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自制可调节多功能带的研制与临床用体会。自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5 月,我科将自制可调节多功能带不断地改进并应用于临床胸部及腹部手术后的患者共 108 例患者,均收到了满意的效果。自制可调节多功能带相对于传统的方法,保证了压力的均衡性,固定性更好,更便于操作,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可调节 多功能带
  • 简介: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时间和温度对临床血常规的检验结果的相关影响。方法: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共计 200 例体检者在我院进受血常规检查,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室温组( 100 例)与冷藏组( 100 例)。对照组在室温条件下使用长时间保存法,然后实施临床血常规检验,观察组在冷藏条件下使用短时间保存法,然后实施临床血常规检验。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血常规检验的结果。结果: 两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 冷藏组的血小板计数要明显低于室温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 P<0.05 )。结论:于不同的温度对血液样品进行保存,伴随着保存时间的不断增加,检验的结果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在进行临床血常规检验时,要选取适宜的保存条件,并能够在最优时间的条件下及时地实施临床检验工作。   【关键词】:温度 ; 时间 ; 血常规检验 ; 准确度 ; 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clinical blood routine test result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a total of 200 physical examinees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or routine blood tes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om temperature group (100 cases) and refrigeration group (10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stored for a long time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then clinical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was carried ou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tored for a short time under refrigeration, and then clinical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blood routine tes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red blood cell, white blood cell and hemoglobi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platelet count in the cold storage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room temperatur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When blood samples are stor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the test results will change with the increase of storage time. Therefore, when clinical blood routine tests are conducted, appropriate storage conditions should be selected and clinical tests can be carried out in a timely manner under the optimal time condition.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标本放置温度、时间及凝血真空采血管对凝血检验的影响。方法: 2018年 3-8月收治体检健康志愿者 80例,应用 2种不同的凝血真空采血管采集标本进行凝血检验。甲组使用 BD凝血真空采血管,乙组使用国产抗凝管。分析不同时间、不同温度对凝血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两组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 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低温保存 8h后, TT、 APTT、 PT高于即时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室温保存 4h后, TT、 PT、 APTT高于即时检查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FIB在室温、低温保存以及即时检查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不同质量的真空采集血管会对检查结果造成一定影响,而保存时间、放置温度均会影响检查结果,为了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应选择合适的凝血真空采集管,并在 2h内完成检查。    关键词 凝血检验 ;真空采集血管 ;放置时间 ;放置温度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time and blood vessel collection on blood coagulation test. Methods: from March to August 2018, 80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admitted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Two kinds of blood coagulation vacuum blood collection specimens were used for coagulation test. In group A, blood vessels were collected by BD coagulation vacuum, and in group B, anticoagulation tubes made in China were us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coagulation test results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T, FIB, APTT and P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8 hours of cryopreservation, TT, APTT and P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immediate examination (P < 0.05); after 4 hours of room temperature preservation, TT, Pt and APT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immediate examination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IB in room temperature, cryopreservation and instant examination (P > 0.05). Conclusion: different quality of vacuum collection vessels will affect the results of the examination, while the storage time and temperature will affect the results of the examination. In order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examination, we should select a suitable coagulation vacuum collection tube and complete the examination within 2 hours.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前市场上所用于涂抹在牙齿上的氟保护剂是一支软膏装或玻璃瓶整装,氟保护剂有预防幼儿龋齿的效果,临床上主要使用多乐氟剂,群体保健主要使用氟保护漆,两者效果相当,各有利弊。幼儿园群体保健时常用1ml注射抽取氟保护漆涂氟,注射的头部是硬质的,不宜转动,不方便把牙齿的每个面涂抹到位,涂内侧牙面时氟保护剂容易漏出,所以涂抹牙齿的侧面时也不到位。群体保健工作量大,使用时间长注射会堵塞,推不动时经常要更换新的注射,反复使用需每一次更换针头保护套,预防交叉感染,但费时费力。且部分儿童看到注射会恐惧害怕,误以为要打针,涂氟保护漆时极其不配合医护人员,常常有闹现象,影响涂氟效果。

  • 标签: 儿童 口腔 涂氟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中,实施心理韧性评估,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66例胃癌患者,收治的时间为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6月,对其实施心理韧性问卷调查以及认知情绪调节问卷调查,并给予其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分析,患者的韧性评分为( 63.22±2.03)分。积极重新关注因子在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得分最低 。结论:给予胃癌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十分必要,可以调节患者的情绪状态,提高其心理韧性水平,进而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 标签: 基于心理韧性调节护理干预 认知情绪 胃癌
  • 简介:摘要:鼻腔较为狭窄,分泌物很多,若是没有立即做清理,呼吸时空气中混有的杂质灰尘进入鼻腔与之混合,会变干形成鼻痂。倘若长期不清除,可致鼻屎变大而堵住鼻子。因此,及时清理的鼻涕显得尤其重要。吸鼻也有手动吸鼻、电动吸鼻,电动吸鼻器使用方便,见效快,所以受到人们的好评。而对于儿童来讲,更是非常实用的工具。因为儿童总会有鼻塞的情况,所以家庭常备电动吸鼻,无论是成人和儿童均可以使用,对家人的健康有利,对家长们也更安心。

