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神经导航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5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结果导航平均注册误差为(2.1±0.7)mm,病灶导航准确范围均控制在2mm以内,均一次找到病灶率100.00%,101例患者采用手术切除,全切率88.12%(89/101),未见导航相关并发症,所有症状均缓解或好转,高颅内压症状、癫痫均全部缓解,脑神经功能症状缓解率85.48%(53/62),语言、运动、感觉功能障碍缓解率75.00%(15/20)。结论神经导航显微手术切除颅内肿瘤疗效肯定。

  • 标签: 神经导航 显微手术 颅内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导航下鼻窦异物取出、视神经减压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一例鼻窦异物合并视神经骨折患者行导航鼻内镜下鼻窦异物取出、视神经减压,并给予有效的围手术期配合,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严密的手术配合能有效保证鼻内镜鼻窦异物取出、视神经减压手术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鼻内镜 鼻窦异物 视神经减压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X线透视导航技术对创伤骨科而言非常重要。由于临床手术之前的骨折块和骨折移位方向发生改变,因此,需要在手术当中将骨折块整复对位以后,才可以实施透视图像获取以及导航手术操作。X线透视导航技术的优势在于降低X线暴露的时间,同时可以将植入物准确放置,以及在手术当中测量评估其微创操作。随着硬件以及软件日益改进和发展,大部分需要在手术当中通过X线透视监督控制的手术操作如今均能够通过X线透视导航技术予以完成。X线透视导航技术随着不断发展,所以,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践来评价这种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除此之外,X线透视导航系统在虚拟外科环境的培训以及评价当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不但为低年资外科医师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会把产生设计外科技术资格客观评价系统的全新领域。

  • 标签: X线透视导航技术 创伤骨科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评价简易导航板在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CT片定位手术组(常规组,n=33),简易导航版定位手术导组(导航组,n=31)。对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住院时间、术后1周GCS评分及术后6个月GOS评分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1周GCS评分等方面,导航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简易导航板在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简单实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导航板 基底节区
  • 简介:肿瘤治疗模式已向着微创化、精准化、个体化方向发展,导航机器人系统的发展和进步对这一理念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导航系统和机器人系统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导航 机器人 肿瘤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实时导航牙种植手术模板,观察了2012年4月-2015年8月来我院口腔科经新型导航种植手术模板技术治疗的牙缺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螺旋CT断层扫描机对额骨铸塑模型,并对牙缺失患者进行CT扫描,以获取断层数字图像。将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造技术(CAD/CAM)设计得到的外科模板应用于30位种植患者,并进行大体观察,X线片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种植体与额骨结合情况以及种植后牙齿的咬合咀嚼功能。结果患者手术1个月后,随访并观察种植后牙齿功能。30例牙缺失患者的额骨CT检查,无论是额骨形态,还是额骨结构都显示出良好结果,额骨骨质以及额骨的上额窦底、鼻腔底、鼻腭管和下额管等重要结构也取得了理想结果。后期观察结果显示牙型正常,随访患者的咀嚼咬合功能保持良好。结论牙种植导航技术既保证了种植体植入理想的位置,又可避免各种副损伤。计算机辅助种植导航外科可拓宽种植医生的视觉,使种植手术更安全、更精确。

  • 标签: 」螺旋CT 扫描技术 计算机辅助技术 牙种植手术模板
  • 简介:目的探讨术中O-arm导航辅助下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2014年1月—2叭5年3月收治的14例半椎体所致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9例,年龄9~15岁。患者均为单发性完全分节半椎体畸形,其中半椎体位于T91例、T102例、T115例、T123例、L12例、L21例。患者术前均拍摄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测量冠状面及矢状面Cobb角。在O—arm导航辅助下植入椎弓根螺钉,术中O-grill导航3D重建半椎体畸形,明确半椎体切除范围,彻底切除半椎体畸形。术中经O-arm扫描、术后经CT扫描观察螺钉位置;分析手术前后Cobb角,评价脊柱侧凸、后凸矫正率。结果14例患者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20枚,其中11例置入4对椎弓根螺钉,2例置入5对,1例置入6对;经术中O-arm扫描确认位置良好,术后CT扫描评估螺钉置入准确性:0级118枚(98.3%),1级2枚(1.7%)。本组病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95.4±17.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11.9±173.0)mL,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9.6个月。术前侧凸Cobb角为62.8°±15.8°,术后为10.9°±5.3°,矫正率为83.34%±6.08%,末次随访时为12.1°±4.8°;术前后凸Cobb角为57.5°±15.5°,术后为17.0°±6.6°,矫正率为70.66%±6.79%,末次随访时为17.9°±7.0°。随访期间未见明显角度丢失。术后与末次随访时侧凸、后凸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术后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本组病例术后无神经并发症,未发生螺钉松动、脱出、折断等。结论在后路半椎体切除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手术中,O-arm导航能够指导椎弓根螺钉的准确置入和半椎体的精�

