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联合局部麻醉用于高龄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椎体后成形术的效果。方法 观察2021年10月-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胸腰椎骨折患者,从中筛选出7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有35例。对照组进行局部麻醉,观察组进行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联合局部麻醉。对比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联合局部麻醉的应用,使得行经皮椎体后成形术的高龄型腰椎骨折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的减轻,麻醉效果显著。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静脉麻醉 局部麻醉 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骨科局部应用抗生素对局部细胞的作用,并分析如何能令抗生素在应用的时候对局部细胞的影响最小。方法在Pubmed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进行筛选,主要是找寻1990年到2011年期间所收集来的抗生素对骨科局部细胞作用的有关资料以及相关的文献,在所收集到的文献中筛选与本文论述内容相关的,后者是内容较为接近的,具有较高的水平的40片文献进行综合的分析探讨,简要的阐述抗生素对局部细胞的作用并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探究抗生素对局部细胞的作用。结果如果抗生素的浓度过高的话就会对细胞的存活产生抑制的作用,对细胞的增殖会产生抑制作用,还会对细胞的分化以及代谢产生抑制的作用,只用少数的抗生素会对细胞产生抑制的作用。结论不同的抗生素会具有不同的作用,而功能作用不相同的细胞同样会具有不同的性质,所以这些细胞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也是各不相同的。当停止使用抗生素后,细胞的各项功能也都慢慢的恢复。对于该怎么解决抗生素对局部细胞的抑制作用就有待我们的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伴有血同型半胱氨酸增高(H型高血压)患者肾功能受损情况。方法将60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263例患者,按血同型半胱氨酸的检验值分为:非H型高血压组、H型高血压1组、H型高血压2组,测定3组病例的24h尿微量蛋白,将3组病例的24h尿微量蛋白进行比较。结果H型高血压2组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24.83±4.00)μmol/L虷型高血压1组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15.73±3.84)μmol/L较非H型高血压组(6.14±3.58)μmol/L显著增高(P〈0.01);H型高血压2组患者24h尿微量蛋白(24.83±4.00)mg/L较H型高血压1组患者24h尿微量蛋白(15.73±3.84)mg/L亦显著增高(P〈0.01)。结论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肾脏损害。

  • 标签: 高血压 半胱氨酸 蛋白尿 肾功能不全 老年人
  • 简介:摘要义齿的固位力过大,容易损伤基牙,摘戴困难。固位力过小,义齿又容易脱位。因此,调节固位力可以使义齿符合生理要求和功能需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成人退变性侧弯()是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之一,常因病变节段的退行性改变、椎管狭窄、椎体滑移、椎节失稳、脊柱失衡等问题,而出现严重的腰背部疼痛、神经根性疼痛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经济负担。目前关于退行性脊柱侧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弄清退行性脊柱侧的发病机制并指导临床治疗,是广大脊柱外科学者致力于追求的目标。本文将就退行性脊柱侧发病机制、病情评估及治疗等做一综述。

  • 标签: 退行性 脊柱侧凸 发病机制 病情评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侧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脊柱侧患者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各2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脊柱侧的手术优良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脊柱侧凸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创新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我从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创新推拿疗法,与传统推拿疗法对比治疗。其中20例作为创新推拿疗法治疗,20例传统疗法治疗。创新疗法中其中最小年龄60岁,最大81岁。传统疗法中最小35岁,最大58岁。创新推拿疗法中90%不反复,见效快;10%不反复,见效慢。传统推拿疗法治疗60%反复,40%虽然不反复,但不如创新疗法疗效快。创新疗法治疗腰椎间盘后症不反复率高达99%。结论:应用创新推拿疗法治疗腰椎间盘后症优于传统推拿疗法治疗。

