏疽皮肤患者进行医治,并对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选择 2014年 2月至 2016年 7月在本院治疗糖尿病足坏疽皮肤治疗的 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将其分为两组后,对照组给予山茛菪碱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生长表皮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皮肤的生长时间要早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创面的愈合效果要强于对照组的患者。结论 生长表皮生长因子可以很好的促进患者皮肤的生长,在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广泛使用。

  • 标签: 糖尿病足坏疽皮肤 生长表皮生长因子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用于深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烧伤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同体对照实验,每例患者选择一块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其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于伤后第1天开始分别用单纯等渗盐水(对照组)和含rhEGF的等渗盐水(治疗组)进行换药治疗.创面愈合后1、4年时,对各患者进行院外随访,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评价上述受试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SI).结果1年后随访时,治疗组SI为7.19±1.67,明显小于对照组8.92±1.78(P<0.01);4年后随访时,治疗组SI为6.12±1.54,明显小于对照组8.09±1.81(P<0.01).所有受试创面均无肿瘤形成、癌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用rhEGF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能明显减少后期瘢痕的形成,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治疗 深Ⅱ度烧伤 创面 疗效观察
  • 简介:创面愈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病理过程,涉及了机体许多病理变化,如出血凝血、修复重建等。许多研究表明:生长因子可以促进创面愈合,加快组织的修复[1]。笔者曾研究过大鼠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有明显的表达,其变化与创面修复有关[2,3]。本实验通过研究人供皮区创面愈合过程中EGF、EGFr变化,探讨其与组织修复的关系。

  • 标签: 创面愈合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1月本院住院新生儿尿布皮炎患儿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氧化锌护理,观察组患儿使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和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7.18%)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2.3)d,对照组愈合时间(3.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疗效确切,缩短病程,减少痛苦,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新生儿 尿布皮炎 氧化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肿瘤患者采用放射性治疗的皮肤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其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肿瘤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在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皮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后皮肤变化结果。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皮肤急性放射反应,但对照组患者发生皮肤急性应激反应的程度高于实验组,同时实验组患者发生皮肤急性反应的时间迟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将皮肤护理应用于肿瘤患者放射性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皮肤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状况,延迟并减少皮肤急性反应的发生率,具有有效的临床护理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放射性治疗 皮肤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银锌霜与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的疗效。方法选取某医院1999—12~2003—12深Ⅱ度烧伤非手术治疗病例173例,其中银锌霜与rhEGF联用69例,磺胺嘧啶银霜与rhRGF联用51例,单独使用银锌霜53例。比较三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银锌霜与rhEGF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为13.2±2.4d,磺胺嘧啶银霜与rhEGF联用愈合时间为17.28±2.5d,单独使用银锌霜愈合时间为15.4±2.7d。结论银锌霜与rhEGF联用治疗深Ⅱ度烧伤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银锌霜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联合用药 深Ⅱ度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烧伤感染创面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烧伤感染创面患者,收取例数和收取时间分别为——80例;2016年5.25日至2017年6.28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金因肽与硝酸银软膏治疗、观察组-实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每组患者各40例,比较2组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烧伤感染创面患者创面愈合时间(11.01±1.35)d;换药次数(5.32±1.02)次,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指标,P值<0.05。观察组烧伤感染创面患者复发率2.50%,低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与复合溶菌酶联合治疗烧伤感染创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研究。

  • 标签: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复合溶菌酶 烧伤感染创面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皮肤激光美容科中利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诊疗的有效措施以及临床价值。 方法: 选择某美容院在 2018 年 10 月— 2019 年 10 月之间收治的轻微皮肤疾病患者 120 例作为研究样本,将以上患者划分成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使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技术诊疗,对照组使用微创、无创形式诊疗。对比两组患者诊疗之后的皮肤愈合时间、结痂脱落时间,进而得出两组患者接受不同诊疗形式之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诊疗形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缩短患者诊疗之后的创面愈合时间与结痂脱落时间,提升患者的诊疗有效性,促进患者皮肤疾病康复。 结论: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皮肤激光美容科的临床应用具有良好效果,并且能够提升患者的诊疗满意度,在临床诊疗中应当广泛应用。

  • 标签: 激光美容科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临床价值
  • 简介: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近年儿童中常见流行,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A组16、4、5、7、9、10型,B组2、5型;埃可病毒(ECHOvirus)13型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等均能引起HFMD,最多见的是CA16型和EV71型[1]

  • 标签: 手足口病口腔溃疡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疗效观察 肠道病毒71型 小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泪膜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且术后出现干眼症的76例患者(76眼),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对常规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其治疗效果及干眼症相应指标。结果研究组痊愈率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21%及97.37%,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BUT、Sit及FL指标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对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相应症状,对其泪膜相应指标恢复正常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玻璃酸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 白内障 干眼症 泪膜
  • 简介:摘要:目的:白内障术后病发干眼症泪膜患者中,探究玻璃酸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干预内容、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开始时间:2019年1月,结束时间:2020年1月,60例患者为参考对象,将其分组后,具体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参照依据为:电脑随机法,且2组患者均开展白内障手术,且在术后诊断为“干眼症泪膜”;其中,玻璃酸钠治疗在对照组中应用,玻璃酸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联合干预在实验组中应用,各组收纳患者30例,比较2组最终效果。结果:关于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数据差异显著,对实验组评测后,具体数值(93.33%,28/30)相比对照组(73.33%,22/30),实验组干眼症泪膜患者居更高水平,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后,在改善疾病症状,提高干眼症泪膜患者总有效率方面,玻璃酸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效果明显,且在联合干预时处于最佳状态,推广价值高。

  • 标签: 白内障 干眼症泪膜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 玻璃酸钠 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4 例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联合 组和对照组,每组 42 例。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联合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rhEGF 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 2 周、 4周的干眼症状评分,评价两组的临床 疗效。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为 97.62%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0.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 2 周、 4 周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相同时间点比较,联合组治疗后 2 周、 4 周的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 rhEGF 滴眼液可以显著改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玻璃酸钠滴眼液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白内障手术 干眼症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