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滋养细胞肿瘤是一组来源于胚胎绒毛滋养细胞的增生性疾病,具有不同程度的恶性和转移性,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癌等。经过正规治疗侵蚀性葡萄胎大多可治愈,绒毛癌治愈率也可达80%-90%。但是其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需要反复化疗,这样就会给患者及家属的身心带来许多影响。尤其是反复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和药物制剂的化学刺激带来的痛苦。而PICC的应用解决了这个难题。PICC是经过外周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即从外周静脉导入且末端置留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此项技术主要适应于缺乏外周静脉通道,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或高渗粘稠的液体(如肠外营养液),以及需要使用压力泵或加压输液、反复输入血液制品、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

  • 标签: 绒毛膜癌 PICC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与自体在颅脑损伤硬修补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应用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8年6月收治的行硬脑膜修补术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生物型组和自体组,每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硬膜外总引流量。结果生物型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自体组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体组比较,生物型组患者手术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硬膜外总引流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自体比较,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颅脑损伤硬修补术患者中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减少,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 自体膜 颅脑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阿戈美拉汀原料药中的残留溶剂。方法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解介质,色谱柱为DB-WAX(聚乙二醇20M交联聚合物为固定相,30m×0.53mm×1.0μm),氢火焰离子化(FID)检测器,载气为氮气,进样口温度为150℃,检测器温度为240℃,柱温40℃,分流比101的条件下检测正己烷、异丙醚、四氢呋喃、乙酸乙酯、甲醇、二氯甲烷、乙醇、甲苯。结果各溶剂峰之间的分离度应符合规定,各溶剂峰线性均良好,平均回收率在90%~110%之间。结论本测定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阿戈美拉汀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 标签: 阿戈美拉汀 残留溶剂测定 气相色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硬下血肿患者的术后护理方式,总结归纳护理要点,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2月至2015年4月我院对80例硬下血肿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提供基础护理,观察患者病情,进行引流护理,对临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归纳。结果全部患者接受各项护理后,有3例出现了颅内积气情况,为患者注射颅痛定治疗,1例肺部感染,使用吸氧护理结合拍背促进咳痰,4例癫痫,使用安定和德巴金治疗,1例精神障碍,使用冬眠灵和非那根治疗,2例血肿复发,让患者头低位侧卧,促进脑膨,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是15%,经过针对性的护理,这些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控制。结论硬下出血患者临床中接受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引流以及锻炼指导等护理内容后,其护理效果比较突出,患者的病情改善明显,并发症几率较低,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硬膜下血肿 术后护理 护理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速愈平)人工细胞愈合治疗急性肛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肛裂病人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研究。其中30例使用人工细胞愈合,30例使用肤痔清软膏。结果治疗后人工细胞愈合组治愈率(86.67%)明显高于肤痔清软膏组(63.33%)(P<O.05),总有效率(100.00%)比(93.33%)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结论人工细胞愈合治疗急性肛裂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无明显毒副作用。

  • 标签: 肛裂 促愈止血 人工细胞愈合膜(速愈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测闭孔神经闭管外段的解剖结构,为临床不同路径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提供解剖学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经防腐剂固定的成人尸体 25具,暴露闭孔神经及闭孔周围的解剖结构。结果 闭管内侧壁距耻骨结节距离 41.53±0.76mm;闭管外侧壁距耻骨结节距离 54.17±0.42mm;闭孔神经距股静脉内侧壁距离 11.01±0.17mm;闭孔神经穿出点距腹股沟韧带垂直距离 27.92±0.33mm;闭孔神经出闭孔点距耻骨结节距离 23.55±0.27mm。结论 临床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时,安全进针范围宜选在腹股沟韧带中、内 1/3交点垂直向下 27.59~ 28.25mm与耻骨结节的外下至该线距离 23.28~ 23.82mm的范围内,针尖应向后、外、上方刺入,使针尖滑过耻骨水平支下缘,可提高闭孔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和安全度。

