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湿的应用方法保护新生儿红臀效果如何。方法将五十八名新生婴幼儿红臀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观察组将纱布浸湿敷在新生儿红臀处;对照组将新生儿的红臀暴露在空气下处,保持干燥;两组均每日3次,每次30min;控制组暴露臀部,保持干燥;两组每天3次,每次30min,4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5%,高于对照组的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0.01)。观察组的治疗前后臀部皮肤评估分中位数为-1.82和-1.24,差异统计显着性(z=-2.42,P<0.05)。对照组治疗平均臀围皮肤评分前后分别为-1.03和-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8,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位总分为0.85,高于对照组-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1,P<0.01)。结论应用中药湿敷法治疗新生儿红臀有明显疗效。

  • 标签: 红臀 湿敷 香油/治疗应用 中医治疗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小儿痰湿咳嗽是小儿咳嗽中仍较为常见的证型,小儿痰湿咳嗽无非外感与内伤,而小儿肺脾不足是小儿痰湿咳嗽的关键所在,本文总结陈竹教授治疗小儿痰湿咳嗽的临证经验,并以医案为引,辨证施治。

  • 标签: 痰湿咳嗽 小儿 宣肺理脾 临证经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济安舒能伤口护理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水胶体敷料联合的湿性愈合方法治疗压疮效果.方法将87例的Ⅲ~Ⅳ期压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实验组采用济安舒能伤口护理膜、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水胶体敷料联合的湿性愈合方法治疗压疮,对照组采用常规清洁、清创,凡士林纱布填充创面,外贴水胶体敷料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在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有效率,创面愈合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愈合护理干预方法治疗压疮的疗效优于常规压疮护理治疗关键词湿性愈合理论;压疮;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5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应用主动湿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到2019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实施人工鼻湿,观察组30例实施主动湿,通过湿化效果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湿化效果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组的湿化效果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气管插管脱呼吸机患者实施主动湿,改善其气道的湿化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值得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硫酸镁湿在预防化疗性静脉炎中的作用及原理。方法:将60例接受外周静脉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硫酸镁湿)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分析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出现Ⅰ、Ⅱ、III度化疗性静脉炎各7、3、1例,对照组则各为12、5、3例,两组疗效比较P

  • 标签: 硫酸镁 化疗性静脉炎 预防
  • 简介:摘要糖尿病的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对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大,被比喻为“不死的癌症”1。目前列吡嗪是第二代磺脲化合物中较安全有效的药物,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口服类药物2。目前其含量测定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紫外分光光度,高效液相色谱。本品在合成过程中,可能带入原料、中间体、副产物等杂质,故紫外分光光度不能准确地测定含量。因此,选用专属性强的HPLC,对其能进行有效分离,杂质也不干扰测定,故选用高效液相

  • 标签: 格列吡嗪口腔崩解片 含量测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乳腺良恶性病变及其周围腺体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个浸润性导管癌和23个纤维腺瘤的DWI图像,测量瘤区(G1)、近瘤区(G2)、远瘤区(G3)及对侧正常腺体区(G4)ADC值,比较不同区域的分布及差异。结果41个浸润性导管癌DWI为高信号,平均ADC值(1.13±0.16)×10-3mm2/s,而23例纤维腺瘤DWI为等或略高信号为主,平均ADC值(1.69±0.18)×10-3mm2/s,两者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1,P<0.05)。浸润性导管癌自G1区至G4区ADC值逐渐升高,其中G1与G4区、G2与G4区、G1与G2区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3与G4区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纤维腺瘤各区与对侧正常腺体G4区之间及G1与G2区之间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在浸润性导管癌内部及周围区域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通过对近瘤区ADC值测量,有助于判断乳腺癌是否周围浸润及为保乳手术提供依据。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纤维腺瘤
  • 简介:湿与美容肖祥云气湿,即空气湿度。气湿怎么会与人类美容有关呢?这要从水对皮肤保健所起的重要作用谈起。皮肤的主要成份是水,成人表皮和真皮中约含水70%左右。女性皮肤较男性含水份多,所以看起来比男性皮肤柔软细嫩。可以说,皮肤含水量的多少,是影响人外观的重...

  • 标签: 皮肤保健 空气湿度 皮肤含水量 超声波加湿器 水份含量 “保护膜”
  • 简介:摘要: 痰、饮、水、湿,本是同源,性质是阴性,是机体津液输布失调产生的代谢产物,也是现代各种复杂类症候的致病因素,致病种类繁多,如代谢性疾病高血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等,痰、饮、水、湿本属一类,在体内常常混合存在,容易相互转化,又常常混称,如有湿痰、痰饮、水饮等名称,四者在形质,流动性、症候表现,理法方药等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想要提高中医疗效水平,系统阐述痰饮水湿尤为必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隧道皮下置管方式插入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随机取样,选择了2022年8月到2023年8月入院的肿瘤患者10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隧道PICC导管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导管的静脉注射方式。对两组输注药物便利性、疼痛、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输注药物便利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疼痛评估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隧道皮下插入PICC导管在肿瘤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疼痛感和并发症风险。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导管 疼痛评估 治疗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采用侗族姜茶循经涂擦法治疗风寒夹湿型感冒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南宁市中医医院2021年7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风寒夹湿型感冒病患者100例,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均为50例。对照组常规口服感冒药,实验组以对照组为基础加以侗族姜茶循经涂擦法治疗。分别对治疗前,治疗1天、治疗2天、治疗3天后的症状评分疗效评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1、2、3d时,实验组各项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侗族姜茶循经涂擦法治疗风寒夹湿型感冒病效果确切,能够帮助其减轻各项临床症状,安全性理想,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侗族姜茶 循经涂擦法 感冒病 风寒夹湿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钝性分离在改良赛丁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此次研究中的60例超声引导改良赛丁技术PICC置管患者均选自我院2016年8月-2017年11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30例对照组实施扩皮纵向,30例观察组采用钝性分离,分析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扩皮成功率,P>0.05,未呈现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置管24小时大量出血率和7日内维护次数经过软件比较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改良赛丁技术PICC置管采用钝性分离后可减少维护次数和出血量。

