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小儿高热惊厥急救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2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对比两组的症状缓解情况、护理满意度、惊厥发作时间及血氧饱和度、血糖、血钾及血钠水平。结果:干预组高热退热及止痉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惊厥发作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发作时血氧饱和度、5min后血氧饱和度比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结论:护理方法在小儿高热惊厥急救中应用后,护理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和相关生化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方法 小儿高热惊厥 急救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制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工艺流程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主要研究了化工制药过程控制优化方法。首先从分析我国目前的化学药品工业发展状况入手进行系统论述,其次对影响药效因素和药耗参数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最后针对上述内容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来解决当前所面临着生产环节中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及原因,以此提高整个行业在医药工艺流程上整体水平与质量的提升。

  • 标签: 化工制药 工艺优化 方法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201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2020年颁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7号)、《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8号),形成了以“风险管理、全程管控”为原则的药品监督管理法律体系,要求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企业进一步探索科学、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药品质量。建立从原材料供应商的审计到药品销售发运的全过程理论体系,能确保药品质量。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数理统计是理论基础,在生产过程控制、检验控制、质量参数统计、趋势分析、质量风险评估等方面均有应用,是全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 标签: 药品生产 生产质量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药品稳定性试验的主要目标是对药品的品质、稳定性进行检验,以便为产品的保质期和使用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是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药品稳定性试验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它直接关系到药品生产、研发、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因此对其进行讨论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对相关药品稳定性试验管理方法进行简述,希望能够为行业内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药品稳定性 理论基础 质量管理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开展线上临床见习教学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通过研究内分泌线上临床见习教学的不同模式:线上问诊学习,病人视频示教、翻转课堂、情景教学、标准化病人、线上病例教学等,并采用混合式的在线临床见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问诊、体格检查、临床症状分析、辅助检查分析等临床实践能力,探讨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真切的临床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满足不同时期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要求。

  • 标签: 内分泌,线上,临床见习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内科治疗昏迷患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研究2019.7-2021.5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72例昏迷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6例)和常规组(36例),将常规紧急抢救应用在常规组中,将紧急抢救联合快速检查应用在研究组中,观察并对比组间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7.22%)与常规组的(83.33%)相比要高,P

  • 标签: 昏迷 急诊内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尿路刺激症状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的408例尿路刺激症状患者为实验组,行症状病因分析对症治疗;选取2018年1月至9月的200例尿路刺激症状患者为对照组,给常规消炎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5.0%(P

  • 标签: 尿路刺激 症状病因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收入的肺栓塞患者采用不同的诊治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42例入选的试验对象均在呼吸内科采取临床诊治,均采用心电图诊断方式,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试验对象均分为参照组(21例,常规抗凝治疗措施)与试验组(21例,给予中医药治疗措施),入选试验者均于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进行诊断治疗。分析诊断的作用效果与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从心电图结果可以发现,肺栓塞患者均会存在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右偏现象;对两组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治疗后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各项生理指标更为优异(P>0.05)。结论:心电图能对肺栓塞患者进行很好的诊断,其采用中药治疗方式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

  • 标签: 肺栓塞 呼吸内科 诊治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控制预防措施应用于流行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平均将120例健康体检的正常成年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比两组流行传染病患病率及传染病相关知识认知度。结果:研究组饮食注意事项、疾病常识、自护措施、躯体健康评价等评分,以及流行传染病患病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多种手段加强流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对于增强居民对于传染病的了解,减少传染病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流行传染病 疾病控制 疾病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查的人员中随机抽选80例作为研究资料,针对血液细胞检验采取质量控制方法,将每位受检人员的血液均分为5份,其中3份分别放置0.5h、3h、6h,其中2份分别按照1∶5000与1∶10000的比例进行稀释,比较静置与稀释后的组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在放置0.5h、3h、6h时,白细胞水平分别为(6.38±5.13)×109/L、(6.28±5.17)×109/L、(6.05±5.04)×109/L,红细胞水平分别为(4.22±0.28)×1012/L、(4.06±0.25)×1012/L、(3.93±0.28)×1012/L,血小板水平分别为(13.12±3.93)×109/L、(19.58±3.07)×109/L、(18.01±2.50)×109/L,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20.67±16.17)g/L、(117.39±16.33)g/L、(115.41±15.12)g/L,不同放置时间下四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稀释比例为1∶5000时,血液检验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稀释比例为1∶1000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检验中放置时间与稀释比例会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必要从影响因素入手采取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检查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军队文职护士战伤救护技能培训方法方法:针对20名文职护士进行研究,并全部接受战伤救护技能培训。对比培训前后的战伤救护技能评分。结果:接受培训后,军队文职护士的颅脑救护能力评分、输液输血能力评分、多发伤救护能力评分、感染救护能力评分、心脏复苏救护能力评分、五大战伤救护技术能力评分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军队文职护士 战伤救护技能 培训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临床诊治方法方法  择选2020年6月至2022年7月本院妇产科治疗的100例急腹症患者,观察所有患者身体状况,分析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结果  初步进行诊断时,出现误诊情况,误诊患者共3例,初诊诊断准确率为97%,治疗显效56例(56%),有效39例(39%),无效2例(2%),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结论  诊断急腹症过程中,需结合患者身体状况,查看过往病史,以检查结果为依据对疾病急性详细分析和判断,提高诊断准确率,为病人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 标签: 妇产科  急腹症患者  临床诊治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进行血液细胞检查的人员中随机抽选80例作为研究资料,针对血液细胞检验采取质量控制方法,将每位受检人员的血液均分为5份,其中3份分别放置0.5h、3h、6h,其中2份分别按照1∶5000与1∶10000的比例进行稀释,比较静置与稀释后的组内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在放置0.5h、3h、6h时,白细胞水平分别为(6.38±5.13)×109/L、(6.28±5.17)×109/L、(6.05±5.04)×109/L,红细胞水平分别为(4.22±0.28)×1012/L、(4.06±0.25)×1012/L、(3.93±0.28)×1012/L,血小板水平分别为(13.12±3.93)×109/L、(19.58±3.07)×109/L、(18.01±2.50)×109/L,血红蛋白水平分别为(120.67±16.17)g/L、(117.39±16.33)g/L、(115.41±15.12)g/L,不同放置时间下四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稀释比例为1∶5000时,血液检验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稀释比例为1∶1000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学检验中放置时间与稀释比例会对血液细胞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因此为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必要从影响因素入手采取质量控制方法

