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4 个结果
  • 简介:《头颈影像病例精粹》包含了164个病例,均系作者在临床工作中积累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的病例,包括传统的神经放射、耳鼻喉疾病、颅底及颅神经的病变,此外还包括口腔颌面外科的疾病。本书针对性强、涉及面广,目的是帮助影像科医师及临床医师掌握头颈部疾病的诊断思维方法,开阔分析和鉴别诊断的思路,从而提高对头颈部疾病的诊断分析能力。本书对广大中青年医师会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标签: 头颈部疾病 影像学 病例 耳鼻喉疾病 出版 口腔颌面外科
  • 简介:目的:探讨嘉定区高龄肺结核临床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10~2012年嘉定区高龄肺结核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高龄肺结核以男性为多,占83.6%,合并疾病从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复发复治率高达11.9%。疗程中病死率高达25.4%,其中肺结核死亡和非结核死亡分别占35.3%、64.7%。初次诊断误诊率高达53.7%,痰涂片阳性率高达73.1%,合并肺外结核发病率高达17.9%。队列分析一年治愈率为44.8%、完成治疗率22.4%。结论高龄肺结核患者合并症多,结核症状不典型,病灶复杂多样,预后差,应尽早根据病史、症状作全面检查,明确诊断,及早治疗,降低病死率。

  • 标签: 肺结核 临床特征 高龄
  • 简介:摘要肿瘤本质上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分子及细胞疾病。然而,近几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关于肿瘤微环境的研究表明宿主免疫系统在肿瘤表型方面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肿瘤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为对不受控制的细胞异常的免疫耐受现象。这些细胞通常被定义为肿瘤细胞。研究肿瘤免疫耐受的机制是我们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目的。本篇文章主要是回顾最近的研究进展和新的概念,以便我们评估天然抗肿瘤抗菌素的免疫应答的功效,从临床的观点来促进其研究。

  • 标签: 肿瘤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免疫耐受 肿瘤疫苗CTLA-4 GM-CSF IL-2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71-02
  • 简介:梗阻性肾病是由于泌尿道结构和(或)功能改变,阻碍尿液的排出,导致肾实质病理和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其不是一个独立原发病,是由不同病因疾病共同引起的临床表现。尿路梗阻是梗阻性肾病的重要原因。据美国肾脏病协会统计此病发病率在男性泌尿道疾病中居第4位,在女性中占第6位,由梗阻性肾病所导致的肾功能衰竭占终末期肾病的2%。多数梗阻性肾病是可逆的,如能及时发现和解除梗阻、引流肾脏尿液,患者可部分或完全恢复正常。梗阻时间越长,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机会就越小。若本病诊治不当,会进一步加重肾功能的衰竭甚至发生尿毒症。因此,认识和研究梗阻性肾病诊断,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梗阻性肾病 影像学检查方法 泌尿道疾病 肾功能衰竭 肾脏病协会 临床综合征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阑尾炎穿孔的CT诊断价值及图像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拟诊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1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超声、CT影像资料以及病理资料,比较超声、CT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并分析图像特征。结果CT检查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8.1%、87.5%、97.3%,超声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以及准确率分别为90.4%、62.5%、88.4%,CT检查的诊断灵敏度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超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cT图像主要特征表现在异常的阑尾周围蜂窝织炎,阑尾周围脓肿,阑尾腔外积气、结石,增强扫描局部阑尾壁强化缺损。结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CT诊断在准确度及特异度方面体现了显著的临床优势,具有易于辨别的图像特征,可以作为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

  • 标签: 急性阑尾炎穿孔 CT 超声 准确度 灵敏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以提高儿童MPP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6例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MPP多发生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以秋冬季发病较多,临床症状以发热、咳嗽为主,影像检查可出现斑片状或大片状阴影,恢复期血清检测大多患儿MPIgG上升,痰液或咽拭子培养部分可为MP-DNA阳性。本组186例MPP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16%,9例为难治性MPP,2例为重症MPP,采取综合治疗处理,患儿病情都得到有效控制,无1例发生不可逆现象。结论重视MPP早期诊治,有效综合处理RMPP,才能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儿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炎支原体 儿童 临床特征 转归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15-02
  • 简介:摘要目的精神科病房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及临床护理,探讨管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7~12月我科患者身体约束使用率、身体约束使用特征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等。结论患者约束保护使用率尚有下降空间,控制重点在于减少预防性约束保护的使用,约束保护有待进一步规范,关键在于护士明确约束保护的指征,规范约束的告知,提高约束保护的技能,改进约束保护的工具和流程,确保患者安全,提升患者约束期间的舒适度。

