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卵巢癌抗原(CA125)对肺癌患者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类型分为鳞癌(62例)、腺癌(25例)和小细胞肺癌(21例)3组,另选46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肺癌组与对照组及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血清CEA、CYFRA21-1、NSE、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腺癌组血清CEA、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鳞癌组、小细胞肺癌组,鳞癌组血清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小细胞肺癌组血清NSE水平显著高于鳞癌组、腺癌组,差异显著(P<0.05);CEA、CYFRA21-1、NSE、CA125对于诊断肺癌的特异性较好,但敏感性和准确性差异明显,四项联合可显著提高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和准确性。结论肺癌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病理倾向性,CEA、CYFRA21-1、NSE、CA125四项联合可显著提高对肺癌的诊断效能。

  • 标签: 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诊断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临床诊断中血清肿瘤标志物检验的应用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定期为研究组,病理类型有非小细胞肺癌(鳞癌、腺癌)、小细胞肺癌。对照组为肺部良性病变者。对比(1)研究组和对照组CA125、CYFRA21-1、NSE,CEA水平。(2)不同病理类型肺癌CA125、CYFRA21-1、NSE,CEA水平。(3)4项指标联合检测对肺癌的意义。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CA125、CYFRA21-1、NSE,CEA比较有差异(P<0.05)。(2)腺癌组CA125、CEA水平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和鳞癌组(P<0.05);鳞癌组CYFRA21-1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组和腺癌组(P<0.05);小细胞肺癌组NSE明显高于鳞癌组和腺癌组(P<0.05),比较有差异(P<0.05)。(3)CA125、CYFRA21-1、NSE和CEA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高于4项单一检测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肺癌早期诊断困难,将CA125、CYFRA21-1、NSE,CEA联合用于诊断时可以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标签: 肺癌 诊断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课题主要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DNA检测的相关研究。方法限定到我院检验科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检测的乙型肝炎病患为研究主体,从中抽取168例。对其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予以酶联免疫法进行相关检测工作,病毒DNA(HBV-DNA)则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进行相关工作。分析总结病患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与病毒DNA(HBV-DNA)检测的结果。结果对168例乙型肝炎检测后得到,属于HBeAg阳性标本病患以及HBeAg阴性标本的病患分别为106例与62例,就病患标本HBV-DNA阳性率而言,106例HBeAg阳性标本病患检测的阳性病例为106例,阳性率100%,62例HBeAg阴性标本的病患检测的阳性病例为16例,阳性率25.81%(16/62),二者对比差异性较大,得到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进行检测发现,病患HBV-DNA阳性率与血清标志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HBV-DNA阳性率越高,属于HBeAg阳性标本的概率越大。对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与DNA检测的相关研究。可有效的增加乙型肝炎病患检测的概率,对于疾病的治疗防止人员传递感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HBeAg阳性标本 HBV-DNA阳性率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标志物联合病理学检查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收治区间为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的38例胃癌患者、38例良性胃病患者以及38例健康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胃癌患者定为胃癌组,38例良性胃病患者定为良性胃病组,将正常人定为健康对照组,通过采用肿瘤标志物联合病理学检查,分析三组之间的检查差异。结果通过采用肿瘤标志物检查发现,胃癌组患者CA19-9、CEA、CA72-4明显属于阳性,而良性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患者则正常,同时通过结果中的表二我们也能够了解到三项指标联合检查的准确率高达90.8%,特异性为81.6%,灵敏度为87.7%。结论与其他胃癌诊断方法相比,使用肿瘤标志物联合病理学检查具有较高的精准度与敏感度,能够及时发现患者胃癌情况,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病理学检查 胃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技术特征。方法选择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图像(CTA)50份,作为CT扫描数据,了解颅骨表面标志联合CT重建辅助乙状窦后入路开颅价值。结果AC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4.9-54.9mm,平均(45.2±3.8)mm,95%CI经测定为43.4-45.9mm;AB长度范围经测量为33.8-54.7mm,平均(44.3±4.7)mm,95%CI经测定为43.3-45.2mm;BC长度范围为2.7-14.7mm,平均(6.2±2.0)mm,95%CI经测定为5.7-6.6mm。对安全跟离测量,即AC与颈静脉孔间的最短距离,范围为1.2-12.9mm,平均(5.4±2.0)mm,95%CI经测定为4.9-5.7mm。结论在行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时,应用颅骨表面标志与CT重建联合定位,具较高准确性,可为手术安全提供保障。

  • 标签: 颅骨表面标志 CT重建 乙状窦后入路开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HE4、CA125和PDGF-BB三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检测评价与临床分期中的治疗效果的应用。方法收选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卵巢包块的100例均已经接受过手术等相关治疗的卵巢肿瘤患者,这些患者中,未绝经10例、患良性肿瘤22例及30例健康女性进行;绝经组恶性卵巢肿瘤30例,良性卵巢肿瘤38例以及50例健康女性进行比较。在同一时期选择通过体检合格的健康的80例女与观察组进行对比分析,将接受治疗的患者分组为治疗组,将通过体检合格的女性分为对照组,借助免疫学发光法和其他的检测的方法检测绝经组与未绝经组患者的血清HE4、CA125和PDGF-BB三种含量,并且比较分析三者在恶性卵巢中与良性卵巢肿瘤中的诊断和临床分期中个具体应用价值。结果未绝经与绝经患恶性卵巢肿瘤患者的HE4、CA125和PDGF-BB血清平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女性的数值。结论在临床中患者血清HE4、CA125和PDGF-BB检测观察肿瘤标志物变化的情况,对掌握患者的病情、治疗效果与预后的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血清 肿瘤标志物检测 卵巢肿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五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入选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确诊肺癌35例为观察组,确诊为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5例为良性对照组,另外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三组患者的五种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和细胞角蛋白19断片(CYFRA21-1)的血清水平。比较三组的CEA、CA125、NSE、SCC和CYFRA21-1的血清水平,分析五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的CEA、CA125、NSE、SCC和CYFRA21-1的血清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五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均高于各标志物单独检测的敏感度,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五种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的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敏感度高,临床价值高,可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 细胞角蛋白19断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恶性肿瘤相关因子联合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胃肠道良性病以及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患者13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恶性肿瘤组(78例)和良性病组(56例),对恶性肿瘤组和良性病组的CEA、CA153、CA125、TSGF进行检测以及观察联合检测和单项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恶性肿瘤中的胃癌、结直肠癌、十二指肠癌的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均显著高于良性病组;恶性肿瘤中的胃癌、结直肠癌、十二指肠癌的患者恶性肿瘤因子TSGF均显著高于良性病组(P<0.05);联合检测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显著高于肿瘤标志物或恶性肿瘤因子的单项检测中,但特异性略低(P<0.05),CEA、CA125、CA153以及TSGF的单项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显著低于联合检测(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以及恶性肿瘤相关因子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率以及敏感性。

  • 标签: 胃肠道恶性肿瘤 肿瘤标志物 恶性肿瘤因子 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