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4月至2009年4月共收治48例胫骨平台骨折。分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组22例(A组),其中男13例,女9例,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26例(B组),其中男15例,女11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个月),切口长度、住院时间评价手术效果,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系统评定骨折复位满意程度,Rasmussen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的功能,x线评价骨折愈合效果。结果48例均获随访,切口长度A组(15.3±2.4)cm,B组(9.7±1.9)cm,住院时间A组(18.3±1.5)d,B组(11.8±2.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2,P,〈0.05;t2=3.34,P1〈0.05),术后6个月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影像学评分A组优良率83.5%,B组94.9%,术后1年Rasmussen评分A组优良率82.7%,B组9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小、住院时间短、骨折复位满意、膝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而且关节镜能早期发现和处理半月板及交叉韧带的损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治疗手段。

  • 标签: 胫骨骨折 关节镜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了解我省战士干眼症的发病情况,为部队战士预防和治疗干眼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省总队所属的各地战士做抽样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干眼的相关检查,确定受调查的战士干眼症发病率,以及分析影响战士干眼症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被调查的战士干眼症发病率为16.52%.LASIK手术后、佩戴角膜接触镜及室外站岗时间长短与干眼症发病率增高有关联.[结论]加强高寒地区基层部队干眼症预防的宣传和教育,减少对部队干眼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战士 干眼症 发病率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腹股沟疝复发的因素。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6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其疝的类型(斜疝、直疝、股疝),年龄(950岁、〈50岁),性别、手术方式(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术前合并症以及手术后的并发症与手术后复发的危险关系。结果共施行腹股沟疝修补术1582例次,其中初发疝占91.5%,复发疝占8.5%。与传统的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对复发疝再手术的相对危险度低,男性、直疝、复发疝和术前合并症未控制是手术后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术后并发症与术后复发无明显相关关系,积极控制术前合并症及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可降低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再发。

  • 标签: 腹股沟 复发 危险因素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相关腹壁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处不适并触及肿物患者的超声资料,记录病灶位置、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坏死液化或钙化情况以及病变区血流信号。结果超声诊断21例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为炎性肉芽肿,7例为腹壁韧带样纤维瘤,4例为腹壁血肿,3例为脂肪液化,另3例为腹壁切口疝。结论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相关腹壁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剖宫产术 腹壁病变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微出血相关的各种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确诊患有脑血管方面疾病的患者,采用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及血生化检查的方式。将出现脑微出血的区域进行分区计数并分级。根据检查数据对心脑血管疾病与脑微出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脑微出血的发生和分级因素,与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相关,且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塞有关,研究数据P<0.05。结论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收缩压、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病、腔隙性脑梗塞等疾病因素,其中上述疾病因素为脑微出血最为首要的危险因素。同时经研究发现脑微出血多发位置位于脑皮层以及脑皮层下的区域,除此之外则见于丘脑及基底节区,偶见于小脑,出现几率最小的位置为脑干。

  • 标签: 脑微出血危险因素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不孕不育症的相关因素及病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不孕不育女性患者,对其病史和诊治资料做回顾分析。结果100例女性患者造成不孕不育的治病因素众多,有子宫及宫颈因素、输卵管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因素等。女性因输卵管因素造成不孕育,主要是生殖道感染所致,在内分泌因素患者当中,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精神压力大占的比例较大,并且原发性不孕组与继发性不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女性不孕不育症的因素众多,加强女性生殖保健教育和指导,加强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影响孕育的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不孕不育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不孕不育症 因素 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对无冠心病证据高脂血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无冠心病证据高脂血症患者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年龄<40岁组(组1,n=30)和年龄>40岁组(组2,n=3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传统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成像及背向散射积分检查。结果与组1比较,组2E/A、Ea/Aa比值明显降低(P<0.05),E/Ea比值增高(P<0.05);背向散射积分参数(循环周期变量指数)CV-IBS明显降低(P<0.05)。结论无冠心病证据高脂血症患者左心室心肌功能存在年龄相关性差异。

  • 标签: 高脂血症,彩色多普勒心肌成像,背向散射积分,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相关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185例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185例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发现50例次临床不合理用药。临床不合理用药分布为31例次安定类药物,11例次抗精神病药物,3例次安坦类药物,3例次抗生素类药物,2例次其他药物。结论精神科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问题值得引起广大精神科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不合理用药即影响临床治疗的效果,还关系到临床用药的安全,值得精神科医务工作者注意。

  • 标签: 精神科 临床不合理用药 用药分布
  • 简介: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住院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2009年3月~201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99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住院患者的住院原因,比较住院和非住院患者的年龄、透析龄、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糖、透析前血肌酐、透析前血钾、血浆白蛋白、透析前血钙、透析前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和透析充分性(Kt/v值)等临床指标,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24个月中,99例患者59人有住院记录;共计住院106例次,平均住院次数为1.07±1.22次;每次住院时间28.27±24.73天;住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心血管疾病、血管通路阻塞和肺部感染。住院组患者的年龄显著高于非住院组(66.6±12.62比56.63±13.16,P=-0.000)岁,住院组透析前血肌酐和血浆白蛋白显著低于非住院组(804.05±226.01比954.80±226.35,P=O.030)um01/L和(33.13±4.16比37.30±3.33,P=0.000)g/L。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低透析龄和低蛋白血症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B=-0.030和一0.413)。结论心血管系统疾病仍然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首要原因,血管通路阻塞和肺部感染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重要原因。低蛋白血症和低透析龄是影响其住院的相关危险因素。