  • 标签: 脊柱侧凸 脊柱后凸 O-arm导航 半椎体切除 后路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医学课程学习效果,有必要对医学课程内容、课堂情景、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进行融合性教学改革。在此过程中,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学习能力及课堂管理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标签: 融合教学 课程内容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磁共振(fMRI)与纤维束重建,联合术中超声和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技术对于语言区定位及有效保护语言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2015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_山医院神经外科,应用多模态MRI神经导航技术治疗的28例语言区附近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21~66岁,均为右利手者。术前进行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激活语言区皮层,弥散张量成像(DTI)示踪技术重建弓状束,利用计算机融合后生成3D图像。术中进行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准确定位语言区阳性位点,予以标记保护,结合超声判断病灶切除范围。术后复查MRI评估病灶切除程度并观察患者语言功能。结果28例患者中,25例术中定位出语言功能区,与术前血氧水平依赖性.fMRI影像结果比较,19例(73.1%)基本重叠,6例(23.1%)较为接近;1例刺激后未发现阳性区域;另外2例患者唤醒后配合不满意。术后DTI重建显示所有患者弓状束形态保留完好。6例术前有言语障碍的患者中4例得到改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12个月,27例患者语言功能得到完好保留,1例无好转。结论多模态MRI作为无创定位的有效方法,联合实时超声、唤醒麻醉下皮层电刺激技术的应用,在准确直观地保护语言功能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有关并发症,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神经导航 神经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语言功能区 超声
  • 简介:2016年12月9—11日,由全军航空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联合主办,空军总医院承办的“第十一次全军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暨第十次全国航空航天医学学术会议”在空军总医院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以“传承、创新、融合、发展”为主题,是一场国内最高等级的航空航天医学学术盛会。

  • 标签: 航空航天医学 医学专业委员会 空军总医院 中华医学会 会议 学术
  • 简介:患者,女,64岁。因"腰椎减压+融合术后腹痛伴血压下降2天"于2015年8月11日入院。患者曾于2015年8月9日在外院行腰椎减压+融合术,术中出血2000ml并输血抢救,后转入本院。入院后低血压,发生两次呼吸心跳骤停,查体:明显腹膨,腹部张力高。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提示腹主动脉下段后方明显造影剂外泄,判断为主动脉破裂出血(见图1)。入院诊断:(1)腹主动脉破裂;(2)失血性休克;

  • 标签: 腹主动脉破裂 减压融合术 腔内治疗 呼吸心跳骤停 失血性休克 下段
  • 简介:增强现实(augmentedreality,AR)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真实的环境和虚拟的物体实时地叠加到了同一个画面或空间,不仅展现了真实世界的信息,而且将虚拟的信息同时显示出来,用户利用头盔显示器,把真实世界与电脑图形多重合成在一起,便可以达到两种信息相互补充、叠加的超越现实的视觉体验。

  • 标签: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创伤中心 骨科专业 实验研究 导航技术 微创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手术后病症复发的危险因素情况。方法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进行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治疗的患者6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70例患者出现病症复发,将其归于观察组,另外590例患者未出现病症复发,将其归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手术前的抗结核治疗时长、病灶手术清理情况以及术后治疗、耐药、术后静态休养时长、贫血以及营养不良等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抗结核治疗时长、病灶手术清理情况以及术后治疗、耐药、术后静态休养时长、贫血以及营养不良指标分布情况均有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术后复发高危因素的探究中可见与患者围手术期的众多因素密切相关,可在临床治疗中起指导作用。

  • 标签: 老年 脊柱结核 植骨融合术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医院面临日趋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新一轮医改的进一步深化等一系列重点、难点问题,将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成为提升医疗质量、医疗服务的动力源泉,更是医院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关键所在。

  • 标签: 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