  • 标签: 钝性分离法 改良赛丁格技术 PICC置管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中医理气化湿、通腑解毒联合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 (AP) 的临床疗效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112 例 AP 患者 ,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 各 56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 ,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理气化湿、通腑解毒法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主要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淀粉酶 (AMS) 恢复正常时间、 C 反应蛋白 (CRP) 恢复正常时间及死亡、治愈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主要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血 AMS 恢复正常时间、 CRP 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 (10.52±1.77) 、 (3.86±0.82) 、 (3.91±0.79) 、 (3.52±0.50) 、 (7.43±1.01)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 (14.96±2.03) 、 (5.82±0.83) 、 (6.13±0.81) 、 (4.50±0.50) 、 (14.77±1.66)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愈率 96.43%(54/56) 高于对照组的 85.71%(48/56), 死亡率 3.57%(2/56) 低于对照组的 14.29%(8/56),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中医理气化湿、通腑解毒联合西医治疗 , 能显著改善 AP 患者的临床症状 , 促进胃肠功能及血 AMS 恢复 , 显著降低血清 CRP 水平 , 缩短住院时间 , 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 降低死亡率 , 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理气化湿 通腑解毒法 急性胰腺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湿咳方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慢性湿性咳嗽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儿童慢性湿性咳嗽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4)患儿给与湿咳方进行治疗;研究组(n=3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咳嗽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患儿咳嗽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慢性湿性咳嗽在治疗期间采用小儿湿咳方联合穴位敷贴的方式,可以使临床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升,同时患儿的咳嗽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湿咳方 穴位敷贴 儿童慢性湿性咳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气虚痰湿型眩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自拟益气祛湿汤对患者所起到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76例气虚痰湿型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患者采用益气祛湿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与眩晕停进行治疗。对于不同治疗效果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对比分析。结果对全部的试验对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之后,治疗组中的总有效率是92.5%,治愈患者17例,显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是69.4%,治愈患者10例,显效患者15例,无效患者11例。两组患者满足P<0.01的条件,差异性比较明显。在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上治疗组中经过有效的治疗之后满足P<0.01的条件,差异性明显。在各项指标上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P<0.01的条件,差异性显著。结论把自拟益气祛湿汤治疗法运用于气虚痰湿型眩晕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症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自拟益气祛湿汤 气虚痰湿型眩晕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湿化与未湿化低中流量(<4L/min)鼻导管吸氧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是否有明显差异。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鼻导管吸氧>12h的住院患者700例,按病区护理责任分组病人入院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350)接受常规方法进行湿化吸氧,观察组(n=350)在自然室温条件下接受未湿化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的舒适度、呼吸道症状发生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和吸氧期间护理消耗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率为96.86%(339/350),对照组为87.42%(306/350),P<0.05;两组患者呼吸道症状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7.14(340/350),对照组为93.72%(328/350),P>0.05;观察组患者吸氧期间护理消耗时间为0.85±0.14h,对照组为2.23±0.58h,P<0.05。结论低中流量鼻导管吸氧无须常规湿化,既能改善患者缺氧状况,避免湿化吸氧产生的水泡噪音会影响患者休息睡眠,而且提高患者的舒适满意度;减少继发呼吸道感染及院内感染的机会;患者易接受,同时操作简单,缩短了护士执行氧疗时间,减轻工作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湿化 吸氧 低中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者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湿化液加注方法的应用效果,旨在优化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0例,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传统间断加注湿化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可调节输液器持续加注湿化液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湿化液加注应用效果.结果经过两组患者湿化液加注干预,在患者湿化灌液面水平以及患者痰液稀释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痰痂产生率和湿化过度问题产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机械通气患者来说,应用可调节输液器持续湿化液加注方法十分可行,不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湿化灌液面水平变化情况和患者痰液稀释情况,还能在降低患者后期不良问题产生率的基础上优化气道湿化效果.关键词可调节输液器持续湿化液加注;传统间断湿化液加注;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影响中图分类号R4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575-01

  • 标签:
  • 简介:摘要:俄罗斯骨科医生Ilizarov发现在横向骨搬移新生骨周围有大量的新生血管形成,由此提出横向骨搬移可用于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此后该术式被逐渐应用于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可以促进血管再生、改善下肢缺血、消除患者疼痛、极大降低截肢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横向骨搬移术的发展、临床应用及机理。

  • 标签: 横向骨搬移 下肢缺血性疾病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