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扩张型心与缺血性心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的缺血性心肌患者41例作为缺血组,扩张型心患者47例作为扩张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心脏形态结构、心功能情况,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超声血流不显色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患者超声显色正常率高于扩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患者患者超声显色暗淡率组低于扩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患者左前降支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右室内径均短于扩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患者EF、SV水平高于扩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患者EPSS水平低于扩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评估患者心脏形态学、心功能指标以及房室显色等指标对缺血性心肌和扩张型心进行鉴别诊断,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扩张型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合并心力衰竭护理中系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扩张型心合并心力衰竭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23例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23例行系统化护理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评分(81.76±5.1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7.38±6.54)分(P<0.05)。结论对扩张型心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可改善其生理、心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系统化护理
  • 简介:扩张型心(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是心肌中最常见的一类,其病情进行性发展,易导致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同时也是心脏移植的主要原因。DCM在成人及儿童均有发病,我国DCM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男女比例2.5:1。近10年来针对DCM的治疗手段不断发展,但国内该病的5年病死率仍高达80%。显然,DCM患者的远期预后亟待改善。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心肌功能 左心室 心源性猝死 DCM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超声心动图检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0例肥厚型心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结果40例肥厚型心患者,肥厚位于前部室间隔7例,肥厚位于前后部整个室间隔游离壁增厚不明显9例,前后部室间隔和游离壁均增厚,室间隔肥厚突出21例,肥厚位于后部室间隔和左室前侧壁3例。肥厚性梗阻型心19例;肥厚性非梗阻型心21例。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是无创性诊断方法,区分梗阻性与非梗阻性病例,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心衰患者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的100例扩张型心合并心衰患者来分析,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使用常规治疗和丙种球蛋白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LVEDD、LVEF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两组的LVEDD、LVEF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实验组改善情况由于对照组,P<0.05;两组IgG抗体、BNP为实验组较优秀,两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性。结论丙种球蛋白和常规治疗联合应用于扩张型心合并心衰的治疗效果比较突出,临床中推介使用。

  • 标签: 丙种球蛋白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临床效果,分析药理作用,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将自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扩张型心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倍他乐克 扩张型心肌病 药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扩张型心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对其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护理的180例扩张型心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抽取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90、观察组n=90),对照组在治疗同时提供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SV、LIEV指标均得到显著提升,CO指标则得到改善,护理满意率相较于对照组得到提升,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措施的使用可以对扩张型心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各项预后指标进行改善,并且对其恢复质量进行提升,为患者治疗提供全面干预,推广价值较为理想。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护理干预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扩张型心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连续性系统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扩张型心合并心衰患者80例,对比出院后的生活质量,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接受连续性系统性护理的实验组。结果组间相同指标结果对比,连续性系统性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出院后连续性系统性护理干预更符合患者所需,提高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改善情绪状态。

  • 标签: 护理干预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肥厚性心肌猝死的法医病理特征。方法选择于2016年7月—2018年6月间某刑警大队技术中队及本鉴定所尸检报告中的肥厚性心肌猝死的22例死者资料,予以病理观察、回顾性分析,对病理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根据尸检资料显示,肥厚性心肌猝死者的室间隔肥厚,平均厚度在2.4cm左右,同后室厚度比值在1.8以上,心室肌肥大,均心脏质量、体积均增大约586g。结论诊断肥厚性心肌的临床依据为心脏质量增加、肥大,主要因情绪剧烈波动、外界冲击或是过度疲劳等因素致患者在1h内发生猝死,并同心机结构紊乱、心肌纤维化等情况发生有密切关联性。

  • 标签: 肥厚性心肌病 猝死 法医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性心肌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酒精性心肌患者共5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及联合口服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及左室收缩功能均获得改善,心功能恢复至1级以上及血浆BNP水平改善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精性心肌的早期诊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至关重要,除戒酒、常规治疗外,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酒精性心肌病 临床特征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扩张性心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01月--2018年04月收治的扩张性心肌患者3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18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美托洛尔片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扩张性心肌患者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更高,心功能改善显著,不会增加过多的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美托洛尔缓释片 扩张性心肌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心肌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在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选取我院中治疗的缺血性心肌心力衰竭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中使用常规治疗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实验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N末端脑钠肽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实验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两组之间具有较大的差异(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肌心力衰竭的患者使用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血清C反应蛋白以及N末端脑钠肽的水平,改善超声心动图指标的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究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肌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心肌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综合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常规抗心衰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LVEF、6MWD水平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LVEF、6MWD水平及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肌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曲美他嗪治疗,整体疗效显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同时还能促进其运动量增加。

  • 标签: 曲美他嗪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在扩张性心肌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时段为2014年4月-2018年4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扩张性心肌伴恶性心率失常患者,共选取72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组,具体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案,观察组在上述护理基础上给予连续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情况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大,左心室不同步指数较低,6min步行距离较长,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19.46%,P<0.05。结论在扩张性心肌伴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护理中,连续性护理干预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推荐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缺血性心肌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并对结果予以评价。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82例缺血性心肌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进行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心功能指标(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进行不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静脉注射左卡尼汀可以提高缺血性心肌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率;使得心脏功能恢复效果更佳,使得患者更早康复。

  • 标签: 左卡尼汀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治疗效果 心功能指标 静脉注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缺血性心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麝香保心丸 曲美他嗪 老年 缺血性心肌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影像学在应激性心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26例应激性心肌患者,先后给予如下三项超声检查①M型与二维超声心动图;②多普勒超声心动图;③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析、总结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应激性心肌患者的心尖部位呈球状改变,左心室明显增大,基底段壁有明显的运动增强表现。患者恢复期急性发作期的在血流速度、左室收缩末内径、右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上有明显不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可以区分应激性心肌和急性心肌梗死两种疾病,有助于避免误诊结果,其临床应用价值非常显著。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影像学特征 应激性心肌病 临床应用价值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小剂量硝普钠静滴对扩张性心肌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将结果予以评价。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6例扩张性心肌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给予患者小剂量硝普钠持续静滴。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恢复情况。结果给予两组患者的不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心功能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患者持续静滴小剂量的硝普钠可以使得患者的心功能恢复良好;患者的生活质量更佳,使得患者可以正常生活。

  • 标签: 小剂量硝普钠 扩张性心肌病 难治性心力衰竭 持续静滴 常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ST段抬高型心梗死的急诊处理和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医院急诊科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8例ST段抬高型心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24例,两组患者均进行急诊处理治疗,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处理后的护理效果。结果不论死亡率还是并发症发生率,干预组患者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段抬高型心梗死患者在进行急诊处理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对患者并发症的降低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 标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