  • 标签: 闭孔神经 闭膜管 腹股沟韧带 耻骨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yag激光治疗后囊皱褶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200例(236眼)后囊皱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患者实施yag激光治疗前后的视力变化情况,并观察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矫正视力状况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患者均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yag激光治疗方法在治疗后囊皱褶中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视力状况,宜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 标签: yag激光 后囊膜皱褶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筛选滑肉瘤组织中关键lncRNA、microRNAs和mRNA,阐述其互相作用机制以及关键信号通路。方法通过GeneExpressionOmnibus(GEO)在线数据库检索并下载人滑肉瘤转录组数据,并应用基因本体论分析(GeneOntology,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endogenousRNAs,ceRNAs)互作网络分析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Protein-ProteinInteraction,PPI)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共4个数据集纳入本项研究包括GSE28866,GSE18546,GSE2719和GSE42977,包含21个滑肉瘤组织和56个正常对照组织,在这些数据集中共获取了12个差异表达的lncRNA,119个差异表达的miRNA和1637个差异表达的mRNA。构建ceRNA调控网络并展示lncRNA-miRNA-mRNA之间的调控作用,发现6个lncRNA(RP11-123K19.1,RP11-261N11.8,MEG3,FOXD2-AS1,CTD-2228K2.7,LINC00982)和7个miRNA(hsa-miR-142-5p,hsamiR-548c-3p,hsa-miR-1224-5p,hsa-miR-133b,hsa-miR-206,hsa-miR-378-3p,hsa-miR-765)在滑肉瘤病变中具有重要作用。KEGG分析示滑肉瘤病变与47个信号通路显著相关(P〈0.05),特别是癌症中转录失调的信号通路(P=5.56×10-8)。PPI互作网络分析展示了154种蛋白质,6种转录因子和10个信号通路之间的相互作用。结论通过对在线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滑肉瘤的多个关键分子靶点和信号通路被确认,有助于对滑肉瘤病变分子发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长链非编码RNA 生物信息学分析 ceRNA 滑膜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使用完整结肠切除观察结肠癌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400例进行治疗的结肠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结肠癌根除手术,试验组进行完整结肠切除手术,比较分析两组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平均术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平均淋巴结清除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年随访发现,试验组死亡率为15%,对照组死亡率为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手术治疗,使用完整结肠切除手术,可以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结肠癌 完整结肠膜 切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硬下血肿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慢性硬下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均分成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18例)。对照组采取生理盐水冲洗,研究组采取尿激酶溶血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应用血肿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下血肿患者时,相比生理盐水冲洗,采取尿激酶溶血治疗效果更佳,成功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术后 尿激酶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引导技术在即刻种植牙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骨修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即刻种植牙患者38例(种植牙体52枚),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不同方法测量计算成骨率进行比较。结果52颗牙钛平均保留时间为3.2个月,种植体稳定,所有切口均为甲级愈合,随访两年,患者种植体周围骨的吸收高度平均为(1.31±0.17)mm,未出现松动情况;平均骨厚度测量结果直接测量法为(2.20±0.27)mm,CT二维测量法为(2.27±0.30)mm,两种方法经相关性分析呈显著正相关(r=0.9994,P<0.01);直接测量方法计算成骨率为(89.01±1.26)%,采用CT二维测量法计算成骨率为(88.82±1.97)%,采用CT三维容积法计算成骨率为(86.37±2.15)%,CT三维容积法显著低于直接测量法和CT二维测量法(P<0.05),而直接测量法与二维测量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导技术运用于即刻种植中,能够获得良好的骨修复,CT三维重建能够对种植效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同时还能够为术前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值得在牙种植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膜引导技术 即刻种植牙 骨修复
  • 简介:摘要总结了1例滑肉瘤合并肺转移的护理经验。该患者肿瘤体积巨大合并肺转移终末期行姑息治疗,护理要点包括体位管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死亡教育等。通过安宁疗护人文关怀中的死亡教育,患者及家属在心理上得到相应满足,家属接受死亡教育放弃抢救。

  • 标签: 滑膜肉瘤 体位管理 安宁疗护 死亡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对特发性性肾病使用环孢素结合不同剂量激素的具体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特发性性肾病患者60例,根据入院先后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1组为对照组,使用0.15mg/kg·d泼尼松结合环孢素进行治疗;2组为观察组,使用0.40mg/kg·d泼尼松结合环孢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蛋白量、血清肌酐和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蛋白量和血清肌酐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蛋白量和血清肌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依次为93.33%和7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特发性性肾病使用0.40mg/kg·d泼尼松结合环孢素进行治疗能降低患者尿蛋白量和血清肌酐水平,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激素 环孢素 特发性膜性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本院于2017年5月到2018年2月收治的慢性硬下血肿患者共35例,给予其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Markwalder分级。结果治疗后3个月慢性硬下血肿患者ADL评分及Markwalder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慢性硬下血肿患者的ADL评分、Markwalder分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钻孔引流术 ADL评分 Markwalder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瑞芬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胃镜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7年12月间接诊的280例需要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140例为对照组采取异丙酚进行镇静处理,140例为观察组使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进行镇静处理,对比两组的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麻醉优秀率为70.3%、胃镜检查时间为(4.1±1.1)min、苏醒时间为(6.7±0.8)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另外对比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的HR、MAP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均显示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无痛胃镜中的效果显著,麻醉效果更佳,对患者影响更小,苏醒时间更短,不良反应更少,故值得推广。

  • 标签: 瑞芬太尼 异丙酚 无痛胃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的镇痛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产妇10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传统常规的分娩处理方式,观察组(n=50)给予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VAS评分)、产程时间和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镇痛前,两组产妇无明显差异;镇痛30min后,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组产妇在给药镇痛后,第二产程时间相比对照组产妇明显缩短,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第一产程和第三产程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分娩出生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舒芬太尼 罗哌卡因 传统常规分娩 硬膜外分娩镇痛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开展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146例,按照麻醉方式,分为联合组和静吸组,每组73例,联合组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静吸组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麻醉,观察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插管时心率、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差异(P>0.05);联合组切皮时、术中及插管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低于静吸组,出现疼痛时间显著高于静吸组(P<0.05)。结论与静吸复合麻醉相比,其联合硬膜外麻醉后可进一步提升麻醉效果。

  • 标签: 静吸复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对抗结核药固定剂量复方剂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根据 获取的文献数据,对各种检测方法进行分析,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并且进行相应的介绍,提出一些观点以及建议,希望能为抗结核药物固定剂量复合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固定剂量复合剂 抗结核药 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