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当今世界,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工业污染等原因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疾病的发病率逐步上。在诊治肿瘤的各种方法中,肿瘤标志物虽然历史悠久,但近三十年来才被学术界关注。随着肿瘤基础理论的发展、新检测技术的诞生,以及临床对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的重视,肿瘤标志物被重新认识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此问题进行论述并探讨。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分类 临床应用 检测实例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经口入路内镜下咽旁间隙的解剖恒定标志 ,了解颈内动、静脉及后组颅神经等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为提高经口入路内镜下咽旁间隙病变、肿瘤切除手术成功率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2015年 1月 ~2016年 3月,对 10具( 20侧)灌注新鲜尸头先行 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察咽旁间隙等咽旁结构,然后应用内镜口内径路行咽旁间隙解剖。结果: CT 图像上,咽旁间隙位于咽隐窝的外侧,呈低密度三角形,翼内肌、翼外肌、咬肌、颞肌位于咽旁间隙的外侧,呈中密度阴影,茎突位于咽旁间隙的前部阴影,咽旁间隙后部颈内动脉呈中密度阴影。解剖发现,经口进路可以良好暴露翼内肌外侧至咽上缩肌的咽旁间隙区域。茎突及其附着的茎突舌肌及茎突咽肌在这一解剖路径中具有关键的解剖标识作用。在茎突舌肌及茎突咽肌的后方,咽上缩肌的外侧能清楚的暴露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 IX-XII对颅神经。 结论 内镜口内进路咽旁间隙解剖中咽上缩肌、茎突、茎突舌肌、茎突咽肌是重要的解剖标志,颈内动脉位于咽上缩肌的外侧,靠近咽上缩肌内侧能够保护颈内动脉。

  • 标签: [ ]咽旁间隙 经口入路 内镜辅助 解剖标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检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特选取 2015年 3月 -2017年 4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 4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随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 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 CA199(糖类抗原 199)、 CEA(血清癌胚抗原)、 CA242(糖类抗原 242)以及 CA724(糖类抗原 724)等指标,并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上的检测结果相比较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针对于胃癌患者而言,将肿瘤标志物联检于其早期诊断中应用,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价值,因此,可于临床实践中使用推广。

  • 标签: 胃癌 肿瘤标志物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评价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我院晚期肺癌接受化疗的患者,根据肿瘤病理类型分为腺癌组、鳞癌组和小细胞癌组。肿瘤分期为IIIb期和IV期。患者年龄49岁~89岁,平均年龄68.5±15.1岁、男57例、女43例。对比(1)腺癌、鳞癌、小细胞癌患者化疗前后肿瘤指标。结果(1)腺癌化疗后有效组、腺癌化疗后无效组CEA、CA50、CYFRA21-1、NSE、SCC比较有差异(P<0.05)。(2)鳞癌化疗后有效组、鳞癌化疗后无效组CEA、CA50、CYFRA21-1、NSE、SCC比较有差异(P<0.05)。(3)小细胞癌化疗后有效组、小细胞癌化疗后无效组CEA、CA50、CYFRA21-1、NSE、SCC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对评价晚期肺癌患者化疗疗效具有简单、易操作的特点,可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丰富信息。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晚期 肺癌 化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分析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患儿6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TBIL、DBIL、IBIL、cTnI、CK-MB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TBIL、IBIL、cTnI、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引起心肌损伤,但这种损伤具有可逆性,可根据综合对症治疗得以改善,但仍需密切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以保护患儿的心肌。

  • 标签: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心肌损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的临床应用和价值。方法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肺癌骨转移患者和60例老年肺癌未发生骨转移患者参与临床研究,分别为转移组和未转移组,另选取60例在我院就诊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参与临床研究,分析比对三组患者的ECT和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结果分析可知,转移组与未转移组患者的CEA、CYFRA21-1、NS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转移组患者的CEA、CYFRA21-1、NSE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分析骨显像阳性率,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未转移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E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老年肺癌骨转移具有显著效果,指标明显,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在临床中加以推广。