  • 标签: 精神科病房 约束,身体的 危险评估
  • 简介:摘要肝癌主要指的是肝脏的恶性肿瘤,包括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肝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所以影像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关肝癌的影像检查主要包括超声波、血管造影以及CT和MRI四种方式,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分析这四种影像检查的研究进展。

  • 标签: 肝癌 影像学检查 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129-01
  • 简介:《中国实验血液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国家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文核心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际上权威的MEDuNE/IndexMedicus,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和美国EBSCO大型在线文献库收录,在国内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国内几乎所有的重要的知名检索系统或刊物收录。2011年本刊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标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投稿
  • 简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是一组具有潜在恶性的少见肿瘤,依据临床有无内分泌症状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两类.MRI检查有助于非功能性pNENs的术前诊断.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22例非功能性pNEN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MRI动态增强扫描示肿瘤呈持续或渐进性中度至明显强化、肿瘤周边包膜中度至明显强化是非功能性pNENs的特征性表现,突破包膜生长或明显分叶样生长改变提示肿瘤可能具有局部侵袭性生长趋势.该特征对该类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神经内分泌肿瘤 胰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P糖蛋白在乳腺黏液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至2013年5月手术切除的38例乳腺黏液腺癌患者P糖蛋白在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P糖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患者分为多黏液组(25例)和少黏液组(13例),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结果P糖蛋白在单纯型乳腺黏液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20.0%(2/10),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67.9%(19/28),χ2=4.842,P<0.05;P糖蛋白在乳腺黏液腺癌中的表达强度随着黏液量的减少而增加(χ2=14.64,P<0.05);P糖蛋白表达与乳腺黏液腺癌肿瘤大小(≥3cm)、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P糖蛋白在混合型乳腺黏液腺癌中呈高表达,表达强度随着黏液量的减少而增加,P糖蛋白可能是判断乳腺黏液腺癌预后的可靠指标,同时也是乳腺黏液腺癌治疗的有效药物靶点。

  • 标签: 乳腺肿瘤 糖蛋白类 腺癌 黏液 预后
  • 简介: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神经血管性头痛,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由于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负性情绪的发生。本次研究对于这一类患者,在使用合适药物的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偏头痛患者 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 急性期 神经血管性头痛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研究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2月~2013年6月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病例共203例,根据其免疫组化进行分子分型,并观察其发病年龄、月经情况、组织学分级和TNM分期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3例研究对象中,Lumi—nalA型、LuminalB型、Basal-like型、HER-2过度表达型分别占52.2%、16.3%、16.3%、15.3%。各分子亚型之间在发病年龄与绝经情况方面没有统计差异,但在原发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和组织学分级方面存在统计差异,Luminal型较其它两种类型分期较早、分化程度较高。结论不同分子亚型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存在差异,这提示了不同分子亚型在预后及治疗上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为开展乳腺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分型 临床病理
  • 简介:《血管介入放射》原著由欧洲介入放射和血管外科学的权威专家编写,中文版由著名介入放射专家杨仁杰教授主译、张小明教授主审。本版共21个章节,对血管介入放射作了全面的介绍。作者将自身临床经验与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相结合,对常见血管疾病的治疗适应证、方法、疗效、并发症和预后等进行了准确、合理的评价。本版内容更加丰富,专业技术更加实用,适合于血管内外科、介入放射学医师、心血管病医师、在校师生以及住院医师等参考使用。

