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盐酸柔比星是临床常用的肿瘤化疗药物,因该药是细胞毒性发泡剂化疗药,属于蒽环类抗生素,对皮肤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在输注过程中一旦发生外渗,会与体内核酸结合,引起组织损伤,导致皮肤溃疡、组织坏死等现象,首先表现为局部组织的红、肿、热、痛,继而局部皮肤出现硬结形成坏死,反复发作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且病灶不断扩大,故积极有效地预防及护理,能减少因药液外渗给患者的带来的痛苦。

  • 标签: 盐酸表柔比星 组织损伤 护理
  • 简介:目的制备经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阿霉素-白藜芦醇长循环脂质体,考察长循环脂质体体外释药行为,并对其抗肿瘤作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硫酸铵梯度法制备阿霉素-白藜芦醇长循环脂质体;采用动态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SRB法评价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采用薄膜分散法-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的长循环脂质体中表阿霉素与白藜芦醇包封率可达89.80%、65.01%。体外释放研究表明,阿霉素-白藜芦醇长循环脂质体较普通脂质体及原料药释药速度更慢,稳定性更好。体外细胞毒试验显示,长循环脂质体对C6胶质瘤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结论制备长循环脂质体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包封率较高,体外释放具有缓释特征,体外抗肿瘤作用强。

  • 标签: 表阿霉素 白藜芦醇 PEG 脂质体 体外抗肿瘤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矢量数据的简化方法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方面。通过提取距离和角度两方面信息可以有效简化和压缩矢量数据。本文在距离和角度简化基础上,提出了自动阈值简化方法与LOD技术的融合,在保证矢量数据精度下,有效减少了数据量。本文的方法,可以在矢量数据与高程数据融合等多方面工程中得到应用。

  • 标签: 矢量数据 自动阈值 LOD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着改变,当然,现代科学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到医学中,提高了我国的医疗设备水平。PACS系统的应用就是明显的例子,本文将着重研究PACS系统在放射科中的具体应用,方便我们进一步研究医学,提高医学质量。

  • 标签: PACS系统 放射科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23-01
  • 简介:目的:首先,鉴于目前用于预测经皮肾镜碎石术相关结果的评分系统使用繁琐、未被证实并且临床应用有限,本研究旨在提出一种新型的肾结石手术分级系统——S.T.O.N.E经皮肾镜碎石术评分系统,以使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相关研究标准化。其次,应用本系统预测经皮肾镜碎石术的结石清除率和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方法:共有5个通过CT平扫获得的可重复参数被纳入本研究,分别是:结石大小(S)、穿刺通道长度(T)、梗阻情况(O)、受累肾盏数目(N)和结石

  • 标签: 经皮肾镜碎石术 S.T.O.N.E 结石清除率 穿刺通道 围手术期 分级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的评价方法,以保证同一采供血机构实验室内多套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稳定性评价,采用A、B两套ELISA检测系统同时检测同一个弱阳性标本,连续20次,比较两套系统变异系数(CV值)大小。准确性和一致性评价,A、B两套系统同时检测室间质评阳性样本,根据本试剂组反馈结果的吸光度/临界值比值(S/CO值)均值(x)、标准差(SD),以x作为参考结果分别计算每个样本A、B系统结果的S/CO值标准差指数SDI1、SDI2;分析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A、B检测系统CV值分别为6.5%和5.3%;A系统结果中有3个标本︱SDI1︱大于2,其他结果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B系统结果︱SDI2︱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套检测系统稳定性较好,检测结果均处于可受控状态,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系统 评价方法 稳定性 准确性 一致性
  • 简介: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知晓目前治疗效果、疾病转归。通过心理护理让患者及家庭正确认识疾病,树立战胜疾病、实现自我生存价值的自信心。从而,有效的控制了疾病的进展,提高了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家庭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心理 护理
  • 简介:近年来,我国灾害事件频发,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遇难2698人,失踪270人。2010年8月7日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发生特大泥石流,造成1481人遇难,284人失踪,累计门诊治疗2315人。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196人死亡,失踪21人,11470人受伤。这些灾害事件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在现场救援的过程中,如何快速地将受伤人员进行检伤分类及医疗后送,保障救援行动的有效有序进行,是救援组织和人员面临的重要问题。