  • 标签: 电动吸鼻器 设计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与直丝弓矫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甄选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直丝弓矫治治疗,观察组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治疗前后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两组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效果优于直丝弓矫治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牙周状况,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直丝弓矫治器 牙周炎 错合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与直丝弓矫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甄选我院2019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直丝弓矫治治疗,观察组实施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治疗前后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牙龈指数、菌斑指数两组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炎伴错合畸形患者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的临床效果优于直丝弓矫治治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牙周状况,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直丝弓矫治器 牙周炎 错合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对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 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以 1∶1比例,分常规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常规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远高于常规组( P< 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均有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快,患者下肢症状明显感觉良好。结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针灸治疗方式,有助于促进运动神经速度的传导,有效缓解患者肢体疼痛,改善患者预后状况,其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应用、普及。

  • 标签: 针灸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速度 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在重症病毒性肺炎免疫调节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乌司他丁对患者免疫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纳入 74例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死亡 19例( 25.7%) ;治疗组 36例,第 7天 CRP( 46.2±32.8) mmol/L、 HLA-DR( 60.02±12.08) %、 T-CD4+( 422±87) cell/L与第 0天的( 123±59.8) mmoL/L、( 41.22±15.90) %、( 220±54) cell/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与对照组的( 34.1±11.8) mmol/L、( 42.06±14.08) %、( 326±69) cell/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781、 2.603、 2.527, P<0.05)。治疗组 28 d死亡 9例( 25.0%), VAP发生率为 21.77‰,低于对照组的 10例( 26.3%)( χ2=4.432, P=0.028)、 42.12%( χ2=0.017, P=0.897)。 结论 乌司他丁能改善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 VAP发生率,但无法改善预后。     [关键词 ] 重症病毒性肺炎 ;免疫干预 ;乌司他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linastatin in immunomodulatory treatment of severe viral pneumonia.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severe viral pneumonia patients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critical medicine of Fosh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nd the influence of ulinastatin on patients' immunity and prognosis was analyzed. Results among 74 patients with severe viral pneumonia, 19 (25.7%) died; 781 2.603、 2.527, P<0.05)。 In the treatment group, 9 patients died in 28 days (25.0%), the incidence of VAP was 21.77 ‰,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0 cases (26.3%) (χ 2 = 4.432, P = 0.028), 42.12% (χ 2 = 0.017, P = 0.897). Conclusion Ulinastatin can improve the immune funct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VAP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viral pneumonia, but it can not improve the prognosis.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临床中使用外固定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的时间范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研究的对象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共计 70 例。通过随机抽签的形式将入选的患者分成两个组,其中研究组 35 例患者通过骨科外固定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 35 例患者则采取骨科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等指标。结果:经过统计,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组间差异明显( P<0.05 );在时间指标方面,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同时骨折愈合时间也更短,均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出现 1 例并发症,对照组出现 2 例,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骨科中使用骨科外固定进行治疗,能够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骨折更快更好地愈合,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外固定器骨折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瘫患儿在应用踝足矫形后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我院进行尖足矫正的25名脑瘫患儿进行研究,让25名脑瘫患儿穿戴踝足矫形,患儿佩戴矫形半年后对患儿尖足的改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5名患儿50只尖足大多数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与踝足矫形佩戴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患儿在尖足得到改善后,站立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增强。结论:脑瘫患儿使用踝足矫形对尖足进行矫正可以得到明显的矫正效果,提升患儿的运动能力。

  • 标签: 踝足矫形器 脑瘫患儿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分析该治疗方式对患者血气指标与心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此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入选患者总数为60例,入院时间段在2018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将入选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气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缩短分数(FS)变化情况。结果 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和心功能指标均得改善,研究组患者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温度肠内营养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改善情况。方法:将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后,引发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列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前后分为三组,前 50 例为研究 1 组,中间 50 例为研究 2 组,后 50 例为研究 3 组,分别给予不同温度的肠道营养液进行补充,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时间与营养达标时间。结果:三组患者肠内营养时间与营养研究时间两两比较,研究 2 组与研究 3 组患者均要显著优于研究 1 组患者( P<0.05 , t=3.916,4.256,6.993,7.852 );研究 3 组患者均要显著优于研究 2 组患者( P<0.05 , t=4.735,5.892 )。 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采用( 39.4±0.5 ) ℃ 的肠内营养液支持效果最佳。

  • 标签: 不同温度 肠内营养液 重型颅脑损伤术 胃肠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温度肠内营养液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改善情况。方法:将 2018 年 5 月 ~2020 年 4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后,引发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列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治疗时间前后分为三组,前 50 例为研究 1 组,中间 50 例为研究 2 组,后 50 例为研究 3 组,分别给予不同温度的肠道营养液进行补充,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时间与营养达标时间。结果:三组患者肠内营养时间与营养研究时间两两比较,研究 2 组与研究 3 组患者均要显著优于研究 1 组患者( P<0.05 , t=3.916,4.256,6.993,7.852 );研究 3 组患者均要显著优于研究 2 组患者( P<0.05 , t=4.735,5.892 )。 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采用( 39.4±0.5 ) ℃ 的肠内营养液支持效果最佳。

  • 标签: 不同温度 肠内营养液 重型颅脑损伤术 胃肠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