  • 标签: 介入放射学 血管外科学 出版 住院医师 治疗适应证 临床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眼眶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3年2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特征及术后复查情况。结果CT表现:3例呈溶骨性破坏,边界不清,呈地图样,边缘骨质硬化,内可见碎骨片,周围可见软组织肿块,肿块范围大于骨质破坏范围;2例呈虫蚀样骨质破坏;3例表现为穿凿样骨质破坏,边界锐利,无明显硬化边,其内被软组织密度影充填,并突破骨质,侵犯硬脑膜及颅骨内、外板向眶内外生长。磁共振成像多表现为等或长T1长T2信号影,T2压脂序列病灶呈低信号,其间可夹杂高信号。术后随访2年,3例病变基本愈合,与正常骨质无明显区别,5例钛网固定良好,8例均未见复发。结论眼眶骨嗜酸性肉芽肿易与其他恶性病变相混淆,正确诊断有赖于临床、影像、病理相结合,综合细致的全面分析有利于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嗜酸细胞肉芽肿 眼眶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无偿献血者中血清Rh(D)阴性表型汉族人群的分子背景。方法37份常规血清试验检测出的Rh(D)阴性江苏汉族人,采用PCR-SSP检测RHCE基因和RH(D)基因;并对存在RH(D)基因的个体进行10个外显子及邻近内含子的测序。结果37例血清Rh(D)阴性献血者中,分子生物方法确认26例无RH(D)基因。存在RH(D)基因的11例中,3例为RH(D)和RHCE基因发生互换,6例为RHD(K409k)(第9外显子1227G〉A),1例为弱D15型(第6外显子845G〉A),1例为RH(D)*711delC(第5外显子711位碱基缺失)。结论一定比例的血清阴性Rh(D)人群并非真正的Rh(D)阴性,即表达弱D抗原。提示对血清Rh(D)阴性个体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有利于安全输血。

  • 标签: RH血型 RH(D)阴性 RH(D)基因
  • 简介:本研究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的临床特点及其与FLT3-ITD和IDH1突变的相互关系.收集AML患者骨髓标本,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WHO标准诊断分型.抽提基因组DNA,采用PCR后测序方法检测NPM1突变.结果表明,对389例AML的标本检测发现,NPM1突变的发生率为14.1%(55/389);FLT3-ITD突变的发生率为14.7%(57/389),IDH1突变的发生率为6.4%(25/389).在AML1-ETO、PML-RARA和CBF-MYH11融合基因的AML中没有发现NPM1突变,NPM1突变组FLT3-ITD和1DH1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29.1%和12.7%,显著高于NPM1未突变组的12.3%和5.4%.NPM突变易于发生在正常核型AML中,发生率为26.5%(35/132).NPM1突变的AML具有发病年龄偏大、血小板数高、易于发生在AML-M5、CD34阳性比例低、易于与FLT3-ITD和IDH1突变伴发等临床特点.NPM1突变阴性组的1个疗程CR率为69.8%,NPM1突变阳性组的1个疗程CR率为72.2%,两组之间无统计差异(P=0.07).结论:NPMI突变的AML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易于与FLT3-ITD和1DH1突变共存,而不会与AML1-ETO、PML-RARA和CBF-MYH11融合基因共存.

  • 标签: 急性髓系白血病 NPM1基因突变 FLT3基因突变 IDH1基因突变
  • 简介:目的了解成人腹股沟区面积与患者基本特征(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BMI指数)以及腹股沟疝发病的关系,寻找预防腹股沟疝发生的方法。方法分析2013年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在彩色超声引导下测量238例腹股沟疝和非疝患者腹股沟区的三条边长,用海伦公式计算腹股沟区的面积,分析其与患者基本特征和腹股沟疝发病的关系。结果全部患者患侧腹股沟区面积大于健侧(t=2.30,P=0.02)。腹股沟疝患者腹股沟区面积大于正常对照患者(t=2.63,P=0.009)。男性疝患者腹股沟区面积大于正常对照男性患者(t=5.58,P=0.000)。女性疝患者腹股沟区面积大于女性对照患者,但差异无统计意义(t=1.30,P:0.20)。女性腹股沟区面积显著大于男性(t=7.20,P=0.000)。全部患者腹股沟区面积与年龄呈正相关(r:0.237,P=0.000)。男性患者腹股沟区面积与身高无相关性(r=-0.04,P=0.50),与体质量(r=-0.15,P=0.015)和BMI呈负相关(r=-0.16,P=0.009)。结论成人腹股沟区面积与性别、年龄相关。男性腹股沟区面积与体质量和BMI显著呈负相关,腹股沟区面积越大,发生腹股沟疝的危险性越高,适当健体增肥可能有助于预防腹股沟疝。

  • 标签: 腹股沟 回顾性研究 预防
  • 简介:在美国,前列腺肿瘤是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男性第五大致死疾病[1]。据估计,2013年有超过230000的男性被诊断为前列腺肿瘤,其中约29000人死于本病(12%)。大约60%的前列腺肿瘤发生在66岁以上的老年男性,相比白人美国男性,亚裔美国男性前列腺肿瘤的发病率低50%[2]。男性前列腺肿瘤患者生存率在男性肿瘤患者生存率中是最高的,约占所有男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40%[3]。在中国特别是偏远地区,还没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生物学标记 致死疾病 男性前列腺 GLEASON FP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