  • 标签: 老年肺癌 骨转移 ECT 肿瘤标志物 检测诊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术前肿瘤标志物检测对ICC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ICC(肝内胆管细胞癌)7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43例无淋巴结转移,将其看作无淋巴结转移组;29例有淋巴结转移,将其看作有淋巴结转移组。术前,对所有患者均实施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无淋巴结转移组患者血清CA211和CA125、CA19-9和CA242和有淋巴结转移组患者相比(P<0.05);两组血清SCC和AFP、NSE和CA153、CEA和CA724对比,组间数据对比不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血清CA211和CA125、CA19-9和CA242在ICC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淋巴结转移 ICC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题中检测方法对于不同阶段恶性卵巢肿瘤患者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3年到2015年间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共200例进行相应的指标检测,其中,良性肿瘤患者共有100名,其余均表现为恶性。同时,我们将对100名健康人士也进行同样的检测,并将结果与前两组进行对照。结果对恶性肿瘤组进行检测发现这一组患者体内具体指标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组,在进行联合检测的过程中呈阳性的人数也更多;对恶性肿瘤组内数据进行分析,早期患者对糖类抗原125即CA125呈现阳性反应的人数比例明显低于中晚期患者。结论这种检测方式能有效的对各期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诊断,可以在临床应用中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蛇咬伤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探讨标志物对心脏损伤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武警8710部队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毒蛇咬伤患者394例作为研究对象(蛇伤组),按蛇咬伤就诊时间和入院时病情进行分组;以急性期病毒性心肌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5例作为心肌损伤对照组(心损组),体检健康人群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全血心肌肌钙蛋白I(cTnI)、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结果蛇伤组患者中死亡13例,心脏预后不良37例。心肌标志物水平高峰为就诊24~48h;24~48h组各标志物水平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48h组CK-MB、cTnI、AST与心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标志物水平与蛇咬伤病情程度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预测心脏损伤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最高为0.898(95%CI为0.820~0.975),Cut-off值2.86ng/mL,其预测蛇咬伤后不良预后的敏感性为0.805,特异性为0.926。结论传统心肌酶谱标志物用于判断蛇咬伤后心肌损伤具有局限性,对损伤预后的诊断能力较弱;cTnI可反映蛇咬伤后病情变化,对于预测心脏损伤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蛇咬伤 心肌酶学 心肌肌钙蛋白I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OvarianTumors,OT)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作用,为卵巢肿瘤的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71例OT患者,按照其肿瘤良、恶性分为良性组(n=94)和恶性组(n=77),并选取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妇女80名纳入对照组,对比三组受检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结果OT患者CA125、CA153、CA199、CA242、CEA、铁蛋白等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恶性组患者上述肿瘤标志物水平亦高于良性组患者(P<0.05),三组人群NSE、β-HCG、AFP、PSA、f-PSA及HCG水平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恶性组CA125、CA153、CA199、CA242、CEA、铁蛋白、β-HCG、AFP、HGH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及对照组,三组人群CA125、CA199、CA242、CEA、铁蛋白、β-HCG、AFP及HGH阳性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A125、CA199、CA242、CEA、铁蛋白、β-HCG、AFP及HGH等肿瘤标志物在OT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具有较好的效果,随着肿瘤标志物水平和阳性率的上升,提示患者OT进展程度更高、肿瘤恶性风险增加,选择CA125、CA199和CEA进行联合检测,可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得到良好的鉴别诊断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卵巢肿瘤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检验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与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收治的肺部良性病变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进行肿瘤标志物检验,并比较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21-1、神经烯醇化酶等水平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癌诊断中采用肿瘤标志物进行检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肺癌诊断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早期筛查中运用低剂量CT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价值。方法取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肺部良性病变(良性组)和60例肺癌早期(肺癌组)患者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低剂量CT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分析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肺癌组患者低剂量CT+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相比均明显较高,且肺癌组患者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联合检测、低剂量CT+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阳性率与良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肺癌早期筛查中运用低剂量CT结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效果显著。

  • 标签: 肺癌早期 筛查 低剂量CT 血清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几种血清肿瘤标志物(GP73)、异常凝血酶原(DCP)和磷脂酰基醇蛋白聚糖-3(GPC-3)……在原发生的肝癌(PHC)治疗中的诊断价值。关于PHC手机方法,我们对25例病人,在慢性肝硬化和肝癌,或者在消化系统中存在恶性肿瘤的病人及健康的车选取10例。我们采用常规的酶联免疫分析法分别定检测每组中血清GPC-3、GP73、DCP,其中我们采用了微量离心柱和电化学发光法并计算。结果肝癌组GP73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而肝癌组的GPC-3和DCP浓度也显然高于其他组(P<0.05),除了肝硬化组除外。在单项测算中我们发现GP73的灵活度(71.0%)、精准度(85.2%)一及在ROC曲线之下的占有面积(0.813)都是最高的,关于GPC-3的特异性,它的最高值(95.3%)。在实验过程里GP73他几项指标在联合上的特异性达到99.9%,在相对平行的检测里3种血清标志物在联合的检测中,它的灵敏度达至(98.0%)。结论肿瘤标志物GP73和AFP-L3独立诊断PHC的灵活性以及特异性都比独自用AFP要好,要是一起联合别的标志物便可大大提升对PHC诊断的安全性和稳妥性。

  • 标签: 肿瘤 酶联免疫测定 肿瘤标志物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脏标志物检测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检测组,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显示健康的人群中选择38例设为健康组,两组均对心脏标志物进行检测,观察比对检测结果。结果检测组cTnT、CK-MB、NT-proBNP、D-D水平均明显比健康组高,且检测组各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是95.2%,与其他各指标单独检测阳性率比对明显较高,(P<0.05)。结论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心脏标志物较为敏感,临床上可积极对cTnT、CK-MB、NT-proBNP、D-D进行检测,以促进早期确诊率的提升。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 心脏标志物 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总骨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otal-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的测定在脊柱脆性骨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骨质疏松脊柱脆性骨折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骨质疏松组,同时设立匹配的无脆性骨折的健康人群作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清Total-PINP、β-CTX,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TotalPINP、β-CTX数据经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分布为正态分布,渐进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质疏松组Total-PINP、β-CTX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人群中,血清内骨转换产物水平低,可以提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严重,骨转换明显降低,易发生脆性骨折。

  • 标签: 脆性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幽门螺旋杆菌(Hp)和血清癌胚抗原(CEA)、胃癌抗原(CA72-4)、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5-3(CA15-3)对胃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确诊检测患者共54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的良性病变患者共48例为良性组,并选择检测正常的受试者32例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受试者的Hp和CEA、CA72-4、CA19-9、CA15-3水平的变化。结果三组患者的CEA、CA72-4、CA19-9、CA15-3及Hp检查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Hp检测较其余两组增多(P<0.05),对照组在三组中人数最少(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和良性组的CEA、CA72-4、CA19-9、CA15-3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良性组CEA、CA72-4、CA19-9、CA15-3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联合CEA、CA72-4、CA19-9、CA15-3检查能作为早期胃癌筛查的有效地检测方法,在临床运用中运用较为方面,在胃癌高风险的检测中运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癌胚抗原 胃癌抗原 糖链抗原19-9 糖链抗原15-3 幽门螺旋杆菌 胃癌早期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