  • 标签: 血液透析 住院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调查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用CES-D抑郁量表进行抑郁评分,计算抑郁的患病率,抑郁程度的分布,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筛选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7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患抑郁55例,抑郁的患病率为:31.3%,经单因素分析,有显著意义的指标为:文化程度、年龄、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空腹血糖(fasting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hemoglobin,HbA1C)、病程、慢性并发症数目;选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指标有:文化程度、FBG、HbA1C、慢性并发症数目.[结论]糖尿病患者中抑郁的患病率为:31.3%,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文化程度、空腹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慢性并发症数目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糖尿病 抑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肺炎患儿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并总结临床处理方法,为临床防治重症肺炎心律失常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以2010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发生心律失常患儿39例、同期肺炎无心律失常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心肌酶谱、低血钾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并心律失常患儿与未合并心律失常患儿的性别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心律失常组患儿的年龄更低,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低血钾的比例更高,与未合并心律失常比较,p<0.05;合并心律失常组患儿心肌酶谱与未合并心律失常组患儿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心律失常患儿的年龄小,临床症状严重,心肌酶谱变化大,需要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并积极给予综合处理。

  • 标签: 重症肺炎 心律失常 心肌酶谱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肺隐球菌病免疫缺陷相关性及临床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外科治疗组35例,内科治疗组25例;分别给予外科及内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并统计学分析.同时还对免疫缺陷及非免疫缺陷患者预后进行评价并统计学分析.[结果160例肺隐球菌病患者中:内科治疗组有效率为76.0%、治愈率为32.0%、死亡率为16.0%;外科治疗组有效率97.1%、治愈率60.0%、死亡率0%与内科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免疫缺陷与免疫缺陷组比较:非免疫缺陷组有效率为97.1%、治愈率为75.0%,死亡率为0%,免疫缺陷组有效率75.0%、治愈率17.9%、死亡率14.3%与非免疫缺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显示肺隐球菌病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内科治疗,非免疫缺陷人群预后优于免疫缺陷人群.

  • 标签: 肺隐球菌病 免疫缺陷 抗真菌药物
  • 简介:<正>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等血管病变可导致主动脉的生物力学改变,同时,人工血管及人工血管内支架(简称支架)正被广泛应用于血管疾病的腔内治疗,因此相关主动脉生物力学特点研究及有关人工血管和支架的力学性能的研究将成为热点和焦点。通过了解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提高主动脉疾病的手术成功率,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就主动脉、人工血管及支架的力学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标签: 人工血管 主动脉顺应性 血管内支架 生物力学 力学性能 力学试验
  • 简介:<正>下腔静脉滤器能有效减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后血栓脱落引起致死性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的发生。但是,滤器相关并发症也多见报道。其常见的并发症包括:下腔静脉血栓形成(inferiorvenacavathrombosis,IVCT)、DVT复发、PE复发、滤器移位、滤器穿透下腔静脉、滤器断裂等。其中,IVCT发生率较高,约为0~28%[1]。文献报道IVCT的发生率的差异如此之大,可能有以下原因:(1)研究是否包括了无临床症状的IVCT患者;(2)研究IVCT时采用下肢静脉造影或CT影像等评价手段的不同;

  • 标签: 下腔静脉造影 下腔静脉滤器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治疗 并发症 导管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萨地区高原尿酸血症患者血清尿酸与左室重塑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100例高原尿酸血症患者和100例正常对照组,对比其左室质量。结果高尿酸血症患者组较正常组的左室质量(LVM)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高原地区HUA患者尿酸与左室重构关系密切,是心脏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重视对UA的治疗,对延缓左室重塑具有积极作用,为高原心脏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理论指导。

  • 标签: 血清尿酸左室重塑相关性高原
  • 简介:摘要探讨出血性脑梗死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出血性脑梗死(HI)又称脑梗死后出血转变,是指患者病发脑梗死后在相关缺血区内有继发性出血现象存在。低龄、脑栓塞病史、高血压、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大面积梗死均为诱导HI发生的危险因素。故在临床工作中,血压过高、大面积脑梗死且占位效应较明显、有严重临床征象者,需及时调控血压,对脑水肿进行治疗,避免在早期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对预防和降低HI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了保障。

  • 标签: 出血性脑梗死 危险因素
  • 简介:(1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农场医院,湖北武汉430040;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湖北武汉430030;3武汉市东西湖区妇幼保健院湖北武汉430040)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又称Stein—Leventhal综合征。关于PCOS的具体发病原因及机制至今尚未有明确依据,但比较一致的认为是以内分泌失调等多因素所导致。国外学者Yen等连续研究了PCOS中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各个水平的功能、相互间的关系以及肾上腺轴等对性腺轴的影响。本文试从内分泌相关方面探讨PCOS的病理生理,以期能为PCOS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细致的理论帮助。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分泌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类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相关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脑卒中并发类帕金森综合征患者43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3例患者中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病史。临床的治疗过程中以缓慢进展—少动—强直为主;患者的病变性质主要以腔隙性脑梗死为主,病变部位以基底结区、脑室周围为主,且患者多伴有额叶脑萎缩以及白质疏松症状,病灶多位于两侧。较多患者经过抗凝以及改善微循环等综合治疗方法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脑卒中并发类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的诊断要结合患者自身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情况,并要结合患者的影像学改变进行综合性分析,改善微循环以及抗凝治疗是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脑卒中 类帕金森综合征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讨论。方法对使用维持性血透进行慢性肾功能衰竭的128例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患者随年龄增加而生活质量下降;日常生活能力,睡眠状况和社会支持等因素是造成维持性血透患者出现生活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结论可以通过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