  • 标签: 电子伤票系统 救援 应用 军队 功能
  • 简介:背景虽然当前已有一些评估卫生保健指南可靠性的工具,但仍缺乏针对制定指南实际步骤的指导。针对指南制定者们所需考虑的相关资源和工具,我们系统研发了一份全面的条目清单,但这并不意味着每篇指南都需遵守该清单的所有条目。方法我们检索了国际指南制定机构的指南制定手册、指南的指南(主要是来自国际和国家机构以及专业学会的方法学报告),以及提供系统指导的最新文章。经过反复评价这些资料,尽可能全面地罗列和提取条目,并制定与指南有关的重要主题。通过反复讨论,我们对条目进行评价以去重和补漏,同时邀请指南制定专家对所增加的条目进行修改并提出建议。结果我们制定了一份包含18个主题、146个条目的清单,并建立了帮助指南制定者应用这些条目的网站。这些主题和条目涵盖了指南从规划、完成、实施和评估的全过程。最终的清单版本也包括了培训所需的资料以及应用这些条目时用到的方法学参考文献的链接。解释本清单将提供给指南制定者用作参考。仔细考虑清单中的条目将有助于指南的制定、实施和评估,我们也将会通过大众反馈来修订并持续更新清单。

  • 标签: 国际指南 清单 系统 卫生保健 国家机构 参考文献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脑脊液漏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CochraneLibrary(2014年第1期)、EMbase、CNKI、CBM、VIP和WanFangData,纳入腰大池持续引流和常规保守方法比较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脑脊液漏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1994年1月至2014年1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非随机对照试验,共计46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RR=3.78,95%CI(1.91,7.50).P=0.0001]、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率[RR=0.48,95%CI(0.24,O.95),P=0.04]和住院时间[MD:-6.66,95%CI(-10.09,-3.23),P=0.0001]方面,腰大池持续引流优于常规保守治疗,但两者低颅压头痛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RR=1.32,95%CI(O.65,2.69),P=0.4510结论当前可得证据显示,腰大池引流术在总体有效率、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存在优势,是一种治疗脑脊液漏的有效措施。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尚待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加以验证。

  • 标签: 脑脊液漏 腰大池引流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有机氟中毒患者呼吸系统损害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集中收治的22例急性有机氟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分析患者的呼吸系统症状、肺部体征、影像学表现、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有机氟气体中毒呼吸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胸闷、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影像学特征为两肺渗出性病变、急性肺水肿,可并发纵N/皮下气肿,后期可以出现肺纤维化且为可逆,对肺功能、劳动能力的影响轻微。结论:有机氟气体所致的肺损伤具有“隐匿性、爆发性、致死性”的特点,临床工作中要保持高度警惕,有条件尽可能行CT检查,并至少要留观72h,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 标签: 有机氟 中毒 呼吸系统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提高心血管系统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在我院2013年收治的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进行研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用药的基础上采取教育和指导措施。结果老年人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疗效受自身及外在原因的共同影响,导致很多老年人服用不合理,影响病情的治疗效果。结论我院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临床用药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57-01
  • 简介: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手卫生依从性受到全国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手卫生是直接影响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感染的主要因素。外科系统为较易发生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为防止因手消毒不规范而造成外源性感染的发生,有效促进和提高医护人员洗手行为的依从性,结合本院外科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调查分析手卫生消毒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干预对策。

  • 标签: 干预 对策 医护人员 洗手 依从性
  • 简介:目的分析反应板的不同振荡混匀方式与延迟进板时间对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检测弱反应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影响,提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HCV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选择ELISA法双试剂检测抗-HCV弱反应性标本16例,用STAR全自动样品分配仪加样.振荡方式一:1号反应板加样后,立即振荡混匀,延迟进入FAME孵育箱时间.振荡方式二:2号反应板延迟振荡,振荡结束立即进入FAME孵育箱.振荡方式三:3号反应板不振荡,延迟进入FAME孵育箱时间.后处理由FAME全自动酶免分析仪自动完成,每个标本检测3次,取均值,结果用S/CO值表示.结果振荡方式和延迟进板时间对弱反应性抗-HCV检测结果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F=140.18,P<0.01;F=62.39,P<0.01).振荡方式与延迟进板时间的交互作用具有统计学意义(F=2.94,P<0.05).结论STAR加样结束,反应板要立即振荡混匀,尽量不要拖延振荡混匀和进入FAME孵育箱时间,以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 标签: 全自动酶免分析仪 全自动分配仪 振荡方式 延迟进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