  • 标签: 创新推拿疗法 掌拍法 腰椎间盘后凸症
  • 简介:背景:先天性脊柱后和继发性脊柱侧后畸形并不常见,但有潜在的严重性。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畸形可能加重并有截瘫的危险。我们对这些畸形的治疗使用单一后路切口,结合肋骨横突切除入路,同期完成前、后路半椎体切除或脊柱截骨术,术后进行前和(或)后路融合内固定术。据我们所知,这种手术入路尚未有过报道。方法:1988至2002年,在我们中心接受治疗的先天性脊柱后和继发性脊柱侧后患儿16例,对他们的病史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手术时的平均年龄是12岁。诊断为先天性脊柱后14例,由于手术失败引起的继发性脊柱侧后畸形2例。术前平均后畸形为65°(范围,25°~160°),平均侧为47°(范围,7°-160°)。15例通过单一的后路切口及肋骨横突切除入路,完成脊椎切除或截骨术、后路内固定加前、后路融合术。另1例接受椎体切除术时年龄太小,未做脊柱固定术。最后用自创的简化评分表评价手术结果。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60.1个月。术后平均后畸形校正为31。(范围,0°-82°),侧畸形校正为25。(范围,0°-68°)。4例出现并发症:1例后路内固定失败,需要翻修,1例下肢出现感觉麻木,2例后期出现融合远端骨盆倾斜加重。用简化评分表根据患者满意度评价手术结果,满意13例,可2例,差1例。结论:同期前、后路经肋骨横突切除入路是一种有难度但安全、用途广泛和有效的手术入路,在治疗复杂的胸椎后畸形方面效果明显,神经损伤的危险性小。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脊柱侧后凸畸形 后路半椎体切除 肋骨横突切除 手术入路 脊柱后凸 治疗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可摘局部义齿的主要缺点之一,就是此类义齿部件多,体积大。戴入口腔后异物感明显,患者不易适应。因此,要求将义齿做得尽量小巧。但这一要求与经久耐用之间常发生冲突。因此,这也是设计义齿时必须考虑予以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本文主要介绍口腔修复学中的可摘局部义齿折断的好发部位,原因以及加强原则,从理论上对局部义齿折断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

  • 标签:
  • 简介:1.1眼药水的准备用药前仔细核对瓶签、药名,并观察药液有无变质、混浊、沉淀或有无絮状物等。易沉淀的混悬液如可的松等眼药水在滴眼之前要充分摇匀,以免影响药效。

  • 标签: 眼局部点药 护理 眼药水 用药前 絮状物 可的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或经皮后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治疗合并脊柱侧的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采用PVP或PKP治疗合并脊柱侧的脊柱压缩性骨折61例(PVP50例,PKP11例)。测量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6个月和最后一次随访时脊柱侧Cobb角,以及伤椎最塌陷处的高度。结果骨水泥渗漏17例。61例随访8?12个月,平均9.4月,术前与术后4个时间点脊柱侧Cobb角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5.745,^=0.000)。术前脊柱侧Cobb角为16.4°±5.5°,显著大于末次随访13.3。±5.5。(P=0.000)、术后6个月13.4。±5.5。(P=0.000)、术后3个月13.9。±5.6。(P=0.000)和术后3d14.2。土5.5°(P=0.000)。术前与术后4个时间点椎体最塌陷处高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7.928,P=0.000)。术前最塌陷处椎体高度(1.9±0.6)cm,显著低于末次随访(2.0±0.6)cm(P=0.000)、术后6个月(2.1±0.6)cm(P=0.000)、术后3个月(2.1±0.6)cm(P=0.000)和术后3d(2.1±0.6)cm(P=0.000)。结论PVP或PKP治疗合并脊柱侧的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可显著改善脊柱侧畸形以及伤椎最塌陷处高度。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脊柱侧凸 骨折 脊柱
  • 简介:目的:应用Isola系统矫正脊柱侧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的畸形,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3月至2003年6月应用Isola系统治疗脊柱侧22例,特发性侧18例,先天性侧4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2。18岁,平均14.5岁,术前冠状面Cobb角450~83°,平均62°,矢状面Cobb角-12°-54°,平均34°,椎体旋转按Nash-Moe分型Ⅰ度6例、Ⅱ度13例,Ⅲ度3例。结果:术后冠状位矫正为20°~31°,矫正率为62%~85%,平均为69%,矢状位矫正为21°-32°,平均26°。椎体旋转矫正1度。随访9个月~3年,平均2.4年。植骨融合良好,矫正角度丢失率〈4.4%。结论:应用Isola内固定系统矫正脊柱侧,利用悬臂技术产生的平移力可获得冠状面良好的矫正率,同时可获得矢状面的矫正,并保持躯干平衡,应用椎弓根钉效果更佳。

  • 标签: 脊柱侧凸 ISOLA 外科治疗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治疗方法的见解。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患者68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矫形支具治疗,研究组应用正骨推拿治疗。结果研究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针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的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正骨推拿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脊柱角度恢复,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青少年 特发性脊柱侧凸 正骨推拿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