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造影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支架植入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症患者89例,随机分为干预组(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诊治,观察组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采用w.k.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干预前后焦虑水平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与常模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显著(P<0.05),与常模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焦虑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最核心的基础课程,实用性极强。但是目前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实习器材缺乏,学生见习机会少等问题。为此,笔者就课堂教学、实训基地、临床见习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基础护理学》改革。

  • 标签: 护理基础,实训,临床见习,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观察实施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行心脏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调查患者的心理问题,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通过调查显示患者主要出现恐惧、焦虑、紧张、悲观抑郁、逆反、易激惹、孤独、猜疑以及依赖性强等心理问题。经过护理后观察组对心脏介入手术知识的掌握和熟悉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心理问题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医学科学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明显加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注,提高老年人的心理护理水平,有助于维护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心理护理
  • 简介: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s,AVFs)者生存期最长,感染率最低且最不易形成血栓,因此被推荐作为有条件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于2000年制订及2006年补充更新的肾病预后及生存质量指南(K/DOQI)推荐在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需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至少50%的患者应主要依赖自体AVFs作为血管通路,而最终这个比例应达到65%。

  • 标签: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 伦理学问题 静脉导管 自体动静脉内瘘 终末期肾脏病 血管通路
  • 简介:咬手指是有心理问题吗?问:我半岁时就被送到乡下的奶奶家,上小学时才回到父母身边,直到现在还感觉和父母一点都不亲,甚至有点恨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喜欢咬手指,现在都18岁了还是改不了,我的手指现在都惨不忍睹了.我该怎么办呢?答:咬手指是一种焦虑情绪下的无意识行为,看来你已经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并决意改变了.

  • 标签: 官兵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答
  • 简介:摘要目的在分娩时对产妇进行积极正确的心理护理,保证母婴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方法通过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行为及形象来完成的。结果消除了产妇紧张、恐惧、不安的心理,稳定情绪,减轻痛苦。结论使产妇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保证胎儿安全娩出,使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难关。

  • 标签: 分娩 孕妇 产程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尝试将循证护理教育应用于护理教学领域,以期提高学生对护理知识学习积极性,强化护理专业学生对文献检索和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同时加强学生专业英语及计算机能力培养,不断推进护理基础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护理教学质量和学生护理科研能力。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循证护理 探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健康程度。结果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心理健康程度好于对照组。结论对烧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心理健康有明显促进作用。

  • 标签: 烧伤 心理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理性情绪疗法在慢性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支持,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理性情绪疗法。干预前后采取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2组进行测评。结果2组患者干预后焦虑程度、SA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程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S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O.0001)。结论理性情绪疗法对慢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慢性病 焦虑 理性情绪疗法
  • 简介: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情绪变化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2年7月诊治的喉癌患者63例作为研究对象,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33例采用综合护理方案,观察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及生活质量变化,以Zung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对患者的情绪变化进行评估,以生活质量评分表(QOL)对患者生活质量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QOL评分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喉癌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临床意义显著。是首选的护理方案。

  • 标签: 喉癌 情绪 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乳腺癌患者常存在负面情绪,悲观心理抵消患者生活积极性。乳腺癌患者康复期心理状况直接关系到患者康复情况,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纠正乳腺癌患者负面情绪,缓解患者对癌症恐惧程度,促进病情康复。我对在康复护理的整个过程中着重附加专业心理护理干预,确保患者心理健康恢复,提高患者康复期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通过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改善心理状态,并且降低患者SAS、SDS评分,使患者心理状态良好,情绪保持稳定,心情舒畅乐观。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乳腺癌 康复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儿的心理特征,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一年来收治的住院治疗患儿52例,护理人员首先了解掌握患儿的心理特征,然后将专业护理与心理护理结合起来,积极的与家长进行沟通、安抚患儿的情绪,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护理。然后观察患儿配合治疗的情况以及临床恢复效果。结果经过临床的专业护理与心理护理相结合,有95%的患儿能够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大大降低了哭闹、不合作的现象。结论对住院患儿进行心理与专业相结合的护理有利于消除患儿的不良心理情绪,促进患儿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患儿的康复。

  • 标签: 住院患儿 心理分析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让患者消除悲观情绪和顾虑,以轻松自然的心态接受肠造口术。方法从调查肠造口患者健康需求入手,确定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术

  • 标签: 肠造口术健康教育需求临床护理
  • 简介: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gastricmalignantlym.phoma.PGML)是常见的胃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胃癌以外胃恶性肿瘤的70%~80%[1]。近年来有发病率逐渐升高趋势[2]。PGML缺乏特异性,活检组织学确诊率低,易漏诊或误诊为腺癌。本次研究总结了53例PGML患者的内镜及病理学特点,旨在提高内镜医师对胃淋巴瘤的认识。报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胃淋巴瘤 内镜表现 病理学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是不可或缺的,心里护理在心血管疾病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性。方法对收集80例心血管疾病的病患进行病情回顾,其中有不同年龄的病患,患有不同类别的心血管疾病,经过心理护理的干预手段,心血管疾病的好转率高达90%。资料分析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的干预治疗后,患者的情绪变化和治疗的效果。结果收集的80例病患分别患有的心血管疾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1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高血压病38例,肺原性心脏病7例,其中治愈的有32例,好转有39例,通过干预的心理护理,起到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效果显著。

  • 标签: 心血管疾病 心理护理 治疗
  • 简介:摘要21世纪是一个老龄化的社会。作为老年人,虽然理解衰老是生物体不可抗拒的规律,但他们都希望能健康长寿,同时也不希望别人说自己衰老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于是在社区,康复病区的存在就能为老人解决既能长期住院又能安详养老的问题。老年人一般都易于生病,心理上也会变得很脆弱,而这都不利于老年人疾病的康复。如何针对老年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做好相应的护理措施,使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缓解压力,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命。因此,做好长期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我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 标签: 长期住院 老年患者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慢性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复发性皮肤病占有相当的比例,如银屑病、红斑狼疮等,病情较复杂,治疗棘手顽固,多属变态反应性疾病,病程长、易反复,长期不能从事正常的生活、工作,容易出现焦虑、悲观情绪,身心、经济等饱受折磨,导致病人怪癖固执,忧郁、绝望。所以,护理人员应运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充分考虑病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同情心和人道主义关怀,解除或减轻病人的痛苦。在对108例慢性皮肤病患者的治疗、护理中,我们发现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起到事半而功倍的作用。对该类患者的心理护理的体会做如下总结。

  • 标签: 皮肤科 慢性皮肤病 精神类型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其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加以总结。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3年3月共收治的112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患者住院期间通过对其进行护理、健康、心理教育等途径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并增强老年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能够较大程度地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促进老年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身体早日康复,对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能力与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理特点 护理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