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安全管理现状及其改进措施。方法:选取本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100例作为研究样本,具体分为两组:2022年1月至6月期间的50例作为对照组,2022年7月至12月期间的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未实施改进措施,观察组实施改进措施。之后对两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后发现,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儿科护理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能够进一步规避不良事件,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儿科护理 安全管理现状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规范护士氧疗操作程序,减少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用氧效果。方法分析影响用氧安全,提出对策,制定改进方案。结果护士安全隐患意识提高,氧疗规范,加强科内培训,规范管理,氧疗依从性提高,QCC后用氧安全率为100%,提高29.71%。结论QCC对规范用氧管理,加强健康宣教,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地增加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用氧安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促进康复。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用氧安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新护士护理安全培训的改进措施。方法督导新护士执行“病人身份核对流程”,设置系统的新护士护理安全准入培训课程,建立新护士护理健全导师负责制,系统学习护理法律与病人安全书籍等。结果护理安全培训后护士核对执行率达100%,未发生病人身份错误,新护士核对意识、核对行为明显增强,护理差错数量、严重程度等发生情况明显降低。

  • 标签: 新护士 护理安全培训 改进措施 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查找神经外科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并做好护理安全对策,以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方法 收集本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患者48例,对发生的护理安全隐患采用护理安全隐患调查表进行跟踪调查、归纳分析。结果 医护人员病情观察不及时,跌倒,坠床,皮肤损伤造成的系数分别为19.4%,15.9%、15.9%、15.1%,为护理安全隐患中的高风险项目,意外拔管11.2%,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11.2%,为护理安全隐患中的中风险项目,病人转运途中意外3.0%,其它护理安全隐患8.3%,为护理安全一环中的低风险项目。结论 针对神经外科工作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护士应重视护理安全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在医疗护理工作中重视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体系,通过医护人员自身努力和与患者正确有效的沟通,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互动性,从而降低护理风险,提高神经外科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护理。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风险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总结相关的护理防范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530例,男性患者360例,女性患者170例,年龄13~86岁,平均年龄(37.2±12.8)岁。在加强基础护理的前提下,注重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防范。通过确保病房环境安全舒适,建立个体化护理方案,加强护理管理与培训等措施来降低风险。结果530例患者治愈率、行为能力恢复程度、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致残率下降趋势明显。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存在各种程度的意识障碍,心理障碍,配合治疗的能力差;治疗过程复杂,周期长;部分家属缺乏护理经验,导致各种引流管、鼻饲管、深静脉插管意外脱落;护理任务繁重,护理人员易出现疲倦、懈怠、疏忽等问题,这些都是直接导致神经外科护理高风险的原因,同时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建立严格的护理管理制度,完善病房硬件设备,提高医护人员业务水平、责任意识、团队合作意识,才能降低潜在的风险,从而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隐患 安全防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诊输液室的护理流程进行探索,分析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加以改进。方法 选取特定时间段(2020.1-2021.1)为回顾分析时间,将该时间段内我院输液室接收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安全事故,并对其种类、原因、发生率进行统计,作为对照组。另选取时间2021.2-2022.2月接诊的患者为实验组,对比两个组别产生安全隐患的概率。结果 对照组发生安全隐患的概率可以达到19.6%,而参照组的数据仅为5.4%,其中P

  • 标签: 安全隐患 护理安全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风湿免疫科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安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风湿免疫科室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安全护理方式,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风湿免疫科 护理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加强安全管理前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位患者组成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加强安全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后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位患者组成实验组,采用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方式对于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程度进行观察。结果:护理期间对照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更高,护理的满意程度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促使护理人员管理改进意识,提升其整体护理质量,在临床上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提升护理满意程度,对提高护理质量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症神经内科病房是医院中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高度监护和治疗的重要场所。由于这类患者往往病情严重、变化快速,对护理工作的要求极高,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患者安全意识的提高,重症神经内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改进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命安全,也是提升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社会信誉的关键。因此,分析并改进重症神经内科病房的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 标签: 重症神经内科 病房护理质量 患者安全
  • 简介:摘要:描述基于JCI标准对门诊患者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内容,其中包括正确识别患者身份、有效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加强门诊患者危急值制度管理、药品安全管理、强化风险防控、降低患者跌倒和医疗相关感染风险等。重视门诊各个环节的监控,注重细节管理,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JCI标准门诊患者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医疗安全是医疗工作的核心,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前提和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保障医疗安全,积极探索适合实际情况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本文从工作思路、组织管理、具体工作方法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医疗质量 管理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生物安全是影响人类生存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组成内容,如何针对其在医学实验的实验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生物安全隐患降到最低,从而进行有效的安全防护就成为行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但是从医学检验行业工作的开展实际环境和实验空间来看,其发展现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防治。因此,本文将以医学检验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问题为文章阐述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其工作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展开简要分析,给出具体的加强措施,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 标签: 医学检验 实验室 生物安全防护发展现状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在血站采血护理中对血液安全的影响。方法:将血站2021年1月-2021年12月自愿加入此次研究的110例采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血先后顺序分组,组别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是55例,对照组沿用以往采血护理,研究组则使用持续质量改进采血护理,对比两组血压安全以及采血满意率。结果:研究组血液报废率为18.18%较对照组5.45%发生率更低,P<0.05。研究组采血满意率为96.36%较对照组83.64%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血站采血护理中引入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可减少采血样本报废率,提升血液安全,并获得较高的满意率,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血站 采血护理 血液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全科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时间段内,选择62名护理人员与102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划分为2组,即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与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通过评估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获得研究结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9.41(15/51)%;研究组为5.89(3/51)%。组间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引入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注重护理工作的评估与优化,不断完善护理工作,可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全科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风湿免疫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期间在某院风湿免疫科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资料,将所有的研究患者使用数字随机法的分组方式分成了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患者不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方式,观察组患者使用持续治疗改进方式进行护理,在患者完成护理之后对比两组别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低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概率高于观察组,组别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过程中使用持续质量改进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概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风湿免疫科 护理安全 满意度 疗效