  • 标签: 医学检验 血液细胞检查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院内住院病案,分析其病案各年度错位发生情况。方法:利用本院病例管理系统,随机选取某院2019年-2021年共30000份病案数据进行回顾性检查,各年度均10000例,分析各年度病案错位发生情况、分布原因及其解决措施。结果:将2019-2021年30000例病案错位发生率进行汇总,错位数据比较集中。其中2019年错位病案数887例,构成比8.87%,2020年错位病案数723例,构成比7.23%,2021年错位病案数669例,构成比6.69%。可见:随着年度数增加,错位病案数逐渐减少,但不显著,差异为0.54%-1.64%。将2019-2021年30000例病案错案分布原因进行汇总,其中2019年、2020年、2021年病案错案分布原因中均装订及袋叠出错占比最高,分别为5.93%、4.33%、4.18%。错认号码放错位置与归档入错案袋差异不显著,且随着年度增加,错认号码放错位置构成比呈上升趋势,归档入错案袋呈下降趋势。结论:为降低病案管理错位发生率,应集中解决装订及袋叠出错等重点因素,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满足病案管理质量,利于临床诊治,值得推广。

  • 标签: 病案管理 错位发生率 错位分布原因 解决措施
  • 简介:【摘要】不同的时代,中医的传承普及有不同的使命。在医院规培是一段让所有医学生都振奋、跃跃欲试的经历。这就像一个练武者,苦练三年,摩拳擦掌,想要在实践中好好表现一番。学医四年,规培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但是初期进入医院规培后,大部分学生都是一种盲从,可能跟不上工作的快节奏,产生厌烦逃避情绪,对环境人群具体医疗业务的不熟悉,往住产生一种不太适应,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老师应该理解学生自身的处境,给予人文关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书本到实践衔接起来,思考一种引导学习的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适应并有很大的收获。规培医生除了每周跟医生坐门诊,还需要在中药房规培学习。跟老师调剂中药,其中在中药房辨认中药是一项重要的环节,老师讲解中药形态和饮片的特征,并和性味、归经、主治相联系,以中药药名的起名、同株植物上的不同中药的区别、中药小故事、名家医案为吸引点,共同探讨分享经验见闻,师生思想上产生共鸣浓厚的学习氛围,令学生记忆深刻,回味无穷。

  • 标签: 中药小故事 名家医案 中药剂量对功效的影响 同珠植物功效差异 带教规培医生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正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三大常用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已有超过60多种的细胞毒性药物用于临床肿瘤患者。我国卫生部于2002年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医疗机构逐步配备危害药品防护的设备和物资,实现化疗药物的集中调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危害药品管理涉及危害药品的医嘱审核、排药、调配、成品输液核对及运送等环节,本文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危害药品的集中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为实现危害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危害药品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9月~2022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为患者实施超声检查诊断疾病,之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在口服米非司酮的基础上注射甲氨蝶呤,分析患者血β-HCG转阴时间、阴道的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等,从而评估治疗的有效性。结果:实验组患者通过联合治疗方法,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具有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血β-HCG转阴时间、平均阴道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用药对改善患者的病情有重要意义,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检查能够尽早的确诊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疾病,及时为患者开展治疗,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作为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主要药物,联合使用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改善水平都非常可观,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子宫瘢痕妊娠 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临床带教是进行后备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从事医疗服务人员较为特殊,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综合能力,通过临床带教,可以让医学实习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实习生综合技能水平提高。临床带教方式不断发展,传统带教方式相对枯燥、单一,教学效果有限。当前普外科临床带教方法应用上,可以使用临床路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等新型带教形式,提高带教质量。

  • 标签: 临床带教 普外科 案例教学法 临床路径教学方法 PBL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脊柱创伤患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40例急性脊柱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MRI和CT检查,并接受椎弓根钉固定术,分析检查和治疗效果。结果:经CT检查、X线检查和MRI检查,4例腰椎合并胸椎损伤,13例胸椎损伤,23例腰椎损伤。40例治疗优良率为95.00%.结论:急性脊柱创伤临床诊断过程中,MRI检查、CT检查和X线检查应用价值较高,根据检查结果和骨折类型,再根据内固定器特点对治疗方法进行选择,可促进整体治疗效果的提高。

  • 标签: MRI检查 CT检查 X线检查 急性脊柱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