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提供借鉴。方法选门诊或住院诊治的心动过速性心肌(TCM)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均有明确完整的复诊检查,尤其须具有首诊、治疗后1-12个月超声心动图资料。结果共入选TCM患者31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过优化药物治疗,11例持续经过药物控制心室率或维持窦律,20例接受射频消融术根治心律失常。患者经过治疗后,随访时间为1-12个月,随访时心率为(71.9±22.3)次/min,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心功能分级和脑利钠钛前体检测(NT-proBNP)均有显著改善。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心腔均有显著回缩,心功能显著改善,各项参数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随访时有3例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复发,1例患者在院外发生猝死。结论当合并存在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腔扩大、心力衰竭时,要根据病史和治疗反应来确定TCM诊断。药物控制或射频消融术可使得绝大多数TCM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 标签: 心动过速 超声心动描记术 疾病特征
  • 简介:目的观察通心络对糖尿小猪心肌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糖尿痛心肌的发病机制及通心络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糖尿小型猪模型,随机分为糖尿心肌组(DCM)和通心络治疗组(TXL),以正常小猪作为对照组(C)。检测各组小猪的血糖变化情况。观察通心络对糖尿小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观察各组动物心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结果通心络对糖尿小猪的血糖无明显影响,但是可明显增加糖尿小猪心肌血流。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组小猪心肌组织中TGF-β1的表达明显增加,通心络可显著降低TGF-β1的表达。结论通心络可改善糖尿心肌组织的功能,可能通过降低TGF-β1表达这一途径改善心肌纤维化状态,对糖尿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通心络 糖尿病 小猪 心肌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及溶栓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9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溶栓治疗后,呈显效的有79例(82.29%),呈有效的有10例(10.42%),呈好转的有5例(5.21%),死亡的有2例(2.08%);成功溶栓者共89例,成功率为92.71%。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做到及时送诊的同时,进行溶栓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可减少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效果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4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50例,对所有患者均加强临床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和护理,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最终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护理满意度达98.0%。结论加强对AMI患者的心理护理、心电监护、病情观察、溶栓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康复指导等,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护理 效果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2-0051-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暴发性心肌炎做临床分析,观察该疾病的临床表现,探讨诊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38例暴发性心肌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做常规检查,给予用药治疗,并对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患儿采用抗休克及纠正心力衰竭治疗,观察患者的心肌炎发病症状及心电图表现。结果合并室内传到阻滞死亡率为2.63%,心动过度死亡率为7.89%。心电图改变阳性率为94.12%。结论由于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不明显,很可能造成误诊。因此,及时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降低该疾病的死亡率。并且观察心电图的表现,要早于心肌酶的升高。

  • 标签: 暴发性心肌炎 心电图 心肌酶 心源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非典型心绞痛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85例非典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患者行健康教育,出院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知识掌握情况、医嘱护嘱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可以巩固患者对于疾病、饮食、药物、运动知识的掌握,增加对于医嘱和护嘱的依从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以促进非典型心绞痛患者疾病的康复,提升治疗效果,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非典型心绞痛 效果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色素C氧化酶II(COXII)在腹主动脉缩窄所致的心力衰竭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硫化氢(H2S)干预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衰组和H2S干预组,每组10只。通过腹主动脉结扎术制作大鼠心衰模型,术后12周,采用动物超声监测舒张末室间隔厚度(IVS)、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流动力学监测左心室收缩压力(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或下降最大速率(LV±dp/dtmax);记录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变化;采用Real-timePCR及Western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COXII的表达。结果:与心衰组比较,H2S干预组大鼠LVMI、IVS、LVPW、LVEDP及LVEF明显降低,而LVSP、LV±dp/dtmax显著升高(P〈0.05)。苏木精-伊红及Masson染色显示心肌损伤程度减轻。Real-timePCR及Westernblot结果显示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COXIImRNA及蛋白明显高于心衰组(P〈0.05)。结论:心肌组织中COXII表达升高在心肌衰竭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而H2S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的心肌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提高COXII蛋白的表达有关。

  • 标签: 腹主动脉缩窄 心力衰竭 硫化氢 细胞色素C氧化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尤尼舒)、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疗效。方法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严格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日2次,疗程为1周,同时口服辛伐他汀20mg,每晚1次,长期服用。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3.3%,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率27.8%,总有效率72%。两组比较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三个月,对照组有3例发生心肌梗死,治疗组无一例发生心肌梗死,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联合应用,能有效减少心绞痛发作,可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辛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0-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从过去两年间我院所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选取其中的96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名。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尿激酶冠脉内注入治疗,研究组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后血液各项指标的变化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经对比发现,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各指标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中,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治疗方法,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更好的缓解患者各种症状。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治疗 临床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02-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手段治疗;治疗组加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10%,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和CRP、TIB均得到显著改善,和治疗前以及对照组同期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推广采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2-0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高血压合并糖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进行分析,采用降压和降低血糖的药物治疗,并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血糖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2%,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1.1%,研究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因此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尽早采取合理的治疗,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中西医 临床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人,急性心肌梗死符合2004年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收集时间为2012年7月至2014年10月,共计100例,按是否住院期间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30例,存活组70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6.9±0.94、5.2±0.41、1.8±0.12、2.7±0.81、157.8±12.71、93.4±14.2),(6.7±0.84、4.9±0.53、1.7±0.37、2.6±0.28、143.8±19.82、79.4±12.31),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脂代谢 危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糖尿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且趋于年轻化,而医学界开始不断深入的研究关于糖尿的基础理论,世界各国对于糖尿的相关治疗措施越来越重视。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总结了糖尿治疗的各种方法,为糖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饮食运动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肾病患者的护理以提高糖尿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或延缓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对2012年我科收治的62名搪尿肾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病情好转55例,无明显改善6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对糖尿肾病患者的护理,对糖尿肾病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4-01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